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26萬存款“蒸發”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26萬存款“蒸發”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生活中打遊戲的人羣非常的多,那麼你知道嗎?一旦沉迷遊戲就等於是遊戲在玩你而不是你在玩遊戲,其實沉迷網遊危害極大。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26萬存款“蒸發”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剛過去的春節,六安市民肖先生一看到兒子就來氣,一度到了動手打人的地步。原來,今年1月初,17歲的兒子小志(化名)迷上一款網絡遊戲,僅一個半月竟花掉了全家近26萬元的積蓄,氣得肖先生和家人連年都沒過好。小志是如何動用鉅款花在網絡遊戲上的未成年人消費在遊戲上的錢款能否要回?2月25日,肖先生和姐姐肖女士向安徽商報記者揭開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對於何時能要回這筆被未成年的兒子花掉的鉅額消費款,兩人都很關注,希望遊戲公司方面能儘早給個說法。

事件回顧:近26萬元存款“蒸發”

40多歲的肖先生是六安當地一名駕校教練,兒子小志今年17歲。去年4月,肖先生承包了一家小賓館,交給他姐姐打理,同時也讓兒子在店內幫幫忙。肖先生說,今年一月初,他發現兒子對一款網絡遊戲非常癡迷,“兒子白天全在睡覺,晚上打遊戲。”肖先生回憶,一天,他聽到樓上兒子發出“哇哇”聲,還以爲出了什麼事,推開門發現,他完全沉浸在遊戲緊張的情景裏。

小志玩的網絡遊戲,裝備需要花錢購買。“沉浸在遊戲中的兒子花掉了全家積累的近26萬元存款。”肖先生說,他發現鉅額的積蓄“蒸發”是在2月14日這天,“我看到兒子在用微信賬戶往遊戲裏充錢。在我的追問之下,兒子才道出實情,近26萬元的存款,全都被他充值這款遊戲買虛擬的武器裝備了。”肖先生說。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26萬存款“蒸發” 第2張

調查:賓館進賬存入孩子賬戶

“看到兒子在遊戲中的轉賬充值記錄,我渾身都在發抖。”記者在肖先生提供的銀行流水賬單上看到,爲了升級遊戲裝備,小志有一天竟在遊戲中充值三萬多元,每天充值成百上千元是家常便飯。這些消費大部分是通過微信支付的。“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微信賬戶上怎麼能有這麼多錢?”面對記者提問,肖女士告訴記者,她雖然負責看店,但不能把賬款存入自己賬戶,就把每日賓館的進賬全存入侄子小志的銀行賬戶裏。“我多次告訴過侄子,賬戶裏的錢都是全家人的辛苦錢,一定不要亂動用,侄子也答應過我不會動用卡內的錢款。”肖女士沒想到的是,侄子表面答應了她,私下裏卻抵擋不住遊戲的誘惑,將銀行卡與微信賬戶綁定,隨時打遊戲隨時充錢,在遊戲的陷阱裏越陷越深。

迴應:將聯繫當事人進行覈覆

25日,記者撥打了遊戲公司客服熱線,客服人員表示會將記者表述的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儘快聯繫當事人進行覈覆。至於何時能返還鉅款,該客服未作迴應。

記者瞭解到,去年9月,針對未成年人在遊戲中的非理性消費,該遊戲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一旦接到不理性消費投訴,並且認定是未成年人行爲,公司一律退費。有一些孩子因爲沉迷網絡遊戲,他們的認知程度有限,被誘導去做不理性消費。此外,針對未成年人家長,遊戲公司會專門設立一條專線,通過快速親子識別和消費覈實,幫助家長把孩子的一些不理性、不健康的消費覈實出來,只要認定孩子的消費情況屬實,遊戲公司會直接退還相關費用。

安徽少年沉迷網遊 26萬存款“蒸發” 第3張

其實像男子沉迷網遊的類似案件非常的多,那麼你知道沉迷網遊的具體危害有哪些嗎?下面就詳細去看看。

1.脫離現實社會

網絡遊戲的虛擬性、隱蔽性和交互性,使青少年在網絡遊戲中能夠隨心所欲地宣泄自已的情感,長期在虛擬社會中游戲,逐步減少對現實社會的關注。遇到現實問題首先想用遊戲中的規則來解決,無視社會習俗和法律規範,最終脫離現實社會。

2.人格異化

部分網絡遊戲以“暴力、兇殺、色情”爲主要內容,長期玩飆車、砍殺、爆破、槍戰等遊戲,火爆刺激的內容使遊戲者模糊道德認知,長期在網絡遊戲中的練級和買裝備,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引發道德失範、行爲越軌,甚至導致違法犯罪的問題增多。

3.自閉

沉溺於網絡遊戲,將自己置身於虛擬的環境中,缺乏人際交往,逃避現實,心理產生自閉傾向和畸化,與社會和現實格格不入。

4.健康隱患

長期坐於電腦前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各種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病、緊張性頭疼、焦慮、憂鬱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