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時尚訊 > 時尚訊爆料 >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鏈接:

來源:劇情狗

着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今年夏天登陸愛奇藝播出引爆了的不小風潮全民嘻哈文化的風潮,而最近正在播出的《舞力覺醒》卻沒有引起太大的火花,明年接踵而來舞蹈比賽節目能夠收穫成功嗎?一起來看看吧!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能否收穫成功值得商榷

今夏,《中國有嘻哈》讓小衆的嘻哈文化走進大衆視野。從2018年BAT以及各大衛視,公佈的綜藝片單中不難發現,除了說唱以外,和嘻哈元素親密關聯的節目已然成爲了各大綜藝製作公司爭相切入的節目主題,衆多聚焦“街舞”文化的綜藝節目蓄勢待發,《熱血街舞團》、《這!就是街舞》、《舞者24》、《新舞林大會》、《舞力全開》等等節目的製作方們希望複製《中國有嘻哈》的成功,進一步撬動街舞文化的經濟價值。

而北京衛視的《舞力覺醒》則搶先一步,率先開播。可惜的是,這檔節目在第一期播出後就遭到了全民diss,在短暫的 “三十六房被Best Crew淘汰” 話題爭議討論後,關注節目的人寥寥無幾,不僅連舞蹈圈內無人買單,普通觀衆更是找不到理由關注這一檔毫無噱頭的節目。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第2張

《舞力覺醒》的撲街,給其他蜂擁而至的街舞綜藝帶來哪些啓示?綜藝領域跟風同質化的問題爲何愈演愈烈?同質化的節目又是否註定難逃失敗的命運?

專業欠缺 邏輯混亂

《舞力覺醒》開播後收視和輿情都反響平平,甚至被不少網友和街舞愛好者羣嘲。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未能做到垂直細分市場應有的專業度,後期剪輯更是邏輯混亂,讓觀衆摸不着頭腦。

作爲聚焦“街舞”垂直領域的選秀節目,卻未能展現應有的專業度,在導師人選以及賽制安排上更是將這一短板展露無遺。就導師而言,《舞力覺醒》起初曝光的嘉賓是,張藝興、宋茜、羅志祥三大頂級唱跳明星,但實際上卻是甦醒、尚雯婕、以及羅志祥的御用編舞大目。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第3張

街舞愛好者對此提出質疑:“她(尚雯婕)評論的也一點都不專業。就好比郭德綱,金星、楊麗萍等老師去當中國好聲音的導師一樣。外行人只是從整體編排去評論,但街舞每個動作的高難度運動跟卡音樂對應是非常重要的。這把街舞當成啥了?”

正如BBC Worldwide模式創意總監Sumi Connock說的,“你需要他們在舞蹈界擁有信譽,這對於節目風評和趣味性都很關鍵。必須讓觀衆相信他們的裁定。他們可能並不同意評委的說法,但要能理解這是出自豐富的經驗。此外,他們還需要擁有一個鮮明的熒幕形象”

《舞力覺醒》即便有Locking領軍人物肖傑、資深B-boy的Tommy、中國Hip-hop元老李琦、中國首席Popper馮正以及Waacking當家美女劉娜組成專業評審團,但甦醒和尚雯婕的歌手身份實在難以穩坐導師席,也不足以彌補節目調性失衡的感覺。

同時就賽制而言,《舞力覺醒》節目選擇以齊舞方式進行競演對決,參賽隊伍可任意指定與某一參賽隊鬥舞,一爭高下,如此一來不僅模糊了節目的流程,同時也喪失了“規則”的秩序感,況且街舞領域舞種繁多,不同舞種間評價標準不同,又何來勝負之說。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第4張

而在國外,被稱爲“舞蹈奧林匹克”的《舞蹈世界》,在海選環節,就已經注重專業細分的問題,第一季海選中,選手們被分爲三組: 8-17歲的少年組; 18歲及以上的成年組;和5人以上成年人組成的團隊組。第二季節目組又特別增設未成年團隊組。爲了將全球最優秀的舞者一網打盡,節目從海選階段便體現多樣化和專業性。

此外,除了缺少專業度外,後期剪輯更是邏輯混亂。第一期節目中堅持玩純正的Hip-Hop的三十六房,與綜藝老手、懂得討好觀衆的成都Best crew PK。奇怪的是,本來36房已經被PK掉了,但卻突然亂入了一場莫名其妙的battle。

畫外音稱,由於36房容忍不了任何一次失利,強烈要求再次回到舞臺。他們要和Breaking強團來自成都的星空間battle。但是更奇怪的是節目之前並未交星空間的資料,如此突然就被“命運”選中出來battle,着實讓不少觀衆摸不着頭腦。

總的來說,節目專業度不夠,劇情銜接邏輯不夠通順,在講故事的能力上,實在太倉促和普通,節目也沒能掀起水花。

利益驅使 無奈之舉

不少業內人士抱怨說,現在的問題不是太少,而是題材太多。現在看着少,是因爲跟風的多、重複的多、山寨的多。如導演關正文所說,你讀完信,就會有人讀日記。一個“詩詞大會”火了,無數個“詩詞大會”就出來了,扎堆出現,缺乏創新,嚴重同質化。而這些扎堆跟風的背後既是利益使然,也是無奈之舉。

市場不良競爭,行業急功近利,時間是制約作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中國電視臺競爭如火如荼,視頻網站入場,更加劇了競爭的慘烈程度。每年都有幾百檔節目誕生,編導們沒有時間去創新,因爲你一慢別人就做出了更好的節目,一慢就會被市場拋棄。

時間並不總是制約作品質量的因素,不是短時間內出的作品就一定不好,也不是說足夠長時間出的作品就一定好。但是,當一個時間週期不足以作爲一個好的作品週期的時候,那必然會產生諸多問題,作品必然要因爲時間的限制而大打折扣。

舞力覺醒播出效果不好 舞蹈比賽類節目可以大火嗎 第5張

其次,還是成本與收益的問題。節目創意需要機遇和累積,這個創意有沒有人氣足的明星願意接受?電視臺願不願意播出?此外,創意要錢,請明星要錢,宣傳推廣要錢。問題是花了這麼多錢,觀衆是否買賬還是未知數。

這些無疑都是成本,有實際成本,也有機會成本。有誰又敢輕易的賭這一把呢?然而跟風熱門綜藝則不同,該節目本身的火爆已證明經過了觀衆的考驗,受衆有了一定的保障。觀衆有了保障,明星和平臺自然容易接受。

當然在中國的政策大環境下,節目跟風扎堆的出現也是無奈之舉。這幾年對綜藝節目的管控越來越多,政策頻出,業內天天視政策如命門。一方面是像“限娛令”這種限制性的,另一方面是“鼓勵文化節目創新”這種號召性的。

號召性政策一出,衛視的領導們一定會採取行動,領導一發話,節目製作團隊就蠢蠢欲動了,一週出方案,半個月之後就開始製作了。今年及明年各大衛視文化類節目蜂擁而起便是例證。

總之,行業早就適應了同質化競爭帶來的“熱炒熱播”效應,一點熱度起不了波瀾,彼此之間的熱炒才能迅速升溫,使節目成爲讓人關注的一種類型,廣告客戶也格外注意這種關注度扎堆的地方。當氣候形成的時候,觀衆關注度被聚集,廣告效應突顯,幾家衛視將蠶食這種熱度,各自分一杯羹。

內容爲王 走差異化道路

我們不得不承認,綜藝節目的類別總是有限的,在相似的類型之下,如何做出不同的節目內核,如何做出精品,恐怕更有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就內容而言,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祕書長冷凇認爲,綜藝生命力在於內容核心而非形式。國內已經很難有一個節目能夠達到10年以上的生命週期,在打造品牌和延續生命力的訴求上,不妨向《焦點訪談》《新聞調查》這樣的優質老牌新聞節目學習——找準核心,內容爲王。

此外,關正文也表示,一個人在臺上讀信有什麼好抄的?馬東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在辯手,而是他強大的話題拆解能力。“觀衆只看好節目,而不會按照類型選看節目,《見字如面》不對標其他文化節目,是因爲所有節目成功都是自身的成功,而不是類型的勝利。”可見,內容從來都是核心競爭力。

任何產品,都要經過市場檢驗。東西好自然而然會有一窩蜂跟上來的人,但是能留下來的精品一定是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如何在相似的類型中,從不同方面發力,走出差異化的道路自然成爲重中之重。

鏈接:

來源:劇情狗

着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明星八卦
時尚訊評論
影視資訊
演出活動
體育吧
時尚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