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患艾滋病學生遭退學 高校大學生艾滋病現狀調查

患艾滋病學生遭退學 高校大學生艾滋病現狀調查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患有艾滋病的人一直受到歧視或是特別對待,更多時候是對於這種疾病的害怕。一名患艾滋病學生遭到退學,這所學校被罰百萬元。

患艾滋病學生遭退學 高校大學生艾滋病現狀調查

原本就讀臺灣島內“國防大學”的阿立(化名),2012年被驗出感染艾滋病,隨後備受歧視,2014年遭退學,當時他只剩一學期就能畢業取得學歷。爲爭取阿立的就學權,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槓上“國防大學”,對校方提出行政訴訟。

臺當局“疾管署”已決定對“國防大學”先開罰100萬元新臺幣,並已將行政處分書籤報至衛生福利主管部門,在完成行政程序後,即可開罰。如“國防大學”遲未改善,“疾管署”將連續開罰。“疾管署署長”郭旭崧表示,阿立案是臺灣第一例因就學歧視開罰的案子,“我希望也是最後一案”。“國防大學”政戰主任蔡承棟15日上午表示,尊重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的決定,也將依法行政來因應,但學校並非以感染艾滋病爲由,將該生退學。

2015年國內高校大學生艾滋病現狀調查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艾滋病,象牙塔,這兩個詞看似很難被聯想在一起。然而不久前,國家衛計委和教育部下發的通知卻展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現實:近年來,我國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顯,尤其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高校,都已不再是一片淨土。社會對艾滋病的曲解與恐懼,也讓這些感染了病毒的大學生們難以生活在陽光下,有些人甚至因此被剝奪了上學和就業的基本權利。

艾滋病這個惡魔是怎麼打進理應純潔的象牙塔的呢?高校大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又正在遭遇哪些生存困境?面對日漸龐大的這一特殊羣體,高校、疾控中心以及社會公益組織,應該承擔什麼角色?如何能夠攜手防控,幫助這些學生走出陰影?中國之聲今天起推出系列策劃《高校大學生艾滋病現狀調查》,爲尊重當事人隱私,我們對部分採訪對象的聲音進行了處理,文中使用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姓名都是化名。

今年21歲的子銘(化名),在江蘇某211高校讀大二。年初,在手術前的血液檢測中,被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還沒緩過神來,就又遭遇到了一連串的打擊。因爲感染的消息無意中被寢室室友發現,並上報給了學校。

子銘:當時的輔導員找我談話,然後逼着我說怎麼感染的,叫我你最好休學兩年。但是我知道休學一般就回不來了,所以就堅持不休學。然後他沒辦法,就電話告訴校長。

“史無前例”,子銘的輔導員告訴他,你是我們學校的第一個艾滋感染者,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休學兩年,要麼單獨住一間宿舍。

子銘:我在醫院的時候,醫生就跟我說過,有學生感染者被學校知道了,被開除了。儘管是休學,但是就回不了學校了,等於退學一樣。我就堅持不同意。

感染了艾滋病毒,再沒了學業,這對於二十歲上下、人生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意味着剝奪了一切。情急之下,子銘想到了對自己病情最瞭解的南京疾控中心醫生。

子銘:我就說,我叫疾控中心的人來,跟你講一下這個病情吧。然後他就同意了。

疾控中心的兩位醫生趕到學校,與子銘的輔導員、校醫院醫生以及校教導處主任進行了長談。

子銘:疾控中心的醫生就和他們介紹了這種病情、傳播途徑,以及這個學生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生活、一起就餐,還有他已經服藥,病載已經低於檢測線,傳染性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然後學校就放心了。

學業保住了,但原本成績優異的子銘,卻無法再繼續深造。

子銘:我在學校成績挺好的。每年都有獎學金。按我的成績應該可以保研的。然後(出了這事後),我的輔導員說,你的保研資格被取消了。

子銘也許還算幸運。記者瞭解到,在天津和湖北等地高校,都曾發生過感染艾滋病的學生被逐出校門,還有高校更荒唐:將艾滋感染學生像非典患者一樣隔離,進行電腦遠程教育。

課堂難以重返,學業無法爲繼,未來更是這些感染了艾滋病的學生們不敢想象的。來自重慶的大一學生陸青(化名)。

陸青:我特別的擔心,以後如果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因爲現在入職體檢,很多都會檢查,被發現後就被拒之門外。很多單位會歧視感染者。我小學的時候爸爸去世,我媽媽含辛茹苦把我養大,如果我以後找不到工作,那我媽媽這些年的節衣縮食,我這些年的寒窗苦讀,完全就都付諸東流。

公務員、進國企、當老師,不少被採訪的學生說,這些體檢要求嚴格的職業是不敢奢望了。在上海讀大二的學生小威(化名)學的是公共管理專業,要找對口的工作已經不太可能。

陸青:找工作特別擔心會檢查HIV,公務員等好多職業都是要檢查HIV的。

記者瞭解,目前《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的確規定,艾滋病屬於體檢“不合格”,許多單位參照這一標準拒絕招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關於艾滋病,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看法,還列在《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裏邊。公務員、事業單位、甚至國有企業,都認這個標準。

對此不少專家提出異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執行所長李楯認爲,這個《標準》位階遠低於法律和行政法規,明顯和國家《艾滋病防治條例》和就業促進法相悖。但實際情況卻是,這些學生的就業權利,就這樣被剝奪了。

2014年,我國新報告的所有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數量爲10.4萬,而2008年的數字是5.6萬。增長了不到兩倍。然而,同期高校學生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數量,卻翻了將近四倍。這是因爲什麼呢?高校怎麼就淪爲了艾滋病的重災區?對於這些擔心求學和就業受到影響、只能躲在陰影裏的感染者而言,怎樣才能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讓他們重返課堂、順利步入社會?

據教育部體衛藝司巡視員廖文科介紹,從傳播途徑上來說,過去十年,血液傳播和注射毒品傳播已經得到有效遏制,而性傳播,尤其是男男性傳播成爲最主要傳播途徑。

廖文科:感染途徑從2008年到2014年,青年人羣性傳播的比例過去是55.3%,到2014年上升到了94.5%,幾乎是通過性傳播途徑傳播感染艾滋病。青年學生中,男性同性性傳播的比例由2008年的58.5%增加到2014年的81.6%,上升幅度也很大。

由於艾滋病通常被打上“道德”的烙印,這些感染了病毒的學生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還要忍受白眼與冷落。精神折磨,是艾滋病比其它病症更可怕的地方。消除“歧視”,這是艱難掙扎於現實中的高校艾滋病感染者們一致的呼聲。

只要不歧視,一切都好。

衛生部預防艾滋病宣傳員濮存昕:歧視,這個歧視怎麼產生的,就是“道德”。大多數歧視心理一定認爲,感染者人羣在道德上是我不接受的。這條東西是障礙着我們改變這個歧視現象的一個最大的阻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國《艾滋病防治條例》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對於在高校中日益龐大的這一羣體,教育部體衛藝司巡視員廖文科認爲,高校一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普及和加強艾滋防控教育,另一方面,更要爲這些已經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學生們完成學業提供方便。

廖文科:作爲教育部門,作爲學校,要保證受到艾滋病感染的學生上學就業的權利,不能歧視他們。

有人說,艾滋病是這樣一種病,當你靠近它時,世界就離你遠去。正因爲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歧視,讓這些感染了病毒的大學生,對隱私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

2015年8月,國家衛計委、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建立學校艾滋病疫情通報制度。要求各地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在健全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機制基礎上,建立艾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和定期工作會商機制,共同分析疫情發生原因,制定防控對策與措施。

雖然國家衛計委和教育部強調,疫情通報過程中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保護感染學生的個人隱私。然而,艾滋病疫情通報制度後,客觀上,大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特殊身份仍有被更多人知曉的可能性。(來源:央廣網)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