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女大學生遇假餓了麼客服 被騙走生活費並欠下網貸

女大學生遇假餓了麼客服 被騙走生活費並欠下網貸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好,我是‘餓了麼客服’。你被註冊爲商家,需要每月交500元服務費,一次1年的,共計6000元。”

女大學生遇假餓了麼客服 被騙走生活費並欠下網貸

遼寧大學道義校區的在校女大學生小美(化名)剛下課就接到這樣一個電話,之後的2個小時裏,她分2次向一個叫“宋希霞”的個人賬戶裏分別轉賬1300元和2000元。

其中1300元是小美的全部生活費,2000元是按照對方電話中的要求從網貸APP“分期樂”上借出的貸款。

女大學生爲何會輕易相信騙子的話,小美說,“對方不但說出了我在‘餓了麼’上註冊的真實姓名和電話號碼,還能準確說出我近期通過‘餓了麼’訂單的訂餐內容。”

目前,小美在父親幫助下已經向瀋陽警方報案,但當警方迅速將這兩筆資金的轉入賬戶凍結時,資金卻已經被轉移。

女大學生接陌生電話

對方自稱“餓了麼客服”

4月20日晚6時許,遼寧大學道義校區女大學生小美剛剛下課回到寢室,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是南方口音,自稱是‘餓了麼’客服。”

電話中,對方稱小美在‘餓了麼’上的信息被人註冊成爲商戶,需要每月交500元,一次1年,共計6000元。

小美聽得莫名其妙,本想掛斷電話,卻沒想到對方竟然能夠準確說出小美的很多信息,“我的真實姓名、聯繫電話,還有最近在‘餓了麼’上訂餐的訂單,哪家店,訂的什麼食品,對方都能說出來。”

對方說出的信息非常準確,讓小美相信了對方的身份。之後,對方在電話中多次向小美強調,“如果不是小美本人操作,可以先交錢,再向‘餓了麼’進行投訴,錢還會返還回來。”

“對方還說,如果不交錢,我的個人徵信會受到影響,到時候我的支付寶、微信、今後向銀行貸款等都會受到影響。”這讓小美非常擔心。

小美沒有想到,一場騙局由此展開,不但騙走了她的全部生活費,還欠下網貸公司2000元貸款。

兩小時不間斷通話

對方稱“不能讓別人聽到”

電話中自稱“餓了麼客服”的人見已經取信小美,隨後稱將把電話轉到銀行,請銀行工作人員幫助小美處理。

小美說,電話中的“銀行工作人員”非常客氣,接下來的2個小時裏,對方要求小美不許掛斷電話,不許讓寢室的室友聽見,“他說他們有電話錄音,如果有別人的聲音,錄音就會失去法律效力。”

小美聽從對方指揮,用免提通話,同時按照對方要求在手機上不斷操作餓了麼APP、微信錢包、支付寶、銀行卡賬戶等,“讓我查這些賬戶上有多少錢,再把所有的錢轉到一張銀行卡上。”

完成這些操作,對方得知小美一共只有1300元,而這些錢是小美的全部生活費。

1300元生活費被轉空

“銀行客服”要求借網貸

接下來,對方要求小美將1300元轉到一個“用代碼+訂單號”虛擬出來的賬戶,“他說賬戶是虛構的,所以錢不會轉過去。”

但小美按對方指令操作,沒想到1300元卻瞬間轉到一個名爲“宋希霞”的賬戶。此時,對方安撫小美彆着急,她轉的錢還不夠,讓小美繼續想辦法轉錢。

既不能讓小美中斷通話與親友聯繫,又要讓小美繼續籌錢轉過來。對方讓小美下載了“百度錢包”、“小米金融”和“分期樂”3個APP進行借貸。

由於小美是在校大學生,“百度錢包”和“小米金融”都沒有通過小美的身份審覈,小美的借貸申請被拒絕。

但“分期樂”卻通過了小美的身份審覈,並且小美成功通過該APP借貸2000元。錢到賬後,小美立即按照騙子要求再次轉到了“宋希霞”的賬戶。

成功轉賬後,騙子失聯。掛斷電話的小美突然覺悟可能是被騙了,立即報警。

接警後,瀋陽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犯罪查控中心立即介入,迅速對資金流入的“宋希霞”賬戶採取凍結措施。但遺憾的是,該賬戶內資金已經被人轉走。

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追查此案。

我的“餓了麼”信息

騙子是怎麼知道的?

“這是讓我最不能理解的事。”小美告訴記者,作爲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學生,並且對防範電信詐騙的宣傳報道也看了不少,並不是沒有一點防範之心,“但是對方能說出我那麼多的信息,除了姓名、電話,連我在什麼時間通過‘餓了麼’在哪家餐館訂了什麼餐都一清二楚。”

“這些信息既多,又瑣碎,我想這些信息只有‘餓了麼’的服務器後臺和我本人手機中的‘餓了麼’客戶端才能查詢得到吧,而我本人手機並未丟失,騙子又是怎麼獲取的信息呢?難道是‘餓了麼’後臺把我的信息泄露了嗎?”

小美說,如果不是電話中的騙子說出瞭如此詳細的信息,自己也不會相信對方身份。

在校大學生身份

通過審覈是否涉嫌違規?

小美下載“百度錢包”、“小米金融”和“分期樂”三個APP進行借貸,但僅“分期樂”通過了小美的身份審覈,並通過該APP平臺由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小美借貸2000元。

據瞭解,2017年6月28日,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逐步消化存量業務。”要求網貸機構“主動下線校園網貸相關業務產品,暫停發佈新的校園網貸業務標的,有序清退校園網貸業務待還餘額。對拒不整改或超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暫停其開展網貸業務,依法依規予以關閉或取締。”

小美說,雖然“分期樂”是一個服務商平臺,但在小美的《個人消費借款》合同中提到作爲借款合同乙方的小美“賬號和密碼是識別乙方身份及指令的唯一標識。”

也就是說,成功通過“分期樂”身份審覈,註冊成爲用戶,是通過該平臺借款的唯一審覈標準,“也就是說這個網貸APP,並沒有對我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審覈。”

記者注意到,在這份合同中,小美的通訊地址爲“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遼寧大學道義校區”,而在這份合同中,並沒有填寫“職業”一欄的表格。

而小美的地址並未引起服務商“分期樂”APP的審覈重視。那麼其在未審覈借款人在校大學生身份的情況下,通過貸款審覈,是否涉嫌違規?

來源:遼瀋晚報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