首頁 > 熱點 > 民間故事 > 村民們坐在墓穴裏,坐在一排乘涼人多

村民們坐在墓穴裏,坐在一排乘涼人多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對40度以上的高溫,村民們躲在千年古墓裏。在涼爽的墓地裏,每個人都有說有笑。8月21日,79歲的邵春蓮(音)在四川省青神縣瑞峯崖墓羣說:“從來沒有那麼多人,這裏比空調好!”

“我們會同有關部門,一方面保護文物,另一方面保障老百姓的安全。”青神縣文化旅遊局局長餘瑤說。

村民們坐在墓穴裏,坐在一排乘涼人多

古墓納涼

白天分居,晚上離開

8月17日下午,瑞峯鎮劉家場社區數十名村民吃午飯,早早來到崖墓羣“佔洞子”,6間寬2米、高3米的大墓,零星擺放桌子、凳子、躺椅和地墊。我們分開了幾座古墓,包括打牌、睡覺和閒聊。

8月16日20時,眉山氣象臺發佈高溫天氣實況通知:16日白天,青神縣最高氣溫再次突破15日創造的歷史極值,最高氣溫40.2℃。

79歲的瑞峯鎮劉家場社區居民邵春蓮(音)告訴記者,他的家就在崖墓羣旁邊。“前幾年也有人來乘涼,但今年特別多,5裏外都開車過來了。”邵春蓮說,“我家也有空調,但開了還是熱,這裏不舒服。”

古墓乘涼會害怕嗎?邵春蓮說,上世紀70年代,這裏是大隊養兔子的地方。“總有人,怕什麼!”據瞭解,經過近2000年的懸崖墓羣,早已沒有棺材、遺體或相關財產。

一位姓蔣的村民說,他從小就在洞裏玩,所以不怕。“每個人都沒有顧忌,今年太熱了。”

下午6點,記者注意到村民們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雖然天氣還是有點熱,但村民們說晚飯後大家都不回來,墓裏也沒人過夜。

記者體驗

洞深10米從盛夏到深秋

8月17日下午5點,在近40度的高溫下,記者走進墓個墓室。現場體驗發現,進入洞口約3米後,體溫發生明顯變化,與平時的空調房沒有什麼不同。

在幾個墓室中,最深的墓室從洞口到洞底約有10米。越往裏走,溫度越低,只有20多步,走出了從盛夏到深秋的感覺。

據瞭解,瑞豐崖墓羣在約1平方公里的保護範圍內,已發現保存了329座崖墓。墓葬形式相對統一。墓葬形式爲長方形單室、雙室、多室、雙主室等,大多數中大型墓葬均採用“前堂後臥,左右廂房”該制度、門楣多雕刻斗拱,墓室多采用陶棺、原岩石開挖石棺作爲葬具,墓室出土銅鏡、陶俑、陶豬、陶雞、陶田模型等具有典型的東漢陪葬器風格,發現設第一年(公元76年)元、五年(公元88年)屬於東漢,是閩江流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建築和民間宗教信仰的珍貴遺址。2006年5月,國務院宣佈,瑞豐崖墓是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沒有發現破壞文物

官方不建議遊客去納涼

青神縣文化、廣播、旅遊局局長餘瑤介紹,2021年,縣利用文化保護資金對懸崖墓羣進行環境整治,修建步道,周邊居民衆多。“但就像今年因爲持續的高溫,這麼多人來乘涼,還是第一次。”餘瑤說,“在此之前,我們建立了文物檢查制度,懸崖墓地區有三名文化保護人員。得知今年大量人來降溫後,我們也加強了對降溫居民的宣傳,我們也非常合作,沒有發現破壞。”

餘姚說,在諮詢文化保護專家後,正常旅遊、涼爽等活動不會破壞懸崖墓。下一步,落實文物保護制度,防範安全風險,確保村民安全涼爽。此外,由於景區接待能力有限,歡迎參觀瑞豐懸崖墓羣,但不建議長期降溫。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