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美容護理 > 健康 > 冬季這樣養生很危險!

冬季這樣養生很危險!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季這樣養生很危險!

冬季這樣養生很危險!

誤區一:熱水洗臉

冬季,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毛細血管均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則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毛細血管如此一張一縮,反反覆覆,人的面部就很容易產生皺紋。

誤區二:穿衣過厚

冬季到來,我們禦寒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多穿衣服,尤其是中老年人,然而事實證明,穿衣過多過厚,熱量過多,就會使皮膚血管擴張,流向皮膚的血流增多,從而增加了散熱。但是,這樣卻大大降低了機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誤區三:緊閉門窗

冬季爲了保持室內溫度,人們往往會選擇關上門窗睡覺,這樣的確會減少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上升,但由此帶來的空氣不流通危害更大。因爲不潔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

誤區四:矇頭大睡

總是感覺把頭蒙在被窩裏不僅暖和,而且睡起來特別香,然而事實上隨着人睡眠時間的增加,被窩裏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往往會有矇頭大睡的人醒後會感到昏昏沉沉、疲乏無力。

誤區五:烤手取暖

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瘀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好增強,局部好瘀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冰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誤區六:飲酒禦寒

飲酒後的確會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然而酒勁過後,因大量熱能散出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寒。

誤區七:不渴不喝水

冬季出汗較少,體內能量大多數消耗在保存體溫上,於是跟夏季相比,冬季一般不會出現口渴的情況,因此,爲了減少跑廁所的麻煩,多數人在冬季的時候會相對較少體內的進水量。

秋冬季如何養生?

1、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有的人爲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衆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於禦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2、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爲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爲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3、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爲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爲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4、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牀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護膚
髮型
香氛
健康
整形
妝容
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