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活 > 母婴 > 给宝宝做抚触 你要掌握6大步骤

给宝宝做抚触 你要掌握6大步骤

来源:欧巴风    阅读: 2.8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给宝宝做抚触 你要掌握6大步骤

一、婴儿抚触有哪些好处呢

1.安抚情绪

抚触可以促进宝宝的EQ发展,所以妈咪可借抚触来稳定宝宝情绪。

2.增加体重

通过皮肤上的抚触刺激,可以增加迷走神经活动,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荷尔蒙及胰岛素,这有助于食物吸收,所以抚触可以让宝宝的体重增加。

3.减轻疼痛

抚触可以让疼痛减轻,这从宝宝的反应就可观察出。一个哭闹不休、身体不舒服的宝宝,借着抚触可以让他安静下来。

4.增加睡眠

研究显示,接受抚触的新生儿大部分能安然入睡,而且也比较少哭闹,不安情况大幅降低。

5.促进恢复

早产儿接受抚触,可平均提早出院6天;患病的足月新生儿也可在抚触中得到更好的恢复。

二、婴儿抚触需要的条件

抚触时小儿应在温暖的环境中,婴儿体位舒适,安静不烦躁,不能在饥饿或刚吃完奶时抚触。抚触者的双手要温暖、光滑,指甲要短,无倒刺,并不戴首饰,以免划伤孩子的皮肤。可以倒些婴儿润肤液于手掌中,起到润滑作用。

三、婴儿抚触的顺序

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

四、婴儿抚触的步骤

1.抚触脸部以舒缓紧绷的脸部。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眉头、眼窝、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

2.抚触胸部以通畅呼吸促进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复原,左下以同样方法。

3.抚触手部以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

4.腹部抚触有助于肠胃活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用指腹在婴儿腹部从操作者的左方向右按摩。

5.腿部抚触可增加运动协调功能。按摩婴儿的大腿、膝部、小腿,从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然后按摩脚踝及足部。双手夹住婴儿的小腿,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的脚踝和脚掌。

6.抚触背部以舒缓背部肌肉。双手平放婴儿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脊柱两边的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迂回运动。

五、婴儿抚触注意事项

1、选好最佳时段、最佳时间

为小宝宝做抚触的最佳时段: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的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候。最佳时间:因为小宝宝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每个抚摸动作不能重复太多,先从5分钟开始,然后延长到15-20分钟。

切忌在宝宝过饱、过饿、过疲劳的时候抚触,否则不但不能让宝宝享受亲子之间的快乐,反而让他对此很反感。

2、做好充足准备

让室温保持25度左右,选择比较安静、光线不太刺眼的地方。给宝宝和你选一首柔和的音乐,帮助你们放松;提前准备好宝宝的毛巾、尿布、干净的衣物,抚触结束后给宝宝换上。让你的双手也保持温暖,开始前先温柔的和宝宝聊一会,“妈妈要摸摸你的小脸”,在你们彼此之间感动需要对方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抚触了。

3、力度要根据宝宝的感受随时调整

给宝宝做抚触时,手法的力度要根据孩子的感受做具体调整。通常的标准是:做完之后如果发现孩子的皮肤微微发红,则表示力度正好;如果孩子的皮肤不变颜色,则说明力度不够;如果只做了两三下,皮肤就红了,说明力量太强。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力度也应有一定的增加。

4、记住各部位安全点

头部:双手捧起宝宝头部时,要注意他的脊柱和颈部的安全。另外,千万不要把润肤油滴到宝宝眼睛里。

腹部:抚触的时候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有利于孩子胃肠消化。小宝宝的脐带还未脱落时,抚触一定要小心进行,最好不要碰到它。

关节处:宝宝最容易感到疼的地方,所以要自如地转动宝宝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关节。不要在宝宝关节部位施加压力。

5、不必循规蹈矩

妈妈在给宝宝做抚触时,不一定非要按照从头到脚、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个动作一一做到。因为小宝宝是不会被这些规矩左右的,有的宝宝就喜欢别人抚摸他的小肚子,而有的宝宝则喜欢动动小手,动动小脚。所以抚触应该是按照自己宝宝的喜好来安排,你可以打乱抚触的顺序,或自创几个宝宝喜欢的动作。

6、宝宝情绪不好时,抚触STOP

对于抚触来说,唯一的红灯就是宝宝的情绪。宝宝哭了,抚触就要停止。先找找原因,尿布是不是湿了?肚子是不是饿了?还是想睡觉了?或是哪里不舒服了?如果不是这些客观原因,就是宝宝不喜欢抚触。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当他不愿意接受抚触的时候,最好给他一些其他的活动,比如一段优美的音乐,或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同样可以达到抚触的效果。

7、抚触的内容要按照宝宝年龄需要而定

宝宝长牙的时候,可以让他仰面躺下,多帮他按摩小脸;到了要爬的时候,再让他趴下,帮他练习爬爬;学习走路的时候,除了多给他做些腿上的按摩外,小脚丫也是很重要的。另外,除了让宝宝身体放松外,更重要的是让宝宝心情上得到放松。所以抚触的时候应该对他更温柔。

美食
艺术
家居
电影
保健养生
健康常识
饮食营养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