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國際熱點 >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語:繞口令就是利用普通話裏面的平翹舌、前後鼻等等來組成長句子,就算普通話很標準也會比較吃力,史上最難最變態繞口令分別是報菜名,劉奶奶和牛奶奶,紅鯉魚綠鯉魚和驢,漆匠和錫匠,黑化肥繞口令,施氏食獅史,司小四和史小世,山裏有個寺,婆婆和嬤嬤,侄治痔,下面小編看看能不能難倒你。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1、報菜名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滷煮鹹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什錦蘇盤、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滷什錦、滷子鵝、滷蝦、燴蝦、熗蝦仁兒、山雞、兔脯、菜蟒。

2、劉奶奶和牛奶奶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2張

劉奶奶找牛奶奶買牛奶,牛奶奶給劉奶奶拿牛奶,劉奶奶說牛奶奶牛奶柳奶奶牛奶,牛奶奶說柳奶奶牛奶流奶柳奶奶聽見罵牛奶奶才流奶,柳奶奶牛奶奶潑牛奶嚇壞劉奶奶,罵再買柳奶奶牛奶奶牛奶。

3、紅鯉魚綠鯉魚和驢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3張

呂小綠家養了紅鯉魚綠鯉魚和驢。李小莉家養了紅驢綠驢和鯉魚。呂小綠家的紅鯉魚綠鯉魚和驢要跟李小莉家的紅驢綠驢和鯉魚比一比誰更紅誰更綠。呂小綠說他家的綠鯉魚比李小莉家的綠驢綠,李小莉說她家的綠驢比呂小綠家的綠鯉魚綠。也不知是呂小綠家的綠鯉魚比李小莉家的綠驢綠,還是李小莉家的綠驢比呂小綠家的綠鯉魚綠。綠鯉魚比綠驢,綠驢比綠鯉魚。最後,呂小綠要拿綠鯉魚換李小莉的綠驢,李小莉不願意用綠驢換呂小綠的綠鯉魚。紅鯉魚綠鯉魚和驢,紅驢綠驢和鯉魚。不知是綠鯉魚比綠驢綠還是綠驢比綠鯉魚綠。

4、漆匠和錫匠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4張

七巷一個漆匠,西巷一個錫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錫匠的錫,西巷錫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氣西巷錫匠用了漆,西巷錫匠譏七巷漆匠拿了錫。

5、黑化肥繞口令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5張

(1)初入江湖:化肥會揮發

(2)小有名氣:黑化肥發灰,灰化肥發黑

(3)名動一方: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4)天下聞名:黑化肥揮發發灰會花飛;灰化肥揮發發黑會飛花

(5)一代宗師:黑灰化肥會揮發發灰黑諱爲花飛;灰黑化肥會揮發發黑灰爲諱飛花

(6)超凡入聖:黑灰化肥灰會揮發發灰黑諱爲黑灰花會飛;灰黑化肥會會揮發發黑灰爲諱飛花化爲灰

6、施氏食獅史: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6張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室。石室拭,氏始試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7、司小四和史小世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7張

司小四和史小世,四月十四日十四時四十上集市,司小四買了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史小世買了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司小四要拿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換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史小世十四斤四兩細蠶絲不換司小四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司小四說我四十四斤四兩西紅柿可以增加營養防近視,史小世說我十四斤四兩細蠶絲可以織綢織緞又抽絲。

8、山裏有個寺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8張

山裏有個寺,山外有個市,弟子三十三,師父四十四。三十三的弟子在寺裏練寫字,四十四的師父到市裏去辦事。三十三的弟子用了四十四小時,四十四的師父走了三十三裏地。走了三十三裏地就辦了四十四件事,用了四十四小時才寫了三十三個字。

9、婆婆和嬤嬤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9張

婆婆和嬤嬤,來到山坡坡,婆婆默默採蘑菇,嬤嬤默默拔蘿蔔。婆婆拿了一個破簸箕,嬤嬤帶了一個薄笸籮,婆婆採了半簸箕小蘑菇,嬤嬤拔了一笸籮大蘿蔔。婆婆採了蘑菇換餑餑,嬤嬤賣了蘿蔔買饃饃。

10、侄治痔

史上最難最變態十大繞口令 一般人念不來(難度超高) 第10張

芝之稚侄郅,至智,知製紙,知織幟。芝痔,炙痔,痔殖,郅至芝址,知之,知芷汁治痔,至芷址執芷枝,狾至,躑,郅執直枝擲之,枝至狾趾,狾止。郅執芷枝致芝,芝執芷治痔,痔止。芝炙脂雉肢致郅。

結語:這些變態的繞口令大家可以順利讀幾個呢?關於怎麼判斷是不是大舌頭,繞口令也不失爲一個十分巧妙的辦法,如果你能全部讀完,相信那普通話肯定非常標準厲害了,反正小編我一個都讀不來。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