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小夥雙手汗流如下雨 醫生:或因交感神經興奮

小夥雙手汗流如下雨 醫生:或因交感神經興奮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汗症是因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對健康影響不大。

小夥雙手汗流如下雨 醫生:或因交感神經興奮

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困擾,出現焦慮感、挫折感、自信心受損等。

藥物療效有限,嚴重者可考慮胸腔鏡微創切除相關交感神經節。

年輕小夥子接連兩次面試都失敗了,他認爲跟自己雙手的“怪病”有關——每次面對主考官,他雙手都“汗如雨下”,工作人員讓他填的資料一會兒就被他手上流出的汗浸溼了,令他十分難堪。爲此,他看了不少醫生,被診斷了手汗症,但塗藥膏、吃藥,甚至還嘗試了不少偏方,可一停藥就又復發了。

專家解釋稱,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怪病,而是因爲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對身體健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據介紹,因爲人種上的特異性,生長在亞熱帶的年輕人患手汗症的比率相對較高。我國正是手汗症高發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南方地區,有不少年輕人因出現這種症狀而影響了工作、社交,甚至因“手不如人”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應當引起重視。其實,此類患者症狀輕的可通過藥物治療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症狀嚴重者通過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相關交感神經節也能解決問題。

病例:小夥雙手汗流如下雨

“我其實也不是很緊張,但手上的汗就像雨一樣流下,完全無法控制。”一名年輕的小夥子向皮膚科醫生訴苦:他自小生了一種“怪病”,雙手長年又溼又冷,基本不敢和人握手,連女朋友都不願意和他牽手;平時搬東西,因爲手出汗易打滑常摔壞,顯得笨手笨腳的;有時緊張或激動起來,雙手甚至大汗淋漓,令他十分尷尬。

“我的手經常掉皮,還有些皰,是不是皮膚出了問題啊?會不會影響到汗腺了?”皮膚科專家仔細察看了小夥子的雙手,給他開了點藥膏。

但藥膏塗完後,小夥子的老毛病又發了;後來,他找到內科醫生,排除了甲亢或等病症,吃了一些藥,甚至還找人打聽了不少偏方,可一停藥,雙手又經常汗如雨下。當他再次出現在皮膚科時,醫生建議他改掛心胸外科的號,對着他疑惑的眼神,醫生告訴他:這可能是手汗症,問題很可能就出在交感神經上。

解讀: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

“因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不管天氣熱不熱,患者經常雙手發潮,甚至大汗淋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教授王繼勇解釋說,出汗本來是人體的正常散熱反應,當環境溫度或人體溫度過高時,人的交感神經會活躍起來,支配人體汗腺分泌汗液帶走熱量以降溫。但在人體溫度正常、環境溫度不高甚至偏低的情況下,手汗症患者雙手仍舊會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手汗症對身體健康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有不少人多年都未接受治療。”王繼勇稱,手汗症患者大多自小就會出現症狀,到了青春期更明顯,不少人還合併有足底、腋下多汗,有的人伴有狐臭。因長期多汗,有的雙手會出現汗皰疹和癬,並經常掉皮。

據介紹,生長在亞熱帶的年輕人患手汗症的比率相對較高。我國正是手汗症高發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南方地區。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年輕人因出現手汗症而影響了工作、社交,他們不敢與人握手牽手,有的甚至以爲自己得了“怪病”,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感、挫折感,自信心易受損,應引起重視。

治療:

藥物治療不理想,可切交感神經節

王繼勇介紹,手汗症的非手術治療包括收斂劑、止汗劑、鎮靜劑、抗膽鹼能藥物等,但療效有限。對於症狀較輕者,在病症比較明顯的階段時使用能起到控制作用。他提醒,抗膽鹼能藥物因常服會產生較嚴重的副反應,不宜長期服用。

其實人們早就意識到交感神經的某些節點在出汗中的作用,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有通過切斷交感神經治療手汗症的手術嘗試。不過當時手術方法和條件有限,給患者造成的創傷比較大,危險性也較大,所以開展得並不多。而隨着現在,通過胸腔鏡手術,只需要在腋下胸壁做一個0.3cm的隱蔽小切口放入胸腔鏡,然後用特製的器械切斷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經,很快就解決問題。

王繼勇也提醒,患有先天性肺粘連或是曾患結核性胸膜炎、肺疾病等手汗症患者不適合此類手術。而經醫師評估適合手術者,由於術後支配手部的汗腺不能發揮其原有的作用,部分人術後會出現代償性多汗,即胸背、腰腹部或大腿等部位出汗相對較多。

診斷:

應排除甲亢等

內分泌病症

不少手汗症患者首診多到皮膚科或神經內科,大多數人懷疑自己手部的皮膚汗腺出了問題,或是內分泌出了問題。因爲,甲亢或糖尿病等一些患有內分泌疾病的人羣平常也會出現多汗症的症狀。那麼,手汗症、甲亢、糖尿病……到底該如何區分和判定?

專家分析稱,手汗症出現的多汗症狀是原發性的,一般以雙手等局部多汗症狀爲主;而內分泌失常引起的多汗是繼發性的,一般會出現全身性多汗症狀。一般在給疑似手汗症患者下診斷之前,要細心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繼發性多汗症。另外,手汗症人羣有遺傳性,如果患者有相關病症的家族史,也可作爲判斷的參考。而在確診前,可做包括血、尿常規的檢查,以及血糖、T3、T4濃度的測定,在排除了甲亢或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之後再作判斷,以免引起誤診。

來源:廣州日報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