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 > 佳句美文 >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

別名:上紀穴,胃脘穴,大倉穴,太倉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義: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1)中脘。中,指本穴相對於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爲中也。脘,空腔也。該穴名意指任有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質爲任脈上部經脈的下行經水,至本穴後,經水繼續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與中脘同,碗通脘。

(2)上紀。上,上部也。紀,綱紀之意。上紀名意指本穴對胸腹體表的氣血有抓總提綱的作用。本穴物質爲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經水,在本穴爲先聚集後下行,本穴如有對胸腹體表氣血抓總提綱的作用,故名上紀。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氣血直接作用於胃腑。本穴氣血爲地部經水,性溫,與胃經氣血同性,可直接調控胃腑氣血的陰陽虛實,故名胃脘。胃管名意與胃脘同,管通脘。

(4)大倉。大,與小相對,大也。倉,倉庫也。大倉名意指本穴爲地部經水匯聚的大倉庫。理同中脘名解。太倉名意與大倉同。

(5)三管。三,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陽明胃經三經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物質爲地部經水,它不光來自於任脈上部經脈的冷降之水,還有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三經的冷降水液,故爲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取穴方法: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爲胃幽門部;有腹壁上動、靜脈;布有第七、八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疾病: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泄利,便祕,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髒躁,癲狂,癇證,屍厥,驚風,產後血暈。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任脈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

治法: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配伍:配百會穴、足三裏穴、神門穴治失眠、髒躁;配膻中穴、天突穴、豐隆穴治哮喘;配樑丘穴、下巨虛穴治急性胃腸炎;配肝俞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配上脘穴、樑門穴(電針20分鐘)治膽道蛔蟲症;配陽池穴、胞門、子宮穴(鍼灸並用),治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不正);配氣海穴、足三裏穴、內關穴、百會穴治胃下垂。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胃經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中脘穴 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