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七七事變"80週年 河北村民祭掃抗日"英魂墓

"七七事變"80週年 河北村民祭掃抗日"英魂墓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新社保定7月7日電 題:“七七事變”80週年 河北村民祭掃抗日“英魂墓”

中新社記者 呂子豪

今年是“七七事變”80週年。在河北阜平縣夏莊鄉,7月6日早上,65歲的趙玉山匆匆扒拉了幾口早飯,端起臉盆接上清水,扯塊毛巾,來到自家院門外的“英魂墓”前。他沾溼毛巾,先把墓地門口掛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07工廠員工教育基地”、“郊山咀中心小學德育教育基地”兩塊牌匾用力擦乾淨。

"七七事變"80週年 河北村民祭掃抗日"英魂墓

資料圖片:日軍攻打宛平城 中新社記者 史寶銀 攝

1937年的7月7日,日軍在京郊盧溝橋悍然攻擊中國軍隊,開始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爆發。燕趙大地作爲戰場和敵後根據地,遍佈着許多抗日英烈墓。

趙玉山現爲中共河北省阜平縣夏莊鄉菜池村黨支部書記。位處太行深山的菜池村有20個自然村,全村700餘戶、2000多口人,人均半畝多地,村民主要靠種玉米、小麥、土豆及外出打工維持生活,是典型的貧困村。1981年,趙玉山舉家搬到了菜池村所屬赤瓦屋自然村“英魂墓”的旁邊,開始爲抗戰烈士們守墓。

根據墓牆上《柏崖慘案紀實》的記述,1943年秋,日寇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時任第三支隊隊長的軍區鋤奸部部長餘光文帶領後勤人員,機要科科長張立(餘光文的妻子)帶着孩子,隨第三支隊由平山縣祕密轉移到夏莊鄉柏崖村。由於敵人的圍追堵截,部隊抵達柏崖村時,戰士們已筋疲力盡。雖安排了警戒,部隊仍被敵人包圍,雖經激戰突圍,終寡不敵衆,四十多人壯烈犧牲,只有小部分人突出重圍。

由於叛徒出賣,張立和她剛出生3個月的兒子落入敵手。敵人對她威逼利誘,要她供出黨組織和八路軍的情況,張立始終緘口不語。敵人惱羞成怒,殘忍殺害了她與孩子。

趙玉山一一擦拭48塊烈士墓碑,然後爲墓地鋤草,嘴裏唸叨着:“紀念日要到了,給你們把家打掃乾淨。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老百姓也過上好日子了,你們安息吧!”墓地裏,經過趙玉山一米米丈量好間距栽下的48棵柏樹,青翠挺拔。他說,一棵柏樹就代表着一個烈士英靈。

“1943年12月9日的那場慘案被殺害的不止這48人,死者應該在100名以上。”趙玉山說,慘案發生後,陸續有部分烈士遺體被家人領走,有48名烈士被就地安葬在柏崖村,另有一部分安葬在了阜平縣烈士陵園。因最初的烈士墓地位於山上,道路崎嶇,不方便學生們祭掃,上世紀70年代,當地政府將48位烈士的遺骨遷到了現在的赤瓦屋自然村,壘起了青磚圍牆,還對墓地進行了3次修繕。

墓地中,一塊碑刻爲“魏烈士之墓”,許多碑刻爲“抗戰烈士之墓”。趙玉山稱,在此安葬的48位烈士中,有22位有名有姓,有22位無名無姓,另有4位有姓無名。

據資料記載,在這次慘案中,當時的晉察冀畫報社中有9人犧牲,4人受傷。至今,受傷者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下來的上萬張珍貴底片仍珍藏在解放軍畫報社。

“30多年來,心裏一直延續着上小學時祭掃烈士幕的那種敬畏感,一次次受着心靈上的薰陶和洗滌。他們都是親人,離他們的墓地越近,感覺越親切。每當看到這些烈士的墓碑,就想到如今平靜生活的來之不易,感到他們的犧牲價值所在。”

趙玉山說,妻子和一雙兒女也常來墓地幫助鋤草,擦拭墓碑,一家人默默地用行動支持自己,毫無怨言。已經上高中的外孫女,常和學校的同學們提及烈士們的事蹟,每逢節假日,還帶同學們來墓地祭拜。前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07工廠的領導和職工代表專程來墓地祭奠英靈,追思先驅,並給當地郊山咀中心小學捐了2萬元人民幣。

說到村民的脫貧和致富,趙玉山說,周邊秀美的太行風光、豐富的水資源,以及年底將要開通的穿村而過的207國道至夏莊鄉的公路,已吸引來保定的公司投資開發旅遊項目。到時候,村民們在村邊就能把山裏的土特產賣出去,還可以經營農家樂致富。村裏進行了土地流轉,“公司+農戶”發展林果種植,每畝地每年租金1000元,村民還可以到果園打工,男勞力每人每天70元,婦女每人每天50元。“2018年,全村就能整體脫貧了。”

阜平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是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也是中國北方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及中國第一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所在地,被譽“模範根據地的模範縣”。(完)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