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朝代 > 楊振寧迴歸中國國籍是水到渠成 遠非“回國養老”

楊振寧迴歸中國國籍是水到渠成 遠非“回國養老”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年94歲的楊振寧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籍正掀起一波輿論熱議,中科院更是爲了他而專門制定了一個條例,開歷史先河的直接將其外籍院士的身份轉爲中科院院士。一直以來,楊振寧揹負着“不愛國”的指責,又因爲與翁帆的結合而長期被非議。這位具有極高學術造詣的科學家迴歸故土遭到“千夫所指”,合理嗎?

楊振寧迴歸中國國籍

楊振寧1922年生於安徽合肥,1942年畢業於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考取公費留學赴美,1949年他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並開始同李政道進行了一段長達十多年富有成果的合作。

楊振寧迴歸中國國籍是水到渠成 遠非“回國養老”

楊振寧迴歸中國國籍

期間,二人因爲發現了宇稱不守恆原理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成爲有史以來首次獲得諾獎的華人之一。獲獎7年、赴美19年後的1964年,他加入了美國籍,這也成爲他備受詬病的問題。尤其當他被與昔日同窗鄧稼先的選擇做對比時,更招致負面評價。

楊振寧在美國期間獲得的科研造詣之高受到整個學術界公認,尤其是宇稱不守恆原理和楊-米爾斯理論。衆多業界人士評價,論學術地位,楊振寧在愛因斯坦逝世後可謂數一數二。而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也在於此——他的學術方向相對“務虛”。

有觀點認爲,由於研究方向的不同,相比鄧稼先的回國抉擇,楊振寧留美實際上使得他具備了更好的科研環境,這一點他本人也在國內一所大學的演講中提到。前者研究的核物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很強的實際需求,而後者的理論則陽春白雪,在五六十年代國家基本無力發展這些毫無應用的基礎研究。

反哺中國力推清華

也正是他在美國獲得的重大成就,才使其後期在促進中國的物理研究水平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美關係解凍之後楊振寧即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中國科研發展,比如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推動成立了南開數學所理論物理研究室;

促成了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等獎項的設立以促進中國在更廣泛的科教領域的發展;推動創辦了北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吸引高水平的中青年學者從事前沿研究;聘請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到清華工作;爲清華籌款;以清華名義發表學術論文等等,大幅推進了中國相關領域研究向世界前沿靠近。

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曾對楊振寧作出高度評價稱,“楊先生是我國科學工作者的一面旗幟”。他任校長時楊振寧推薦了著名計算機專家姚期智來清華任教,爲後來清華引進大量高端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吉寧也曾指出,在楊振寧推動下成立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不僅在學術前沿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對清華大學的辦學理念和管理體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爲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朱邦芬在一篇文章裏評價說,“受‘楊翁戀’和各種媒體的影響,外界對他的誤解比較多”,“楊先生早年身處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對‘救亡圖存’有很多刻骨銘心的體會。他經歷了舊中國、新中國和改革開放以來這三個時代,對中國有發自內心的熱愛。”

2003年,楊振寧回國定居清華,並把他居住的小院取名“歸根居”。他在90歲的年紀時仍在爲清華本科生上課。

老夫少妻議論紛紛

2004年底,第一任妻子杜致禮(杜聿明的女兒)去世一年後,時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翁帆結婚,54歲年齡差的婚姻使他從此背上了另一個負面符號,成爲人們調侃批評的對象。

如今多數對楊振寧持反對態度者都不免大肆談論這一問題,甚至於僅憑這一點而完全將其否定。

“楊振寧是科學界人士,他的主業在於科研,而非娛樂明星。”“雙方自願的合法夫妻,有什麼好指責的?”“個人私生活是自由選擇,以此爲攻擊點而抹黑整個人未免不合適。”這樣的網友評論或許代表了一種理性的聲音。

縱觀楊振寧95年的生命歷程裏,他並沒有做過對不住祖國的事情,反而以曲線的方式爲中國做出了諸多不可替代的貢獻。重新成爲中國公民更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和水到渠成,而遠非“回國養老”。可以預見,餘下的時光,他還將爲祖國繼續發光發熱。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