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嘰歪哥 >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蒙古龍是一種蜥腳類恐龍,主要以植物爲食,誕生於下白堊紀,正模標本是一顆在中國的內蒙古發現的牙齒化石,這也是中國內蒙古考察團隊發現的首顆蜥腳類恐龍牙齒化石,在這之後還陸續發現了不少頸椎骨等,目前還不明確它屬於蜥腳類恐龍的哪個演化支。

蒙古龍的化石發現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蒙古龍的化石基本上都是從中國內蒙古地區出土的,不僅在最初出土了一顆牙齒化石,而且之後還在當時的同一挖掘點又發現了10多顆同屬於蒙古龍的牙齒,甚至還有前端的三節頸椎骨以及基底的枕骨。其中的牙齒化石都是圓柱形且非常修長,但是目前由於化石部位並不多,所以科學家對其並不瞭解。

蒙古龍的種屬關係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第2張

蒙古龍有着非常類似蜥腳類恐龍的特徵,比如類似鉛筆一樣的圓柱形牙齒,小且密集,但是由於只有頸椎骨等碎片,所以目前也沒有明確它的種屬關係,只有部分人猜測它可能是新蜥腳類,在過去也是有着非常多的說法,比如泰坦巨龍類、盤足龍科以及樑龍科等,不過最終還是將其歸爲巨龍類。

蒙古龍的名字來源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第3張

蒙古龍最初是由美國自然博物館的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等人帶領的團隊進行挖掘的,這才發現了內蒙古的第一顆蜥腳類恐龍的牙齒化石,並且也是當時發現的唯一一顆牙齒,就像敏捷龍一樣,所以它的種名則命名爲“坦齒”,含義就是“單一的牙齒”,而它的屬名則是以當時發掘地進行了命名,主要含義是表示“蒙古的蜥蜴”。

蜥腳下目恐龍的特徵

蒙古龍:中國內蒙古植食恐龍(首批出土僅一顆牙齒) 第4張

蜥腳下目恐龍大部分都是體型龐大的,尤其是脖子和尾巴的長度佔到身體的大半,有着類似大象的圓柱形四肢,尾巴則類似鞭子狀,能夠很好的驅趕一些侵擾它的小動物。蜥腳類恐龍的牙齒非常細小,但是非常密集,因此能夠很好的啃食和研磨植物。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