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職場生存 > 職場“賴班族”現象正常嗎?

職場“賴班族”現象正常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語:明明已過了下班的時間點,許多人卻偏偏“賴”在辦公室不肯回家。繼“上班族”、“月光族”等現代“族羣”之後,都市又悄然興起了“賴班族”,且“賴班”人羣呈明顯上升趨勢。

職場“賴班族”現象正常嗎?

據瞭解,目前至少有三成上班族有下班晚回家的現象。原本“盼着下班趕緊開溜”應該是很多上班族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可爲何“賴班”現象會越來越盛行,都市上班族到底怎麼了?針對都市“賴班”現象,39健康網專門採訪了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住院部張學芳主任,且聽聽專家如何解讀“賴班”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

本期專家:張學芳

專家簡介:主任醫師,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住院部主任,從事精神科臨牀工作25年,對婚姻家庭、親子溝通以及各種神經症的心理治療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曾多次參加過有關認知、精神分析、婚姻家庭、性心理等全國性心理治療高級學習和研修班。擅長婚姻家庭、親子、人際關係、心理障礙、青少年各種心理行爲問題的諮詢治療。

“愛”上賴班 只因沒有家的感覺

“賴班族”指那些下班還不走,一直賴在辦公室電腦前的人,他們待在公司的時間比在家以及其他社交場所還要多,這羣人主要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上班族。

不過,張主任從另外的角度給我們解析“賴班族”。張主任說,都市的上班族很多都是離開故鄉,隻身在外工作的人,如“北漂”、“南漂”族,其中以年輕人居多。由於工作的不穩定性,加上社會環境、生活、醫療、保險等因素的影響,安全感普遍較爲缺失。另外即使有許多人已在所工作城市安下另一個家,因種種因素的限制和人的最初歸屬感的影響,第一個家總是最溫暖、最令人牽掛。

張主任還指出,那些“避開交通高峯期”、“家庭婚姻不幸福”的“賴班族”,歸根結底也是“沒有家的安全感”。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會給人一種“被迫感”和“未知感”,以致人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較以前低,以都市人羣尤爲嚴重。

解析“賴班族”兩大心理

逃避心理

下班應該說令許多人期待的事,可“賴班族”爲何卻無動於衷呢?張主任說,其實“賴班族”並不是真正的無動於衷,所謂“賴班”是一種主動的“賴”心理,他們的真實心理是逃避。張主任指出,“賴班族”只是想通過“賴班”的方式去逃避,如逃避孤單無聊,逃避交通的高峯期,逃避生活的壓力,逃避心理的某些缺失等等。

“賴班族”人羣有以下四種類型:一是爲避免乘車高峯期的賴班族;二是寂寞賴班族(單身人士害怕寂寞);三是辦公室水電免費、環境“優”過家;四是工作量太大(短時間內要趕項目)。

泄壓心理

現代都市人羣的壓力問題普遍上升,“賴班”也不自覺成爲一種泄壓方式。張主任指出,下班後人的緊張忙碌感很大程度上會消失,甚至不受工作環境的影響,而“賴班”族逃避生活中種種煩惱的同時,也給“泄壓”提供了環境。“賴班”其實是緊張工作後的一種放鬆,無論是上網聊天、玩遊戲、還是聊天,都是“賴班族們”鍾愛的泄壓方式。

專家提醒:泄壓方式不科學易引起心理疾患

“賴班族們”下班後都“賴”着什麼呢?上網、聊天、繼續忙碌工作等等,都是“賴班族”鍾愛的方式。不過,張主任指出,這些方式都侷限在一個環境和空間裏,如此泄壓和逃避並不可取。人都需要和渴望與人交往,而“賴班族”長期將自己侷限在辦公室的狹小空間裏,易造成壓力越來越重、自我封閉、抑鬱、不良社交等不良現象,更嚴重者會引起性格缺陷、精神不穩定甚至社交恐懼症等心理疾患。

賴班族手冊 提倡正確的釋放方式

“賴班族”長期呆在固定的空間和不科學的泄壓,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隱患,那麼賴班族們應該怎樣做呢?張主任提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要學會走出去。賴班族一般待在公司的時間比在家以及其他社交場所還要多,張主任指出,長期保持這種狀態,容易造成自我封閉、抑鬱、不良社交等現象,很大程度上是賴班族自身沒有走出辦公室這個小圈子,自我封閉所致。因此,張主任建議賴班族們要學會走出去,通過一些娛樂活動及朋友間的交往、家人團聚等方式,拓寬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社交圈子,從而擺脫種種不良狀態。

然後,要提倡正確的泄壓方式。張主任認爲有壓力要學會及時釋放,而且要通過科學的正確的方式釋放壓力。人的承受能力有限,長期積累的壓力一旦得不到及時的釋放和解決,便容易產生一些列的心理問題。

張主任介紹,宣泄壓力一般有三種形式,即病理性宣泄、不宣泄和正常宣泄。病理性宣泄的結果就是會導致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的出現;不宣泄也會引發種種精神問題,如壓抑、自我封閉等。而通過調節生理心理平衡的正常宣泄最有益於身心健康,如通過各種業餘活動、與人交往等方式來釋放自我壓力,讓自己得到放鬆。這種方式是最健康最科學的泄壓方式,也是最值得“賴班族”提倡的泄壓方式。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