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傷醫女教師申請職稱再被扒 一輩子都不得翻身嗎?

傷醫女教師申請職稱再被扒 一輩子都不得翻身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傷醫女教師一輩子都不得翻身嗎)

傷醫女教師申請職稱再被扒 一輩子都不得翻身嗎?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對上海某初中教師繆某來說,她不知道自己要還到什麼時候,還要還多少。

兩年前,繆某在就醫時與醫生髮生矛盾,把對方打成“鼻樑骨折、尿失禁”。公安機關調查後認定“雙方均有傷勢,都屬輕微傷”,最終繆某賠償被打醫生,主動上門道歉,達成了和解。

一年後,她申請上海市戶籍,在公示階段被網友發現,幾乎在一瞬間,“醫鬧女教師欲落戶上海”的新聞就擠上了頭條。那張幾乎到手的戶籍卡,她最終“因個人原因,自願撤銷”。

這幾天,她又火了一把。

同樣在公示期,她又被細心的網友揪出來。這一次,繆某申請的是“高級教師職稱”,新聞標題換成了“醫鬧女教師欲評高級職稱”。

在當下的社會語境中,“醫鬧”是最容易激起公憤的劣行之一。而教師這個職業和“醫鬧”就像處在道德的兩端,把它們放在一起格外扎眼。

可事件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調查可以證明,繆某的傷醫行爲屬於“醫鬧”。

警方並沒有公佈那次醫患衝突的更多細節,事實到底是繆某所在學校聲稱的“絕無故意,純屬偶發衝突”,還是繆某蓄意鬧事,沒有人下得了結論。

只不過,最初的事實似乎已經不重要了。媒體在“醫鬧”和“女教師”間找到了衝突點,網友站上了道德高地,過了把主持正義的癮。

無論對醫生有多大不滿,動手打人都是種錯誤做法,繆某賠償了對方,已經付出經濟和聲譽上的代價。但這些遠遠不夠,直到她丟掉了上海戶籍,高級教師職稱也懸在了空中。

現在繆某的照片被公佈到網上,一些針對她本人品行的指責和猜測也填充了新聞的評論頁面。很多人都已經忘了,這種遊街式的指控本身也是種暴力,產生的傷害並不比繆某揮向醫生的拳頭小。

事實上,作爲一位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人員和一位在崗教師,申請上海市常住人口戶籍和參加評定高級教師職稱是她的正當權利,這些與“醫鬧”與否都沒有直接聯繫。

根據《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實施細則,繆某隻需要在社保繳納、技能職稱等方面符合規定,並且沒有“超生和治安管理處罰以上違法犯罪記錄”的情況,即滿足了成爲上海市民的必要條件。

在高級教師職稱評定上,“師德”問題雖然可以“一票否決”,但“醫鬧”屬不屬於“師德”範疇,同樣有據可循。

本月12日,繆某的主管部門閔行區教育局向媒體表示,他們對“師德”的界定主要參考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爲處理辦法》。這兩份文件中,教師職業道德失範主要包括侮辱、體罰學生,向家長索要財物等校內行爲。閔行區教育局稱“在評審過程中,未發現繆某有存在違反兩份文件涵蓋的相關行爲”。

落戶和評職稱涉及到競爭,爲了保證最大的公平,必須做到程序正義。嚴格按照規定和制度辦事,爲某人罔顧一條規定和爲某人添加一條標準一樣,都會造成程序的不正義,不能也不該被允許。

從繆某的遭遇看來,“醫鬧”和“道德”就是一些網友想要添設的門檻和標準。上海戶籍和高級職稱都是這個社會中的“優質資源”,似乎道德上有瑕疵的人就不配得到這些。

這是典型的“泛道德主義”傾向。在“泛道德主義”社會裏,“道德”成爲一個人爲人處世最重要的指標,以至於惟道德是論。那些不符合公衆對道德期待的人,就會遭到道德批判,最終導致在社會上難以生存。

一些網友給繆某扣上“醫鬧”的帽子後,正義似乎得到了伸張。有人建議把繆某“清理出教師隊伍”,對這個道德上有瑕疵的人窮追猛打,一副讓她“永不能翻身”的姿態。

這種“正義”以道德爲最高標準,理性和規則被忘得一乾二淨。這樣的邏輯與“替天行道”和“人民審判”沒什麼區別。

我們經歷過道德高於規則、高於法制的時期,它給這個國家留下的傷疤還在。繆某違反了規則,該還什麼,還到什麼時候都應該交給規則。畢竟,道德審判考驗的是世道人心,它可以來得很隨意,但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審判對象是不是你我。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