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愛車 > 旅行者 >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崑崙山脈 Kunlun Mountains 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從東向西綿亙2,000公里(1,250哩),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崑崙山口和毗鄰的青藏諸山脈——布爾汗布達山脈、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崑崙山寬度變化相當大,很少超過201公里(125哩)。在西部邊際,該山形成中國西部西藏高原與塔里木盆地之間的一個內亞壁壘。北部支脈阿爾金山繼續延伸這一山脈組合。

傳說中,在“萬山之祖”崑崙山脈的祕境裏,埋藏着無數的故事與祕密。

有人說祕境中隱藏着千年神兵,誰拿到便可以成爲大地的主宰;有人說祕境中長滿神奇的果實,吃上一顆就能與天地同壽;有人說祕境中隱居着天上仙人,找到他們就能迅速得道成仙……

而生活在崑崙山脈中的人們更是相信:在那片自己祖先曾經居住過、而又無奈離開過的地方,一定有着不同尋常的故事。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神祕的崑崙山

或許有讀者要奇怪,在崑崙山脈無數條峽谷與山溝中,爲什麼我們要特別關注三條溝,關注這三條美麗的傷痕呢?

答案是:這三條溝裏,真的有祖先留下來的寶藏。

隨着我們對崑崙山野牛溝、萬寶溝、花土溝這3條山脈峽谷的探訪,崑崙山的眉目開始漸漸清晰了起來。

位於格爾木以西崑崙河谷中的野牛溝,神話裏是前往西王母瑤池的必經之路,而現實裏它也的確如同天堂的後院——野牛溝是青藏高原野生動植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犛牛的重要棲息地;擁有誕生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巖畫,後人至今能夠感受到千年前的遊牧意境……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2張

萬山之祖

萬寶溝隱匿了千年,直到90年代初終於有人“誤入其中”,纔將這裏的寶藏帶到人間:一塊塊屋宇般大小的玉石裸露在山頂,日光的隱射下散發出炫目的光芒,彷彿真的是到了崑崙神話中的仙境——那些崑崙山中沉寂了數億年的崑崙美玉,也因此而綻放天下……

電影《可可西里》中,日泰隊長滿臉陰鬱地對馬佔林一夥說“你們一定能走出去,再往前走兩百公里就到花土溝了”——“崑崙山下,尕斯湖畔”的花土溝,是一個在許多地圖上都沒有標註出的地方,它是青海的驛路重鎮,因爲石油而知名。“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這是花土溝的真實寫照,也是整個崑崙山脈的寫照……

本刊編輯部聯合國內多名優秀攝影家,歷時3個月策劃完成了本期選題,希望能帶給讀者特別的感受。接下來,請跟隨作者的腳步與鏡頭,去觸摸那些已經發現與尚未發現的崑崙山吧。

 野牛溝 離神話最近,離現實最遠

每一次,發情的公野犛牛都毫無顧忌地衝入牧民的牛羣中,上演一場又一場“拼卻一醉爲紅顏”的壯舉,等到發情期過去之後,它們又會將母犛牛們護送回來。

野牛溝的古巖畫就像是一座橋樑,使崑崙山從神話走向了活生生的現實;有幸看見這些來自史前的文化密碼的人們,穿越時空,與我們的先民心意相接,同喜同悲。

對於朝聖者來說,洪水、黑夜、高原反應……都是不真實的,唯一真實的只是他們心中的“根”——崑崙山深處的玉虛峯和“西王母瑤池”。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3張

野牛溝

在崑崙山的衆多山脈中,大概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比野牛溝距離“神話”更近了:這裏不僅是道教的發祥地,是姜子牙和濟公的修煉場,而且還是西王母大宴羣臣的地方……因此,野牛溝又被稱爲“亞洲的奧林匹斯山”。

如果姜子牙、西王母是來自傳說中的諸神,那麼野牛溝的第二批神則是3000年前的人類先祖:他們將自己所有的生活場景,連同他們原始的歡愉、恐懼和渴望都鑿進了不朽的青石裏……今天,野犛牛等動物又成了這裏新的諸神,它們在這裏出生、戀愛、分離、死亡,上演着永不凋零的新的神話……

 野牛溝的土霸王:

  “搶親”又“送親”的野犛牛

野牛溝,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西南地區,與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僅一山之隔。說它是“溝”,其實並不準確。事實上,由於崑崙河流經此地,所以野牛溝其實是片開闊的河谷地帶。

豐富的水源,是崑崙山賜予野牛溝的第一份禮物。

密佈的河網使這片海拔3800米的“不毛之地”植被茂密,成爲野犛牛、雪豹、藏野驢、藏羚羊、盤羊等20多種瀕危野生動物的棲身地。尤其是野犛牛,在我國總數還不到1.5萬頭的今天,野牛溝的野犛牛數量竟然佔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難怪現在的《青海通史》,既不是從人煙密集的青海省會西寧,也不是從青海東部較爲發達的地區寫起,而偏偏是從野牛溝入筆的。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4張

美麗的地方

作爲當地牧民的夏季牧場,野牛溝是野犛牛的天堂。走遍崑崙山所有的河谷可以發現,再也沒有任何一處的野犛牛能比這裏更集中。人們曾不止一次在這裏拍到過由300~800頭野犛牛所組成的迅速移動的牛羣。據目擊者稱,那場面就彷彿是一股“巨大的黑色鐵流”在地平線上蔓延。

然而,正如在上世紀60年代被大量捕殺的青海湖湟魚一樣,野牛溝的野犛牛在上世紀的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也曾遭遇了一場由盜獵者和淘金者引發的捕殺浩劫,並一度使得野牛溝幾乎“名存實亡”。幸運的是,經過近10年的反盜獵行動和巡山保護,元氣大傷的野牛溝又漸漸恢復了生機。

有趣的是,逐漸恢復了生機的野牛溝,接下來卻發生了一連串令人哭笑不得的怪事:2000年以後,野牛溝的野犛牛數量大增,它們不僅開始三十、五十的成羣結隊下山,而且往往還以“王”的傲慢姿態欺負起了當地牧民的“家犛牛”。

2004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羣百餘頭的野犛牛從積雪的山樑上一漫而過。不一會兒功夫,這羣野犛牛便將當地牧民才讓多吉家的幾百頭犛牛團團圍住,隨後,經過一陣激烈的格鬥,才讓多吉家的上百頭母犛牛竟然被這羣“從天而降”的野犛牛羣“搶親”了!

幾個月過去,尋找仍然一無所獲。看到自家的母犛牛樂不思蜀,竟心安理得地當起了“壓寨夫人”,才讓多吉傷心不已。誰知,這年12月8日的傍晚,隨着一陣由遠及近的犛牛羣蹄聲,幾個月前被掠走的110頭母犛牛居然又出現在了他家的帳篷前。而在幾百米外的山崗上,一羣壯碩的野犛牛正一字排開,深情地凝視着歸家的母犛牛……

在這之後,同樣的怪事還發生過很多次。每一次,發情的公野犛牛都會毫無顧忌地衝入牧民的牛羣中,上演一場又一場“拼卻一醉爲紅顏”的壯舉,等到發情期過去之後,它們又會將母犛牛們護送回來。野犛牛們這種“搶親”和“送親”的土霸王派頭,雖然令人啼笑皆非,但這些“小插曲”也爲野牛溝平添了不少“野蠻又動人”的浪漫色彩。

 野牛溝巖畫:通往史前的時間走廊

如果水源是崑崙山送給野牛溝的第一份恩賜,那麼古巖畫便是崑崙山送給野牛溝的第二份禮物。因爲在野牛溝這片不毛之地,歷史就是巖畫,巖畫就是歷史。

青海省境內的巖畫很多,總共多達14處,然而其中刻鑿年代最早、畫面最多的則要數野牛溝的古巖畫。野牛溝巖畫位於四道樑的南坡上,大體上呈東南—西北走向。這裏海拔約爲3900米,相對高度約爲30米。

從遠處望去,在一排高低錯落的彷彿古城牆一樣的青色岩石上,若隱若現地刻畫着舞蹈、狩獵、出行等多種場景和野牛、駱駝、馬、鷹等多種動物……總共有5組,45幅畫面,180多個形象。經過微腐蝕方法測定後,專家推測,這些巖畫至少誕生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說,這些刻在岩石上的形象和情緒都是穿越了幾千年的歷史長廊,才最終抵達我們跟前的!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5張

土地肥沃

在衆多古巖畫中,一幅表現舞蹈場景的巖畫十分引人注意。

畫上,先民們手拉手,排成一排在跳舞,場面十分熱烈,使觀看的人彷彿也聽到了來自遠古的高亢歌聲。然而,不知是出於巧合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幅巖畫上的“連臂踏地”畫面,竟然與著名的大通縣孫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上的場景如出一轍。讓人不由得猜測它們二者之間是否存在着某種神祕的關聯……

而由於年代久遠,畫中那些符號的意義雖然已不大可能爲我們所知。但作爲先民們留下的一種生活印記,野牛溝的古巖畫就像是一座橋樑,不僅使幾千年的崑崙山從神話走向了活生生的現實;也使有幸看見這些來自史前的文化密碼的人們,穿越時空,與我們的先民心意相接,同喜同悲。

除了畫面內容之外,野牛溝巖畫另一個讓人驚異的地方還在於,它似乎是先民們用鐵製工具打鑿而成的。有人曾指出,在這片長100米、寬50米的地帶內,巖畫多呈垂直通體打擊的形式,而這在其他地區是極爲罕見的。

道教發源地:“亞洲的奧林匹斯山”

古人說“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今天的野牛溝。在筆者親赴野牛溝,並遇見衆多朝聖隊伍之前,的確也很難想象,在南洋、港澳臺和美國等地,野牛溝竟然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記得去年筆者在野牛溝採訪期間,就不止一次遇到來自中國臺灣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尋根朝山隊。這些人都是遠道而來的虔誠道教弟子,他們一抵達格爾木市,就立即僱請當地嚮導和租用越野車,然後便馬不停蹄地向着距離野牛溝100公里處的玉虛峯和150公里處的“西王母瑤池”進發。

對於他們來說,洪水、黑夜、高原反應……都是不真實的,唯一真實的是他們心中的“根”——崑崙山深處的玉虛峯和“西王母瑤池”。他們甚至還不遠萬里,將各自神殿裏的衆神塑像和牌位抱到了野牛溝來,在這裏跪拜、磕頭、流下眼淚……

當時我就想,對於他們心底的這種偉大宗教信仰,也許我們只能通過神話傳說去抵達。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6張

相傳,這裏是道教發源地

比如位於崑崙中段主脈的北麓,海拔5980米的玉虛峯。作爲傳說中道教的發源地,玉虛峯可以說是道教弟子心中的“神山之最”。相傳這裏不僅是道教元始天尊和道教崑崙派的主道場,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和道教至尊“三清”的昇天之地,而且還是《封神榜》中姜子牙修煉了40年五行大道的地方。

另一個傳說裏,“玉虛峯”這個名字的來歷還與玉皇大帝最小的女兒玉虛仙女有關。相傳,玉虛仙女是衆神之中最美麗、也最深得玉帝和西王母喜愛的一個。當西王母偶然看到崑崙山中這座峯頂巍峨高聳,山間奇峯怪石活靈活顯,而且終年積雪不化,雲霧繚繞,恍如“人間仙境”的地方後,便將它賜給了玉虛仙女作爲居所。

“西王母瑤池”,距玉虛峯約30公里左右。在《穆天子傳》等神話傳說中,它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設蟠桃盛會宴請各路神仙之地;而在《西遊記》中,它又是美猴王孫悟空偷吃蟠桃、大鬧天宮的地方。

當然,這些都只是神話。在現實裏,“西王母瑤池”其實是個海拔4300米,東西長約1.2萬米,南北寬約5000米,湖水最深度達107米的天然高原平湖。這裏不僅湖水粼粼,碧綠如染;水鳥雲集,或翔於湖面,或戲於水中;而且還金風送爽,瑞氣蒸騰,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

除了這兩處之外,朝聖隊伍還常去南山口、青藏公路邊的崑崙獅山像、神話中的“醴泉”——崑崙山納赤臺泉、玉珠峯等道教勝地進行朝拜。在野牛溝採訪期間,每一次遇到這些尋根的朝聖隊伍,筆者總不禁感嘆:萬古的寂靜中,若不是這些陸續到來的朝聖隊伍,也許崑崙山這座“亞洲的奧林匹斯山”至今仍沉睡在亙古的蒼茫之中。

幸好這裏有野犛牛、古巖畫和朝聖隊伍,才喚醒了億萬年雪山的塵封中,離神話最近、離現實最遠的野牛溝。

  萬寶溝中的崑崙玉

  隱藏億年的寶藏和後來的故事

實際上,崑崙玉更像一個神話:傳說它誕生在崑崙仙境之中,只有有緣人才會發現它——1941年,美國傳教士馬克在青海湟中到蘭州的途中,發現了一種“透閃石”的礦脈,但是因爲交通不便,礦脈消失在了時間的塵埃裏;1971年,中國考古學者在對馬廠和半山的考古中,也發現陶罐中含有這種特殊的石頭,但一直沒有弄清楚它到底出自何處……

直到1992年,有人無意中在崑崙山裏發現了這隱藏億年的寶藏,頓時舉世震驚,世界的目光很快就聚焦在崑崙山一個叫萬寶溝的地方……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7張

崑崙山風光

崑崙玉現世

  震驚世界的崑崙山寶藏

萬寶溝神話誕生於1992年。在這之前,萬寶溝不過是崑崙山幾十萬條不知名山溝中的一條。

故事的主角達西,是當時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鄉的書記,自從1991年格爾木市鼓勵羣衆找礦開始,達西就帶着兒子旭輝,利用業餘時間尋找傳說中的玉石。

當地蒙古族羣衆中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說:崑崙山中有一個神祕之地,裏面全是五彩斑斕、取之不盡的美玉。達西祖祖輩輩生活在崑崙山下,從小也常在父輩口中聽到這樣的傳說。不過,真正讓他堅定尋寶信心的,是他與一位獵人的對話——達西在和一位蒙古族獵人喝酒時打碎了一隻啤酒瓶,那位蒙古族獵人無意中透露,說自己在當地“掃哈爾布哈”深山中,見過像啤酒瓶碎片一樣的石頭,非常美麗。

獵人的話讓達西腦中電光火石般的一閃——“掃哈爾布哈”,是格爾木崑崙山脈旁的一座山峯,蒙古語是“瞎公牛”的意思,這座山以及它的餘脈很龐大,即使當地也很少有人將它穿越。

於是在後來的整整一年裏,達西父子的足跡踏遍了這條山脈,不過非但一無所獲,父子倆甚至還差點搭上了性命——曾經,他們的吉普車陷進河水的流沙中,逃生的父子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吉普車沒入深淵。

不過,這也並未能動搖達西父子的尋寶信心,隨着一次次的失敗,他們尋找玉礦的範圍不再侷限於瞎公牛山附近,而是一步步接近萬寶溝——萬寶溝在距格爾木市100多公里的三岔河附近,自古就叫萬寶溝,父子倆從古書和資料中推測,這個溝的名字似乎預示着什麼,或者古人早就發現了這裏的寶玉,但是並沒有公之於衆。

里程碑般的歷史發生在1992年農曆大年初五:這一天,達西父子以及朋友達力登開着吉普車來到萬寶溝,幾經周折後,發現走進了一條死路,正當他們準備返回時,卻突然發現道路四周像啤酒瓶碎片一樣的玉石塊,從山頂稀稀落落地流淌下來。父子倆二話沒說,一鼓作氣地爬上山頂,奇異的崑崙勝景撲面而來:滿山都是裸露的玉石,碧綠耀眼,在日光下散發出異樣的光芒。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8張

崑崙玉便產於此

更神奇的還在後面。幾天後,達西父子再次來到山頂,在青玉石堆西側僅11米的地方,見到了碗口大、盤子大不等的玉柱圍成的圓圈,像古代的祭臺。玉柱的外皮是油黑透亮的,玉柱極其堅硬,根本撬不開,兒子旭輝搬來一塊石頭砸斷了其中一根,玉柱一半是羊脂白玉,一半是碧綠如滴的翠玉——他們從未見過這奇特的寶玉。

細心的達西看到玉柱圈中有一個小碗大的窩,窩中全是金黃色的細沙,達西抓了一把,感覺有水、溼漉漉的。多年以後達西問過別人,對方告訴達西,金黃色的細沙可是好東西,那可能就是崑崙山億萬年形成的玉髓石英。

現今已經六十多歲的達西老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拿出了一塊最初送往揚州鑑定的崑崙青玉石料。與父親一起出生入死尋玉的兒子旭輝則說,當年那塊砸下來的黑皮帶翠羊脂玉料,一下山就被朋友軟磨硬泡地要走了,如果留到現在,應該值一大筆錢。

  悲慘成長史

  慘遭掠奪破壞的萬寶溝

歷史是這樣記載的:1992年崑崙玉被發現後,達西向格爾木市地礦局做了彙報,並把玉石切片送到揚州鑑定,鑑定結果是:一種新的玉石橫空出世。由於是最早的發現者,他們還成了名人,上海同濟大學教授來做玉石研究時,將發現崑崙玉的山峯稱作“旭峯”。

那個最先發現的玉礦,就是現今的萬寶溝三岔河玉礦,這裏產出的崑崙玉品種最多,色彩最豔麗。

不過,崑崙玉被發現後,萬寶溝卻迎來了一場源自金錢的災難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9張

崑崙山風光

達西發現崑崙玉後只隔了一年,消息不脛而走。1994年,萬寶溝發生了哄搶事件。“很多人都涌到山裏,用炸藥炸,大量的文物販子、玉器販子云集,就地收購。挖玉者晚上人手一個手電筒徹夜尋找玉石,爲了尋找玉石,手電筒一度脫銷。”當地人這樣介紹當時混亂的挖掘景象。

政府採取措施制止了哄搶亂採的行爲,隨後又專門成立了格爾木崑崙玉石公司,負責崑崙玉的開採和經營。不過,崑崙玉礦隨後又承包到了個人手中,在利益驅使下,崑崙玉礦仍然長年遭到掠奪式的開採。

一位學者證實,崑崙玉發現的最初幾年一點沒得到重視,一公斤崑崙玉只有二十元左右;而且現在最彌足珍貴的白帶翠崑崙玉,最初卻以和田玉的標準來看待,將翠色當成了瑕疵,很多白帶翠的玉料,加工時竟然將白玉切下來後把翠玉丟棄了。

崑崙玉第一次價格飆升,與北京奧運會息息相關——2007年4月14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發函,請求北京奧組委將崑崙玉作爲製作北京奧運會獎牌的玉石材料。此後經過專家論證,最終確定用崑崙玉製作全部奧運會獎牌的玉環。根據專家的說法,崑崙玉入選奧運玉有四大優勢:與和田玉同屬崑崙山玉礦帶,在物質組成、產狀、結構特徵上基本相同;質地細膩、儲量大、品質均勻,材料塊體大,每塊奧運獎牌完全可以在一塊原料上製作完成;同時,崑崙玉具有奧運獎牌所需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的全部原料,不需備料。

而隨着和田玉資源的枯竭,很多新疆的玉石販子,開始把崑崙玉拿回去當和田玉賣,崑崙玉價格也因此飆升。於是,一些與鉅額財富失之交臂的故事流傳開來,比如最早運往外地的兩車皮優質崑崙玉料,得不到人們的認可,運到河南後被告知不是真玉,又沒辦法往回運,只有傾倒在當地,卻遭到懂行人的瘋搶……

劉永宏,第四地質礦產勘查院教授級工程師,在柴達木綜合地質勘查大隊工作多年,他是最早對崑崙玉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之一。

劉永宏說,崑崙玉的玉質之佳贏得了很多專家的讚譽,由於和田玉早已不出產大塊玉料,以至於揚州玉工現在到了“離了崑崙玉就沒法活”的地步。崑崙玉中的細料青玉因爲能加工薄胎玉器而蜚聲海內。但是,現今的崑崙玉雖然價格飛漲,但實際國內對崑崙玉的研究卻遠遠落後,崑崙玉種類很多,但省內連個像樣的崑崙玉標本室都沒有。“更別說崑崙玉博物館了”——劉永宏說到此,深深的遺憾溢於言表。

 崑崙玉之殤

  萬寶溝的千年寶玉還能開採多久?

由於地處高原腹地,格爾木市在早上8點往往還晨曦未露。不過,這絲毫不能改變衆多賣玉人的心情,他們總是摸黑抵達崑崙路附近的玉石交易市場,動用三輪推車、摩托車、自行車、拖拉機、卡車等各式運輸工具,把一塊塊萬寶溝出土、還裹着土的玉石料拉進露天市場……忙碌而熱鬧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西部最大的崑崙玉交易市場,自此開始了一天繁忙的交易。天色漸亮,南腔北調的買玉人涌入市場,他們依舊採用青海當地最古老的方式——互相把手指伸進對方的袖口來討價還價。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0張

崑崙,野生動物的天堂

許多商販對崑崙玉的“錢景”非常看好,一位自稱有20年鑑玉經驗的商販對記者說:“這幾年都在漲價……”不過,對於崑崙玉的前景,也有人表現出擔憂:“崑崙玉就這麼多,採一點少一點……”

那麼,萬寶溝中的崑崙玉,究竟還能開採多少年呢?筆者查到一份不完全的統計資料:崑崙玉每年的產量約1500~2000噸左右,由於多年的破壞性挖掘,萬寶溝及周邊玉礦的許多細種青玉料和“黃口料”已經採完,只剩下玉質一般的青玉粗料,甚至有的礦再沒有玉石產出,目前僅僅靠盲目爆破,零星炸出一些玉石來……

萬寶溝三岔河玉礦是崑崙玉的主產礦,開採時間也最長,曾經有“東六西五”11條礦脈,不過早在多年前,三岔河玉礦也只剩下1條礦脈還在開採,而且採掘深度已經超過70米,玉礦的礦脈按成因推測最多不會超過100米。也就是說,不需兩三年,這條礦脈採掘完畢後,中國的白玉礦藏就會缺失。

在崑崙路上的玉玲瓏珠寶店,女老闆從櫃檯裏拿出一隻白玉手鐲,要價7萬元。當地業內人士介紹,實際上,同樣是這種白玉手鐲,在1995年的時候,每隻只有180元到300元。

隨着國內玉石市場的升溫,以及和田玉資源的枯竭,崑崙玉的價格一路飈升。“以前,崑崙玉最好的白玉還是1000元一公斤,現在,漲到了1萬多元一公斤。價格是10倍左右地上漲。”而“靠山吃山”也在格爾木得到了很好的印證,這座小城中,僅從事玉石行當的就有1萬多人。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1張

崑崙山溼地風光

也有專家告訴記者,目前玉礦開採,採用的是剝離法,開採方式雖然科學、先進,就是開採的速度太快了,大大縮短了玉石礦山的服務年限。現在很多崑崙玉種,像翠青玉(白帶翠)、皮料都在慢慢缺失,這些優秀的玉種,在人們還沒研究它、雕琢它、真正感覺到它的韻味時就消失了,這不能不說是更大的遺憾。地球經過14億到17億年的孕育才生成的崑崙玉,僅20年間就將主礦脈採掘殆盡,與其說是萬寶溝之殤,不如說是“崑崙玉之殤”……

  花土溝

  戈壁石油城與“魔鬼通道”

“崑崙山下,尕斯湖畔”的花土溝,是一個在地圖上都沒有標註出的地方。“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氧氣吸不飽”是這裏的真實寫照。不過,這裏卻是探險隊的重要驛站:沿着花土溝西去,即可快速到達新疆的若羌,再往沙漠深處,就是神祕的樓蘭古國;探險隊如要前往有着“死亡谷”之稱的那棱格勒河谷,也往往以花土溝作爲起點……

崑崙山脈中很多地名都是名副其實的:五彩灣有五色的岩層、老風口有很大的風……但花土溝是個例外,沒有五顏六色的土,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連野花都十分少見,只有溝溝岔岔和荒山土坡。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2張

花土溝風光

無論從哪個方向走出花土溝,都可以看到延綿不絕的戈壁,初來這裏的人,不少人都會有一些氣喘、胸悶、頭痛的高原反應——因爲旁邊就是生命的禁區:可可西里。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長年累月地呼吸着比內地少30%氧氣的空氣,承受比內地高很多的紫外線……

花土溝沒有土地,食品給養都是從敦煌、格爾木、西寧等地運來的,其價格自然不菲。但作爲崑崙山脈的重要驛站,花土溝總是敞開貧瘠的胸懷接納着浪跡天涯的異鄉人,如那些進山淘金的人,出山後蓬頭垢面,卻總能在花土溝得到欽佩與尊敬——沒有人敢小瞧他們,因爲他們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

  青海小香港

  因石油而崛起的小鎮

說到花土溝,必須先說到茫崖。

“茫崖”是蒙古語“額頭”的意思,這個位於崑崙山腹地,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的要塞,東連冷湖、西鄰新疆若羌、南接格爾木、北瀕新疆羅布泊,是青海的“西大門”。

花土溝其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山溝,行政劃分上它是一座小鎮,但在地圖上並沒有標註。那麼它又是爲何出名的呢?答案與能源聯繫了起來:石油。作爲青海石油的總根據地,花土溝隨着石油的發現,逐漸走上了歷史舞臺。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3張

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當年,第一批闖進崑崙山的勘探隊員,在嚮導穆邁努斯·依沙·阿吉老人的帶領下到達花土溝。望着這一片連芨芨草都沒有的荒涼戈壁,不知誰詩興大發,給它起了這樣一個誘人的名字——實際上,這裏根本沒有鮮花,花只開在勘探隊員的夢裏。

勘探隊員之所以來到這裏,是因爲中國的第一代地質師周宗浚翻越崑崙山時,遇見了軍閥馬步芳部隊的養路工,養路工遞給他一塊石礫,告訴他這玩意能點着。他便斷定這裏一定有石油。而後來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只有甘肅玉門、陝西延長等幾個小油田,年產量12萬噸,遠遠不夠國家需要,便寄希望於崑崙山和柴達木盆地。隨着花土溝的油泉子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全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裏。

花土溝很小,幾乎沒有土生土長的居民,這裏世代生活的蒙古族、漢族老百姓大多都不會選擇這塊缺氧的土地長住。現今的花土溝,除了開採石油的人,就是一些來這裏討生活的外地人:四川人、河南人、甘肅人、山東人……

最早來這裏謀生的外地人,往往都是被在石油站上工作的親戚、老鄉帶領,才步入這塊荒蕪的土地的,隨後大家發現這裏能賺錢,人就越來越多了——再後來,花土溝沒花的歷史也因此終結了:曾惠玲是一位幹了12年採油工的四川女子,她在花土溝建起了第一家幼兒園——她接起了一百多米的水管線,閘門、彎頭、管子、挖溝機,只爲讓終年與戈壁作伴的孩子們見到綠樹和紅花。她的行爲感動了花土溝的所有人,大家一起動手,水嘩嘩地流進了幼兒園,花土溝的第一朵花就這樣開放了。

花土溝越來越富了——現今的花土溝,不僅發現了尕斯庫勒等油田,還發現了我國第三大氣田——澀北氣田,花土溝周圍上千平方公里的荒漠裏密佈着無數的鑽井平臺,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汲取着地下幾千米深處的石油——這些石油養活了很多有錢人,花土溝的汽車幾乎比人還多,而且全部是好車。鎮上的娛樂業也十分發達,沿路兩側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餐館、髮廊、舞廳、酒吧,所以這裏又有一個稱呼:青海小香港。

  探險驛站

  前往死亡谷的“魔鬼通道”

除了“石油基地”,花土溝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身份:驛路重鎮。

沿着花土溝西去,即可快速到達新疆的若羌,同時,這裏也是去探訪樓蘭古國的重要驛站。不過,花土溝之所以在中國驛路歷史上刻下大名,則是因爲崑崙山中的一條“死亡峽谷”——那棱格勒河谷。

那棱格勒河谷內,大小湖泊星羅棋佈,牧草繁茂。這裏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馬熊、盤羊、藏狐、野兔……但是,景色迷人的峽谷卻充滿着神奇和恐怖:相傳進入這裏的牧民,絕大多數都莫名失蹤、死亡,出來者爲數極少。峽谷外的牧民則說,峽谷內有吃人的惡魔,曾經還聽到過峽谷內獵人求救的槍聲和挖金者絕望而悲慘的哭嚎聲。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4張

崑崙山

所以,即使裏面動物衆多,牧草豐盛,人們都遠離這裏,並把那棱格勒改名叫做“魔鬼谷”。史料有記載的關於妖魔吃人的記錄,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初:軍閥馬步芳試圖從青海腹地打開進入新疆的門戶,控制塔克拉瑪幹沙漠以東的地區,同時在崑崙山一線形成對西藏在邊界上的布控。當時,軍隊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就是走那棱格勒河谷,一條則是走茫崖穿越千里戈壁。結果,軍隊進入死亡谷,先遣隊莫名失蹤,大部隊被迫改道。

上世紀80年代初,新疆地質局派科考人員進行考察,得出了一系列答案:河谷主要是一個雷擊區,有大面積強磁性的玄武岩,還有很多條鐵礦脈以及石英體。由於溼空氣受崑崙山主脈和祁曼塔格山脈的阻擋,彙集谷內,形成雷雨雲,加上地下磁場的作用,經常產生“雷暴”現象。

實際上,這裏還是我國多年凍土層分佈區之一。凍土層的厚度高達數百米,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固體冰庫。當夏日來臨,近地表的上層凍土融化,形成地下潛水和暗河。再加上地表常常被嫩綠的深草掩蓋,人們不容易發現。當人畜誤入之後,一旦地面草叢塌陷,地下暗河就會把人畜拉入無底深淵,甚至使其隨水流漂到很遠的地方,以致連屍首都無法找到。同時,峽谷內野生動物很多,人進入之後很容易受到狼、熊等動物的襲擊,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人們進入那棱格勒河谷後,要麼是失蹤得毫無蹤跡,要麼就是屍體焦糊、衣衫破碎、僅剩一堆白骨……

現今,那棱格勒河谷已成爲國內外探險家慕名的探險勝地,而探險隊如果要去那棱格勒河谷,往往以花土溝作爲起點,經阿拉爾農場進入新疆,後轉向南從多噶克西側進入溝谷,花土溝因此也被業界稱爲“魔鬼通道”。1994年,中國著名探險家,有“沙漠王”之稱的趙子允,就是按照這樣的線路過死亡谷的,他如此記載那年的行程:“越往山裏行,草木漸漸地豐茂……到處是橫生的荊叢、紅柳和露着尖牙利齒的亂石,讓人和駱駝每走一步,都心驚肉跳。何況,還有密佈叢生的暗河。有時,只能聽見嘩嘩啦啦的響聲,卻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會‘咕咚’掉進水裏,淹沒全身……”

  尕斯湖與紅柳泉

  油砂山中有泥瀑

儘管花土溝是荒原戈壁中的小鎮,但四周也佈滿了風景。

站在花土溝旁的阿拉爾草原上,可以聽到河流歡快的流淌聲——那就是阿拉爾河。阿拉爾河是一條淡水河,這條河也是花土溝人民的生活之源。沿着蜿蜒的阿拉爾河流淌的方向遠眺,就是白雪皚皚的崑崙山。

這裏的崑崙山下,還有一個波光瀲灩的尕斯庫勒湖,它應該是花土溝最具詩意的地方。

尕斯庫勒湖簡稱尕斯湖,蒙語裏是“男人的眼淚”的意思,它南依崑崙山,宛似戈壁中的一面鏡子。尕斯湖是鹹水湖,湖畔沉積的鹽鹼光澤鮮亮,像圍了一條潔白的哈達。天色茫茫的時候,白色的鹽殼與白色的崑崙山連成一體,似乎形成了無盡的雪域,拉近了地平線。

神祕的崑崙山 探尋萬山之祖的諸神和寶藏 第15張

威嚴的山峯

花土溝不僅有湖,還有溼地——花土溝旁的紅柳泉溼地,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溼地的邊緣有一個人工湖泊,湖不大,由牧民們將地下水攔截而成。湖面長滿了水草,湖水很清澈,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浪漫的牧民們還用酒瓶在這裏修了一座圓頂的酒屋,裏面可以住人。酒屋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着碧綠的光芒。放牧閒時,牧民可以在湖泊上划船,釣魚。週末的時候,花土溝的人們也經常三兩成羣來這裏休閒,或釣魚殺羊,或騎馬奔馳……

花土溝北面還有一座油砂山。強烈的地殼運動,造成地下油層沿着斷裂處外溢,從而在這條崑崙餘脈的地面上形成20多平方公里的裸露油層地貌。到了油砂山,猶如親眼看見一本石油形成的教科書,使人對石油的生成有了直觀的瞭解:這裏有古城牆一般的山壁,有雨水沖刷形成的“泥瀑”,還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物“泥塑”:有千年守望的石龜,也有萬里奔騰的駿馬……

相關閱讀:

到“地球的肚臍”死海里漂浮 死不了的海

巴音布魯克:蔚藍的天空下 看天鵝翩然起舞

黔陽古城旅遊攻略 湘西第一古鎮的寧靜時光

優生活
星座駕
名車庫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