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妇科 > 石市女婴检测“性早熟”明显增多 未发现奶粉致早熟现象

石市女婴检测“性早熟”明显增多 未发现奶粉致早熟现象

来源:欧巴风    阅读: 2.4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被质疑的奶粉。(资料图片)

石市女婴检测“性早熟”明显增多 未发现奶粉致早熟现象

“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事件已引起省会部分家长的关注。记者昨天从省会部分医院儿科获悉,最近几天,带宝宝来医院检测“性早熟”的呈增多趋势。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省会尚未发现因服用奶粉而导致“性早熟”的宝宝。相关专家表示,近年来,婴幼儿中“性早熟”呈上升趋势,其因素有多个方面。

记者探访

省会未现“奶粉致性早熟”女婴

昨天上午,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门前,几位年轻的家长正抱着宝宝焦急地等待着。“奶粉吃了好几个月了,宝宝不会有问题吧?”“我们家孩子也吃了奶粉啦!”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谈论着。

作为一名1岁零5个月宝宝母亲的张女士是其中的一位家长。“自从媒体上报道了这件事情后(奶粉致女婴性早熟),我们就一直很揪心,因为我们女儿也曾喝过几袋报纸上说的那个牌子的奶粉,尽管孩子没有报纸上说的那些症状,但我们仍不放心。”张女士说,之所以带孩子来医院检查,图得就是一个放心,毕竟这对孩子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儿。

不过,让张女士及其他两位家长感到庆幸的是,医院的检测报告显示宝宝们的身体很健康,其雌性激素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性早熟。

记者从省儿童医院、市妇产医院、市中心医院等部分医院获悉,受“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事件影响,最近几天带宝宝来医院检测“性早熟”的明显增多。不过,至目前,这些医院均尚未发现因服用奶粉而导致“性早熟”的女婴。

专家说法

催熟剂、促生产激素也可导致“性早熟”

“其实,在‘奶粉致女婴性早熟’事件前,我们就经常遇到因性早熟而来医院就诊的婴幼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刘丽君主任说,近些年来,婴幼儿“性早熟”呈上升趋势。

刘丽君认为,导致其“性早熟”的原因很多,至少目前还不能证明奶粉是罪魁祸首,生活中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可致婴幼儿及儿童性早熟,如环境中类激素污染物也会影响儿童性发育,如洗涤剂、农药,还有塑料产品会产生一些物质,经过分解会产生类似于雌激素样的活性物质,孩子们接触这些物质,就可能造成性早熟。同时,导致孩子们“性早熟”的还有一些食品,如西红柿、草莓等中的催熟剂、农药等;肉类食品中含有的激素等等。“有个别饲养鸡鸭者在喂养鸡鸭时会添加含雌激素、促生产激素的饲料,孩子们一旦吃了这样的食物,就有可能导致‘性早熟’情况的发生。”

此外,一些保健食品也含有激素类成分,如动物初乳,蚕蛹,蜂王浆等。目前,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更加健康或更高一些,会让孩子食用上述保健食品。殊不知,孩子们一旦摄入过多也会导致“性早熟”。

不可忽视的是,社会心理因素也是致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如电视、网络上一些接吻等有关男女亲密动作的画面,会刺激孩子下丘脑垂体神经的反射,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促使“性早熟”。

预防建议

多吃自然食物

少吃鸭脖、鸡翅

刘丽君建议家长们,预防孩子“性早熟”应做到以下几点:

——应给孩子吃自然长成的食物,减少对经过加工的鸭脖、鸡翅等熟食的摄入;

——避免给孩子吃不适宜的保健食品,如有必要吃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

——家长要妥善保管好避孕药等家中常用的有雌激素成分的药;

——减少使用杀虫剂等化学制剂;

——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成人化妆品;

——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媒体上有性暗示、动作亲密的电影、文章等;

刘丽君特别提醒家长们:一旦孩子提前出现了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家长们不要慌张,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将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治疗。#p#分页标题#e#

本报记者 王凤伟

实习生 李雪凝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