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愛車 > 旅行者 >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探索神祕的彝族阿細人,另類的民族特色。

農曆二月初三,在彌勒縣西一鎮紅萬村,彝族阿細人奔放的歌舞精彩迷人,神祕的祭火活動撼人心魄,這是火的聖典,這是阿細“部落”原始激情的豪邁釋放——神祕的阿細祭火節。

  【火神的後裔傳人】

這個位於昆明東南山區的彝簇部落,居住着300多戶近1200名阿細人。彝族阿細人崇尚火,從生下來在火塘邊進行的命名儀式,到與火離不開的各種活動,一生都與火結緣。他們認爲,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帶來了熟食,驅走了兇猛的野獸,因此把火尊爲神。傳說遠古的阿細部落沒有火,阿細人的祖先過着沒有光明的生活,不僅吃的是生肉,還時常遭受野獸的侵襲。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祕的阿細祭火節

一次水災過後,一位名叫木鄧的先民坐在一根朽木上,用木棒在上面又鑽又磨,漸漸地,終於在農曆二月初三這天鑽出了火花,取到了火種。自此,阿細人結束了茹毛飲血的莽荒時代,五色土地上的莊稼才得以熟食,火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阿細人把傳說中鑽木取火的發明者“木鄧賽魯”當作“火神”祭祀,而他們認爲自己,是火神的後裔。

傳說神祕的祭火儀式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祭火節這天清早,紅萬村穿戴一新的阿細婦女們把煮好的紅糖雞蛋和糖水粑粑絲端給客人品嚐,吃飽喝足。接着,各家準備好了祭火的酒肉,將家中的一切舊火熄滅,並把竈塘、火塘的火灰仔細清掃送出戶外,這在當地叫送舊火送新火。每年如此,世代傳承。

“祭火”這獨具魅力的狂歡節是彌勒西山阿細人保存得較爲完整的火文化,2006年雲南省政府已把阿細山寨紅萬村公佈爲“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

 【鑽木取火】

祭火節上的阿細人,不穿衣服,也不穿褲子。村裏的青壯男人集中到一僻靜處,用代表五色土的顏色紋身紋面,繪上與火有關的奇異圖案,腰部用棕葉、棕片、地板藤、麻布等編織的“裙服”圍住下身,頭上則用不同的野草、莊稼、野果裝飾一番,也有的摹仿原始人類用樹皮、樹葉遮體,用粗狂跳動和吶喊,揮灑心靈的慾望,釋放原始的激情。

中午時分,身掛大三絃的小夥子和打扮得像山茶花似的姑娘們在寨門和村中跳起了彝族文化的精粹“阿細跳月”,用熱烈奔放的旋律和舞步迎接鄉親們和遠方的客人。數百米的長龍宴順着村中的石板路擺開,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就着青松毛鋪就的長龍宴,吃起韻味獨特的彝家飯。

長龍宴上擺滿大碗的包穀酒,大碗的臘肉和蔬菜,人們雖素不相識,但一坐在這長龍宴中,即刻融進了彝族人熱情、豁達的暖流裏。寨子中有威望的“畢摩”引領一羣阿細姑娘,沿長街唱起敬酒歌。如醇醪一樣醉人的酒歌,表達着彝家人的深深祝福。讓每一位賓朋與寨中阿細人心靈相交,情感相融。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第2張

火神的後裔傳人

下午3時左右,祭“火神”的時辰到了。畢摩一聲令下,前後兩個年輕力壯的紋身男子將精心扎制的“火神”擡起,在畢摩和祭火師的導引下,由衆多的大三絃隊和裸身繪彩人手持木刀等“兵器”簇擁着走向密枝林,就地用原始方法鑽木取火。

瞧!村裏的“畢摩”帶領幾位長者在高大蒼老的“神樹”前,擺上拱桌,桌子上放兩碗酒,倚着樹幹敬上四柱香,用一隻大公雞繞了幾圈,口中唸唸有詞,然後在制好的火神旁,將一根木頭插進另一根朽木,枯木的小孔裏放置了少許火藥,有了火藥的幫助,今天的阿細人再不需要像先民那般爲取火而勞苦上三天三夜。祭火師以極快的速度搓動着木棒,稍有不濟,便由下一個人挺身接替。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第3張

鑽木取火

樹孔裏的溫度漸漸升高,人們將引火的火草不住地往裏填塞,幷包裹在洞口四周。村民們舉着木削的棍棒手舞足蹈,發着“嘔嘔”的單音節的歡叫,那聲音好似遠古的迴響。青煙從樹孔裏嫋嫋升起,突地一下燃起大火。火種被莊嚴地請入了靜候在一旁的火盆,壯實的阿細漢子擡起它,走遍全村,途經每戶人家。

  【天然野趣遊藝場】

人們歡呼着,祝賀着,以捆綁着許多木刀的樹枝爲“火神”開道。“火神”威風凜凜、神靈活現地穿小巷、走大街周遊全村,迎接新火的村民頂禮膜拜迎接“火神”駕臨,虔誠地灑酒於火上,供肉於盆中。

火神的後裔傳人:阿細人祭火節 全裸化妝舞會 第4張

天然野趣遊藝場

遊走的隊伍喊着“木鄧賽魯來喲喝——喲……”的變調彝語,手舞足蹈,一會走,一會跑,改變模樣的丈夫逗引着認不出他來的妻子,做出誇張的鬼臉,小夥子逗着羞怯的姑娘,人羣到哪裏,笑聲就到哪。到了村旁的一塊土地上,人們全都赤足俯身,叩拜生長萬物的大地,與土地親吻,感謝大地母親的賜予,直到與土地混爲一體,彷彿迴歸遠古時代的阿細部落。

鋩鑼震天,爆竹齊鳴,浩蕩的送火隊伍帶走了聲勢和喧鬧。在等待他們歸來的這段時光裏,村中心最大的場院,更像是一個個天然遊藝場。

赤身裸體的孩子們“嗖嗖”上了樹,吊掛在各個枝頭上,像極了花果山的小猴子。大樹垂下的幾根藤蔓,便成了另一羣皮大王的鞦韆,他們排着隊挨個蕩,助跑、蹬腿,夾緊、提腰,看誰把自己拋得最高。篝火邊上,有人就地找了一根麻繩,和同伴兩頭一甩,十幾個小把戲呼啦啦地鑽進去,呼啦啦地鑽出來,能成功跳上兩下,就樂得翻倒在地上。

祭火的隊伍轉遍了全村,最後,大家齊齊地聚到村中最大的場院上。“火神”進場,鞭炮聲、鑼鼓聲、牛角號聲轟然響起,點燃篝火,紋身遮面的男人們仗着誰也認不出他來,摹仿各種動物的神態即興表演,狂舞縱歡;有的用小篩子做月琴,短棍做笛子,長棍當二胡,不管手裏拿着什麼物件都成了“樂器”,而樂聲都是從人們嘴裏發出來的;有的男扮女裝爲夫婦,懷抱假娃娃,嘴裏哼着即興自編的土著歌謠;有的呼叫着踩火堆、跨火欄、射火箭、轉火磨、闖火陣。就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人們戀戀不捨地將“火神”和自己手中的“兵器”“樂器”投入篝火。

這意味着污穢邪魔已被火燒盡,“火神”會保佑來年收成有餘、人壽年豐。就在這時,隨着粗獷奔放的大三絃聲響起,不分男女老少,村民們全都跳起了這塊土地上誕生的“阿細跳月”,數百人劃一的舞步捲起了地上的紅土,紅土飛揚,迷了人的眼,只留下讓人血脈賁張的身體——這是山谷裏的盛宴,送給每個人的禮物,帶着最初的氣息。

優生活
星座駕
名車庫
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