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產後媽媽怎麼選擇胸罩

產後媽媽怎麼選擇胸罩

來源:歐巴風    閲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胸罩選擇不對會出現很多問題。

產後媽媽怎麼選擇胸罩

●乳房被乳罩勒得太緊,影響頭、頸、胸血液循環,讓孕產婦覺得渾身累,也會影響下奶。

●用脖子夾着乳罩餵奶,容易造成產婦肩膀勞損疼痛。

●傳統後釦子式乳罩戴卸不易,易使新媽媽着涼,落下腰痛。

女人的乳房承擔着哺乳工具的重任,“有沒有奶水”滿足寶寶的需要,而“舒不舒服”是為了讓準媽媽新媽媽們的心情愉快,也得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從懷孕初期開始,準媽媽們就得有乳房、乳頭護理觀念,選擇合適乳罩,這不僅關係到將來哺乳,還影響產婦月子健康、產後體型恢復。

產檢別忘檢乳房

哺乳失敗的原因包括乳房,比如新媽媽有乳頭內陷、乳頭太短、哺乳姿勢不當等問題。

醫生建議,女士從一懷孕就得開始關注乳房,做產檢時不妨讓醫師順便檢查一下乳房。

孕期如果發現自己的乳房有乳頭內陷等異常,應及時諮詢產科醫師及時矯正,免得到產後新生兒吮吸不到乳汁,自己乾着急;而到了孕末期,應經常清洗乳房和乳頭,保持乳房的清潔和乳頭的韌性;此外,孕婦孕期還要多瞭解母乳餵養的常識、學習母乳餵養的正確姿勢,為將來順利母乳餵養所做的準備工作。

孕產婦的“完美乳罩”

除乳房本身外,沒選好乳罩也影響孕婦將來哺乳和坐月子。有些產婦喂完奶覺得頭痛,有些產婦坐月子會落下腰痛。。。。。。 其實,這一切都能從乳罩找出部分原因。

那麼,孕媽媽、哺乳期新媽媽適合的乳罩有哪些特殊要求呢?不妨朝下看:

大小:鋼圈別太緊

對孕婦來説,胸部被乳罩鋼圈勒得太緊影響乳房的淋巴迴流,影響將來的母乳餵養;對產婦而言,則會直接影響乳汁的分泌。

現在很多乳罩的罩杯下面都帶有鋼圈,它的作用是定型和承託乳房,防下垂。那麼,孕婦、產婦能用這種乳罩嗎?

有些孕產婦很年輕,身體血液循環好,即使帶着乳罩的鋼圈很小很硬都不會影響到乳汁分泌,且現在的女人都重視保健,睡覺大多會摘掉乳罩。在這樣的前提下,孕產婦是可以使用帶鋼圈乳罩的,但必須選擇質量好的,鬆緊適度的。

專家告誡孕、產婦們,如果一戴上乳罩就覺得胸部被勒住了,一鬆開就覺得非常舒服,説明乳罩太緊,尤其是鋼圈太緊了,得更換更寬大的乳罩。

款式:前扣型乳罩

傳統後扣式乳罩戴卸不便,容易讓孕婦產婦着涼,也妨礙新媽媽哺乳,造成頭、頸痛。

乳罩太緊會影響下奶,這是因為,人的頭、頸、胸血液循環是相通的,這些部位互相互影響。臨牀上,一些產婦漲奶或下不了奶時會覺得渾身累。這時,護士不僅會幫產婦熱敷乳房,還會熱敷後背、兩側腋下,乳房中胸骨,讓整個上半身血液循環暢通,這樣乳汁也容易出來。同樣原理,如果胸部被乳罩勒得過緊,起阻礙血液循環的反作用,當然會影響乳汁分泌。

前扣型乳罩是孕婦、哺乳期新媽媽的最佳選擇,尤其適合冬季。女士們在睡眠時大多會摘下乳罩,讓乳房充分放鬆,這是有益於乳腺健康的行為。但如果戴着傳統的後扣型乳罩,“大肚婆們”無論穿脱都很吃力,冬季費時間脱還容易着涼。

而對哺乳期新媽媽而言,哺乳時把外衣撩起,從後鬆開胸罩,讓腰背暴露在外面容易着涼,嚴重時甚至會落下腰痛的“月子病”。

此外,後扣型乳罩解下來後,整個乳罩必然會罩在寶寶的臉上,這對寶寶的皮膚形成摩擦和刺激,也擋住了媽媽的視線,不能觀察到寶寶的臉色。為解決這個問題,不少新媽媽會用脖子夾着乳罩餵奶,而一次餵養時間有時接近一個小時,這種僵硬的體態讓頭頸血液循環不暢通,當然會讓新媽媽出現頭頸痠痛等不適。董愛芝曾在產科聽到有位媽媽喂完奶後總喊頭痛,看過她餵奶的姿勢才發覺,原因是這位媽媽把垂落在寶寶臉上的乳罩夾在自己的脖子間。

而選擇前扣型乳罩,新媽媽們只要把餵奶的一側乳房鬆開就行,或者可以選擇專門的哺乳胸罩,這兩種方式都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材質:全棉材質

孕婦體質差,貼身乳罩材質差會造成皮膚瘙癢,而不得不用藥。

乳罩是貼身的,對材質要求相當高,全棉是最理想的材料,千萬別選化纖材料的。董愛芝説,孕婦和產婦都容易出汗,抵抗力又低,化纖材質容易造成皮膚瘙癢,如果耐不住癢不慎抓破皮膚造成感染就得用藥,這對孕婦、產婦都不利。

此外,乳罩濕了得及時更換,不然也會造成乳頭瘙癢。

教你一道

產婦多抬頭放鬆頸椎

有的產婦用脖子夾着乳罩餵奶,造成自己頸椎痛頭痛。這種情況在婦產科住院區時常可見。醫生建議,除了及時更換乳罩之外,新媽媽們哺乳後不妨多抬頭朝上望,緩解頸部的僵硬,這對其他新媽媽也是相當實用的。

這是因為,新媽媽在哺乳時,必然會低頭觀察寶寶的反應,不知不覺長期讓頸椎處於擠壓狀態,造成肩頸勞損疼痛。哺乳期的新媽媽本來就身心疲憊,痛上加痛會影響心情,進而影響乳汁分泌。

新媽產後要注意乳房的護理,選擇合適的胸罩,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出現,從而保護新媽的身體健康。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