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享年91歲)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陸錦花。本文圖片 上海越劇院公衆號

記者從上海越劇院獲悉,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先生,因病於洛杉磯時間2018年1月10日20時08分在美國當地醫院逝世,享年91歲。陸錦花先生的追悼會將擇日在美國舉行。

陸錦花先生唱腔音色明亮純淨,行腔舒展鬆弛,吐字清晰入耳,創立自具特色的"陸派"。她是越劇小生演員,上海少壯越劇團創建者,爲該團團長。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爲上海越劇院主要小生演員之一,1983年退休後旅居美國三十餘年,也會經常回國小住。越劇名家傅全香與陸錦花是情同手足的舞臺姐妹,經典名劇《情探》就是這對黃金搭檔的傳世傑作,1958年拍成電影。40年代,大中華、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製發行了有其演唱的《一縷麻》、《孝女心》、《香妃》、《黑暗天堂》、《禮拜六》、《義》等劇唱片多張。建國後,中國唱片社灌製發行了有其演唱的《盤夫》、《情探》、《劈山救母》等劇唱片多張。在人才培養方面,師承陸派的弟子和傳人有曹銀娣、許傑、夏賽麗、黃慧、廖琪瑛、裘巧芳、徐標新、張宇峯等。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第2張

陸錦花《情探》劇照。

陸錦花先生祖籍福建,寄籍浙江餘姚,1927年2月25日生於上海。13歲進越劇四季班學藝,改用母姓爲陸,拜男班演員張福奎爲師。四季班解散後,到金門大戲院唱三肩小生。1942年進袁雪芬領銜的大來劇場唱二肩小生,因身材瘦小,多演童生戲。1946年與邢竹琴合作演出。1947年秋與王文娟合作,成立少壯越劇團任團長,演於皇后大戲院。演過《禮拜天》、《天倫之樂》、《金蟬記》、《女伶受辱記》等不少時裝戲。之後曾與張茵、許金彩、張雲霞、筱月英等搭檔。1949年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同年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扮演《盤夫索夫》中的曾榮,獲表演二等獎。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第3張

《盤夫索夫》劇照。

1947年1月,袁雪芬因舊病復發等多種原因,在梅龍鎮酒家與雪聲劇團全體人員舉行話別會。陸錦花聽完後,心裏沉甸甸的。她預感到越劇姐妹將面臨重新組合了。1947年1月12日演完《洛神》,雪聲劇團暫告解散,範瑞娟和傅全香組合,成立了東山越藝社。陸錦花停演了一段時間後,於同年五月在“龍門”大戲院與邢竹琴合作,演出了《新月夜歸人》、《黑暗天堂》、《金玉良言》等劇目。其中尤其以新編時裝劇《黑暗天堂》轟動越壇,成爲陸錦花的成名作。她所飾演的大學生有一段“悲切切,淚淋淋,坐起半身”的十八句弦下腔十字調組成的唱段,一時風靡上海越劇觀衆。陸派唱腔在這時已見雛形。

歇夏時,金雅樓、蔣瑞香等住在陸錦花家裏,她們都支持陸錦花組團。第一樁事是物色合作的頭肩花旦,大家分頭奔赴各劇場看戲、選人,最後在同孚劇院看中了王文娟。陸錦花、沈益濤等親自上門,熱情邀請王文娟加盟。王文娟感到盛情難卻,欣然答應與陸錦花一起組建一個新劇團。陸錦花聘請了一批主要演員加盟後,還組建“劇務部”。劇務部由仲美負責,基本和長期特約的編導有錢英鬱、弘英、於吟、陳鵬、司徒陽、鄭傳鑑等。當時,陸錦花自己組團的基本想法有三:在大來、雪聲劇團期間,她學得很多,袁雪芬、範瑞娟兩位大姐對她很器重,使她藝術上大有長進,但現在她要挑大樑,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其次,她想在小生這個行當,再創出一個新的流派,闖出一條新路;三是她覺得成立一個新劇團,可以解決一些姐妹的吃飯問題。當時家境貧寒的女孩不少,她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爲口飯,落個難”的情景。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第4張

《禮拜六》劇照。

陸錦花自己組班領銜演出《禮拜六》,這是她藝術生涯中的分水嶺和突破口。當時劇團的演出劇目和演出時間,基本上是老闆說了算。陸錦花與王文娟的演出,看戲的不但有基本觀衆,還招來了一批青年學生。由此老闆對她們刮目相看,演什麼戲,定什麼新劇目,均與她們共同商定。這一時期,陸錦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少壯”編演了家庭倫理悲喜劇《天倫之樂》、海上實事《女伶受辱記》、社會實事大悲劇《人難做》、家庭大悲劇《青春誤》、社會醒世劇《人之初》等。是年《黑暗天堂》、《禮拜六》、《義》等劇由大中華、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製發行了唱片,陸派唱腔脫穎而出。

陸錦花當初從藝,特別鍾愛馬樟花的小生藝術。在她學藝的第一年,爲了看戲、“偷戲”,跟着師傅跑遍演越劇的各家戲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曾與袁雪芬、傅全香合作的女小生馬樟花。她那圓潤流暢的唱腔,瀟灑優美的颱風特別吸引陸錦花。因此陸錦花就留心多看她的戲,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反覆學習,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54年,她進入上海越劇院後,隨着環境的變化,悉心專攻儒生、窮生戲。她力求同類不同型,一戲一個樣。她不以花俏悅人,而以洗練取勝。分別成功地塑造了衆多藝術形象。如先後與傅全香、呂瑞英合演的《珍珠塔》是一出傳統骨子戲,唯獨她所塑造的方卿,廣擷博採,奇峯突起;《情探》中的王魁是概念定型的反面角色,唯獨她賦予王魁特有的血肉靈魂,又別出一番風光,作者田漢觀後興奮地說:“你是我筆下的王魁”;《綵樓記》(與金採風合演)中的呂蒙正,亦被同行讚美,觀衆叫“絕”。再如她所塑造的《劈山救母》中的劉彥昌、《盤夫索夫》中的曾榮、《孟麗君》中的元成帝、《送花樓會》中的文必正等藝術形象,亦成功非凡,從行家到觀衆都有口皆碑。

1958年,《情探》拍成電影。“陸派”藝術更爲大家熟悉和喜愛。“陸派”唱腔藝術,是從“閃電小生”馬樟花的唱腔中衍變、發展、創造出來的,深受廣大民衆喜愛。她的演唱擅用中音區,飄逸自如,舒展流暢,顯得異常鬆弛自然;其吐詞清晰,咬字準、送音遠,講究“字正腔園”;運腔轉調,清麗優美;運氣潤腔,剛柔調和。唱腔着眼於塑造人物,“在平穩中傳情”,“在平淡中出奇”,做到字字送聽,聲聲入耳。其中大量精彩唱段至今在海內外傳唱不絕。

1983年,她客居美國。

越劇陸派藝術創始人陸錦花因病逝世 享年91歲 第5張

陸錦花最擅演窮生戲,演“鞋皮生”和“破巾生”堪稱一絕。陸錦花的唱腔有鮮明特色,但她不是僅僅從形式、技巧上着眼,而是始終把塑造人物放在中心位置。行腔、腔都是爲了深刻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其唱腔由於是在馬樟花唱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演唱[尺調腔]時仍保留着不少[四工腔]的因素,因此聽起來別有風味。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