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朝代 > 解密爲什麼清官在有些時候會比貪官更可恨

解密爲什麼清官在有些時候會比貪官更可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官信仰是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來老百姓對清官樂此不疲的期盼和傳頌,使得這種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種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詳。作爲反映社會普通民衆心理的一面鏡子,宋元時期,清官文學(包括公案小說、話本、雜劇等)開始大量涌現和流行;到了現代社會,電視劇中還有大量的清官戲來延續這種傳統。老百姓爲他們的“青天大老爺”立廟塑身,四時享祀,香火千年不絕。這既是因爲清官自身所具有的可貴品質—清正廉潔、剛正不阿、鐵面無私、體恤民情等等,也從反面說明這樣一個可悲的問題:那就是貪官污吏層出不窮,“滔滔者天下皆是”,老百姓處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境地,孤立無援,迫切希望有人能爲民父母,爲他們做主。清官的事蹟正是百姓這種心理需求的集中反映,悲觀一點說,是一種畫餅充飢式的心理補償。

在普通民衆心中,清官可謂是完人,是神的化身,身上只有耀眼的光環而不可能有哪怕是白璧微瑕的黑子。然而,翻閱古人留下的筆墨,我們卻能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羣體意識斷裂”—士大夫階層對清官的評價實在是不能令普通百姓滿意,有時甚至大相徑庭。

解密爲什麼清官在有些時候會比貪官更可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晚清小說家劉鶚對這一問題有直接的闡述。他在《老殘遊記》中說:“清廉人原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個脾氣不好,他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只他一個人是君子。這個念頭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爲非;清官則自以爲我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爲了支持這個論斷,他在書中塑造了玉賢和剛弼這兩個以清廉自居但同時又剛愎自用、濫施重刑、草菅人命的酷吏形象,並讓他們辦了許多冤假錯案。

劉鶚認爲,清官的毛病在於道德上有一種絕對的優越感,這使他們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爲都問心無愧,從而容易陷入自以爲是甚至剛愎自用的境地。對自己的行爲盲目自信,做事所憑恃的只是道德上的居高臨下,現實情況、世俗人情一概斥之爲鄉愿,只顧一點,不及其餘。這種心態是極其有害的,往小的方面說,比如聽理刑獄時,容易濫用刑罰、草菅人命;往大了說對國計民生無所補益,反而會誤事。

古代士大夫階層對清官的批評遠早於劉鶚,與包拯同時代的歐陽修就對清官的盲目自信提出了批評。他在上宋仁宗的《論包拯除三司使上書》中,對包拯作爲風憲官劾罷兩名大臣後接替其職位的做法表示了否定,認爲這樣做會使“言事之臣,傾人以覬得,相習而成風”。包拯辯解他本無此心,歐陽修說:“夫心者藏於中,而人所不見;跡者示於外,而天下所瞻。今拯欲自信其不見之心,而外掩天下之跡,是猶手探其物,口雲不欲,人誰信之。此臣所謂嫌疑之不可避也。”他還很有針對性地對包拯的道德優越感做了抨擊:“夫有所不取之謂廉,有所不爲之謂恥。近臣舉動,人所儀法。使拯於此時有所不取而不爲,可以風天下以廉恥之節。”

歐陽修的看法代表了相當一批宋代士大夫的態度:他們對包拯的節操無疑是讚賞的,但是政事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個人修爲不可等量齊觀。包拯僅僅重視道德上的無可指摘,卻忽視了其行爲對朝政風氣的影響。這樣僅憑道德自信的一意孤行,“朝廷事體或有不思”,“思慮不熟,處之乖當”。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