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評論:女博士孕婦醫院猝死不妨等一等真相

評論:女博士孕婦醫院猝死不妨等一等真相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會上有衝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面對衝突時喪失理性。糾紛與衝突需要納入理性軌道,尋求雙方可認同的事實調查機制,以此作爲處理問題的前提。

評論:女博士孕婦醫院猝死不妨等一等真相

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婦在北醫三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因爲先後三份官方聲明的出現,事件迅速在網上發酵。先是死者單位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發函,請求醫院給出一份真實、完整的調查結論;緊接着北醫三院迴應稱,死者家屬打砸物品,追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醫療秩序;隨即中國醫師協會又發聲明力挺院方,質疑中科院理化所發聲明的程序合理性。昨天凌晨,死者丈夫發微博否認打砸醫院和提出天價索賠。

一起醫患之間的私權糾紛,引發雙方背後的“婆家”劍拔弩張,這樣的輿論戰自然引人注目。雖然雙方都“挾”法律以伸正義,主張通過法定渠道解決;但從一開始,雙方的表現就缺乏對事實的足夠敬畏,也缺乏對法律的充分信賴。否則,也不用如此急於“護犢”,拉開互相施壓的陣勢。

孕婦命喪醫院,這對家屬而言幾乎是難以承受之痛。在巨大的專業鴻溝面前,很難指望家屬能夠心平氣和地與院方溝通。需要調查的是,孕婦死亡後,醫院面對家屬質疑有沒有充分的信息開放?有沒有提供有效的溝通渠道?有沒有推薦第三方專業評估和鑑定的方案?究竟是如家屬所言“遲遲不提供妻子的死因,跟醫院的溝通特別艱難”,還是如院方所言遭遇家屬追打醫務人員、打砸物品?畢竟,糾紛的起點是患者死因,而死因判斷則需要醫學專業知識,當醫院壟斷了專業知識與患者信息,家屬就會對醫院產生懷疑。這種情況下,任何拖延與推諉都只能加深懷疑、激化矛盾。

這起孕婦死亡事件何以發酵至此?從報道看,北醫三院和死者丈夫的公開表態都還算剋制,倒是雙方“婆家”的表態,在事實上導致輿論進一步發酵,儘管這可能並非出自他們的本意。先是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醫三院,希望醫院“公正、透明、翔實”調查孕婦死亡原因,這被質疑爲向醫院施壓,隨後中國醫師協會發出聲明力挺醫院。孕婦死亡原因的權威調查尚在路上,患者家屬天價索賠的情節也未有定論,在喧譁之中,反倒是原初的事實被屏蔽了,輿論視線被所謂的醫鬧、天價索賠、公函等虛幻焦點所模糊。在醫院和家屬各執一詞、事實真想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各方就急於動用渾身解數,藉助各種資源爭奪輿論高地,這多少折射出社會理性之缺失、共識之斷裂。

私權糾紛,釀成公家撕扯,這樣的公共事件演化路徑我們並不陌生。護犢之心人皆有之,單位出具公函亦反映出一種普遍的大衆心理:公家說話自然要比勢單力薄的個人管用。而醫師協會聲明中傳遞出的鮮明立場,也不免讓公衆擔心,對患者死因的醫學判斷能否做到客觀中立。無論如何,兩家單位所做的功課,看似在積極推動事件公正處理,實則帶有一定情緒,缺乏對事實的應有尊重。是否醫療事故未有定論,是否醫鬧亦未有定論,雙方應拿出尋求真相的足夠耐心和理性,而不是預設立場,迫不及待地爲“自家人”抗辯。

社會上有衝突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面對衝突時喪失理性。糾紛與衝突需要納入理性軌道,尋求雙方可認同的事實調查機制,以此作爲處理問題的前提。因爲只有雙方認可的調查機制,才能作出讓彼此都認爲是“公正、透明、翔實”的調查,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出“真實、完整”的結論。(特約評論員兵臨)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