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尚訊 > 時尚訊爆料 > 譭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譭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譭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聖殤》

譭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第2張

《空房間》

譭譽參半 金基德孤獨地走了 第3張

他本“草根一族”,卻囊括戛納、柏林、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獎項,成爲世界影壇最負盛名的韓國導演之一;但在距60歲生日9天時,不幸於當地時間12月11日,因新冠肺炎在拉脫維亞去世。

他就是韓國著名導演金基德。

離世

因新冠客死拉脫維亞

據韓媒報道,金基德近年住在俄羅斯與愛沙尼亞,並在哈薩克斯坦拍攝以俄語發音的電影。11月20日,他從聖彼得堡經過愛沙尼亞來到拉脫維亞,原計劃在拉脫維亞的海濱城市尤爾馬拉買房並定居。因爲和朋友約好一起去看房子,對方當天無法聯繫到他,幾經周折,才知道他因新冠肺炎住院,抵達醫院之後,聽到的卻是他因新冠肺炎併發症去世的噩耗。

金基德突然離世的消息令人惋惜,釜山國際電影節執行董事長全陽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哀悼:“從朋友那裏,我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金基德導演從哈薩克斯坦搬到拉脫維亞,卻在生日前一週因新冠去世。住院兩天後,就匆匆離去,對於韓國電影界是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令人十分悲傷。願逝者安息。”

龔琳娜發微博悼念說:“很多年前看了電影《春夏秋冬》,記住了韓國導演金基德的名字,後來老鑼的一首作品我取名爲《冬去春來》,就是受到這部電影的影響。今天,這位導演因爲新冠離世。他個人紀錄片《阿里郎》充滿了自責與悲傷,如此無奈,最後導演自己演唱的《阿里郎》撕心裂肺。逝者安息!”

根據金基德遺屬意願,因爲疫情期間不便於運輸遺體,家屬決定授權韓國駐拉脫維亞大使館全權處理金基德遺體火化和葬禮事宜,之後將骨灰運回韓國。

無論是作品還是人品,金基德導演都充滿爭議,孤獨的他最終孤獨地客死他鄉。都說“人生如戲”,金基德導演的人生,遺憾地以悲劇落幕。

作品

“電影不是學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金基德1960年12月20日生於韓國廣尚北道奉化郡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自小熱愛繪畫。9歲那年全家移居漢城,他就讀於一所農業技校,中學還沒畢業就輟學走進工廠。他20歲時應徵入伍,25歲退伍後,在教堂尋得一份差事,又在一家殘疾人收容所裏幹了5年的體力活。

1990年,30歲的金基德前往法國巴黎深造美術,並靠賣畫爲生。兩年後回國,貧困潦倒的他開始嘗試劇本寫作,連續三個劇本均獲得文化部最佳劇本獎。金基德終於在1996年籌資拍攝自己執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鱷魚藏屍日記》,從此正式走上職業導演之路,近20年裏拍攝20部劇情長片,幾乎每部作品都會成爲話題之作。

這位半路走向影壇、沒有接受過專業電影教育的導演兼編劇,成爲韓國第一位在柏林、戛納和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上都獲過獎的導演。他說“電影不是學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2012年,金基德憑《聖殤》摘得威尼斯金獅獎。《聖殤》的拍攝成本只有10萬美元左右。金基德領獎時說:“我是一個沒有受過學校教育的導演,金錢對我來說毫不重要,我拍電影是用我的全部身心來拍,一個人也能完成一部電影。”

爭議

影迷對他愛的愛死、恨的恨死

金基德的作品飽受爭議,他的影片多是關注邊緣人,甚至有違反人倫等的鏡頭。可以說,影迷們對其愛恨分明,愛的愛死、恨的恨死。

2011年戛納電影節,金基德帶着紀錄片《阿里郎》亮相,其滿頭白髮、一臉滄桑的樣子讓人震驚。正是這部電影讓金基德重新找回了創作電影的勇氣。《阿里郎》是一部用相機自拍而成的電影,片中他頹廢地躲在鄉間小屋中一個人生活,而那正是他三年未拍電影的真實狀態。他睡在帳篷裏,化冰雪爲水,煮麪、吃醃魚、吃泡菜、喂貓,用自問自答的形式不斷拷問自己,爲什麼拍不出電影?爲什麼三年過着這樣的生活?電影的意義爲何?人生的意義爲何?

後來,金基德說拍了《阿里郎》後,心中的孤獨、痛苦、抑鬱等情緒都消失了,“那時候對生活的質疑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收穫。”

有人曾經問金基德爲何要拍爭議如此大的電影、爲何他的電影鏡頭裏總透着生命的殘忍?金基德回答說:“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拍出明亮、乾淨、健康的電影,但我得先變成明淨的人。可我生存的、目之所見的世界仍舊藏污納垢,而我混跡其中亦沾染不少。”

生前,金基德曾迴應韓國民衆的厭惡:“即使我現在死去,我也會馬上得到來自於討厭我的人們的重新評判。我知道,他們會爭先恐後地轉變態度,來重新審視和解讀我的作品。”

知音

在中國有很多粉絲

金基德導演喜歡中國。2012年,他帶着《阿里郎》來到上海電影節,在臺上唱起了歌;之後他又多次來到北京,2015年還擔任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被聘爲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與嘉視年華影視製作公司簽約要拍攝商業大片《無神》。

與在韓國被冷落不同,金基德在中國有很多粉絲,他也頗有他鄉遇知音之感。給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講課時,金基德坦言他在韓國做電影早就放棄了有人投資的奢望,“在韓國有很多有錢的投資者,但是他們不給我投錢。原因大概是覺得給我投了錢得不到回報,因爲沒有觀衆看我的電影。但我覺得反而正是這樣一個原因造就了我金基德的今天。”

昨天的金基德已塵埃落定,未來的金基德在人們心目中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只能等待時間的判定了。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劉江華

明星八卦
時尚訊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時尚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