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炭疽病”可防可控 公眾不必恐慌

“炭疽病”可防可控 公眾不必恐慌

來源:歐巴風    閲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炭疽”究竟是一種什麼病毒?哪些人是易感人羣?普通市民又該如何防護……昨天下午,記者專門採訪了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所所長張世勇。

“炭疽病”可防可控 公眾不必恐慌

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

張世勇説,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通常本病主要發生在畜間,以牛、羊、馬等草食動物最為多見,人患本病多是由於接觸病畜或染菌皮毛等所致,主要發生於牧民及與皮毛、肉食、畜產等職業有關的人羣。“炭疽”因感染髮病後可使皮膚髮生黑色損傷而得名。石市曾於2007年發生過皮膚炭疽疫情。

炭疽的傳染源有哪些?

炭疽的傳染源是患炭疽病的草食動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動物。最易感的小家畜是綿羊和山羊,以及牛、鹿和馬等。羊一經感染,常為閃電型突然死亡,多死於敗血症。病死動物的血液和屍體中含有大量炭疽芽胞桿菌,因此未經任何消毒處理的屍體是非常危險的傳染源。被炭疽芽胞桿菌污染的土壤和水草也是引起家畜和野生動物發病的直接來源。同時嚴重污染的地區,炭疽芽胞桿菌可隨風塵和水流而造成擴散,從而引起動物和人間散在病例的發生。

人間炭疽的來源及感染途徑有哪些?

人間炭疽來源主要是:直接接觸如解剖、剝食因炭疽死亡的動物或患病動物;誤食因得炭疽而病死的畜肉類;吸入炭疽芽胞的氣溶膠以及施放炭疽芽胞桿菌等細菌製劑等而感染。

炭疽的感染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經皮膚感染,即炭疽桿菌通過被切開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內導致感染,這種傳播形式佔炭疽病例總數的95%左右。二是經消化道感染,即食用炭疽病畜或被炭疽芽胞桿菌污染的未煮熟的肉類或帶有炭疽桿菌的其他食物、水等而感染。三是經呼吸道感染,即吸入含有炭疽芽胞的空氣或帶有芽胞的塵埃粒子而感染,這一途徑也是最為危險的感染途徑和傳播方式。

皮膚炭疽有哪些症狀?

皮膚炭疽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為3—5天,亦有短至數小時或長達十餘天者。常發生於人體暴露部位,特別是面頸部或手前臂,多為單發,初發為紅色小丘疹或水皰,1~2天后變為紫紅色血皰或膿皰,皰破形成凹陷性壞死性潰瘍,結碳末樣黑痂,基底部呈暗紅色壞疽,周圍紅腫明顯但不疼痛,僅有微癢,1~2周後痂脱,愈後留有瘢痕。伴有輕重不等的全身症狀,重症者可有高熱、嘔吐、全身不適及全身中毒症狀。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引起敗血症和腦膜炎,於數天內死亡。

炭疽病人的處理原則是什麼?

一是隔離。炭疽病人特別是肺炭疽患者從做出疑似診斷時起,即應隔離治療。原則上應就地隔離,避免長距離運送病人。

二是治療。治療開始前,首先採取標本以備確定診斷之用。以抗生素治療為基礎,同時採取以抗休克、抗DIC為主的療法,並根據情況輔以適當的對症治療措施。

三是對被病人污染環境的消毒處理。病人的廢棄物品必須焚燬,其他所有受到污染的物品也要儘可能焚燬。污染的環境和不能焚燬的物品要採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消毒。病人出院或死亡後,病人所處的環境應進行終末消毒。

如何預防和處理炭疽疫情?

預防炭疽疫情首先要加強個人防護,個人在接觸可疑動物或物品時,要注意採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穿膠鞋等。其次如果發現可疑炭疽郵寄品等,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請專業人員處理或密封后交有關部門鑑定。另外,發生炭疽疫情後,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對被污染的環境給予消毒處理。流行區的敏感動物和易感人羣應進行預防接種。(記者 王鳳偉 實習生 崔潔 )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