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13歲少女慘遭多人圍毆 校園暴力何時休

13歲少女慘遭多人圍毆 校園暴力何時休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歲的少女慘遭多人圍毆,校園暴力何時才能停止?2016年7月13日訊,家住南京市棲霞區的黃先生下班回到家後,發現13歲的女兒臉部淤青紅腫,再三追問得知,女兒被十幾人圍毆。警方調查發現,打人的都是孩子的同學和“朋友”,最大的19歲,最小的才12歲。

13歲少女慘遭多人圍毆 校園暴力何時休

今年6月4日,參與打人的史某在棲霞區一家醫院掛點滴,幾個朋友到醫院來看她。隨後幾人覺得無聊,就去附近公園玩。在公園裏,他們想起前幾天聽史某說過,小黃常在背後說她壞話,幾人就想教訓小黃。於是他們以玩耍的名義,把小黃約到公園。幾人都是平時的玩伴,因此小黃沒多想就來到公園。

而此時,史某也掛完點滴,被接到了公園裏。到了公園一處釣龍蝦的地方後,史某突然抓住小黃的頭髮,質問她是否在背後說壞話。小黃當場否認,但史某仍對她連扇了幾個巴掌。扇完後,史某讓閨蜜過來打,史某的幾個同夥就先後上來毆打小黃。在這之後,他們又先後帶小黃來到公園另一處比較偏僻的地方、某個廢棄工地、一處偏僻的橋洞下,輪番毆打。一直到當天夜裏10點多鐘,在史某的同意下,衆人才停了手。

打完人,史某等人威脅小黃不能報警,小黃點頭答應後,對方纔放人。回到家中的小黃很害怕,躲在自己的房間裏。小黃的爸爸回家後發現女兒臉部淤腫。再三追問之下,小黃才說出了真相。小黃的爸爸聽後連夜報警。

辦案民警調查發現,其中一名打人者姓鄧,鄧某的爸爸是警方正在辦理的一起案件的當事人。民警隨後聯繫鄧某爸爸,將鄧某帶到了派出所。在他的配合下,警方將其他打人者一一傳喚歸案。所有涉案人員對參與毆打一事供認不諱,所幸小黃傷勢不太嚴重。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其中一人年滿18週歲,被警方刑事拘留。其他都是未成年人,被警方責成監護人嚴加管教。

延伸閱讀:校園暴力何時能休?

各地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江西永新,一女生因管理同學與其產生矛盾,遭七八名初中生圍毆下跪掌摑;浙江慶元,四名初一男生將一名小學一年級男孩關在黑屋裏毆打,用繩拴脖菸頭燙身;廣東汕尾,一名初中女生被十名女生扒衣服毆打,並被拍裸照、視頻上傳網絡……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上半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竟多達20餘起。

三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因虐待同學而被控“綁架”、“折磨”等重罪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們或面臨終身監禁這樣的懲罰。該案因中美兩國對校園暴力懲戒的差異引發熱議。

校園暴力頻發,問題究竟出在哪裏?較普遍的一種觀點認爲,立法、懲戒機制和教育機制的缺失,使得國內校園暴力長期以來停留在道德層次,而沒有上升爲法律議題。“校園暴力”干預機制的滯後和犯罪成本低,讓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大數據:不到三成涉事者負刑責

校園暴力,主要指學齡期(7歲至18歲)青少年與同學之間發生的鬥毆、性侵、敲詐財物等暴力行爲。由於媒體集中報道、網絡傳播發達,人們漸生一種錯覺,似乎暴力正在肆虐中國校園。若單從互聯網上看,校園暴力發生的數量和影響,正越來越大。

法制網輿情中心曾專門對2015年1月至5月發生的見諸媒體報道的40件校園暴力,進行調查並出具了報告。媒體報道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有75.0%發生在中學生之間,其中初中生佔比(42.5%)比高中生佔比(32.5%)高出10個百分點。而大學生(15.0%)、職校生(7.5%)及小學生(2.5%)佔比較低。

據報告,在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0%的比例居首,“錢財糾紛”、“情感糾葛”分別以17.5%和15.0%的佔比位列二、三位。此外,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發。報告指出,這種心理帶有很強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現因看不慣對方相貌、行爲而產生欺侮、毆打等行爲。

另外,從對校園暴力處置結果來看,因惡性犯罪最終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件佔比爲27.5%,且以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姦等罪名判罰居多。

廣州市中院去年年底發佈《廣州法院未成年案件綜合審判工作報告白皮書》,該報告沒有明確數據指向廣州校園暴力犯罪呈增長趨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少年工作系副教授宋雁慧透露,國內目前欠缺對校園暴力各方面的數據統計,根據她瞭解校園暴力一直存在,但幾年來並沒有明顯增多。

新特點:女生暴力成關注焦點

記者梳理2015年上半年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現,“女生暴力”漸成公衆關注的焦點。具體而言,呈現出羣體性,表現爲“多對一、多對多”,折磨措施一般與性、身體侮辱有關。例如最近江西永新校園暴力事件,多名女生約出被侵害者,對其實施罰跪、侮辱性毆打、扇耳光。一人施暴,接着其他女生繼續上前施暴。法制網的調查報告顯示,從性別上看,“女女暴力”佔比達32.5%。

2008年,來自河南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調查顯示,在該校護理專業的563名女生中,認爲校園存在暴力行爲的有184人,發生率33.6%。其中,63.6%爲言語暴力,23.9%爲軀體暴力,12.5%爲搶奪(盜竊)財物;最常見的原因是言語不和,比重達53.8%,嫉妒對方的佔到21.2%,討厭對方和毫無理由的分別佔17.4%和7.6%。

其次,“網絡暴力”流行,施暴者將暴力事件上傳網絡。施暴者通過論壇、微信、微博等對受害人進行言語攻擊,或上傳受害人隱私、被侮辱的照片、視頻等。此外,暴力通過網絡還會達到“二次傳播”。

記者留意到,校園女生暴力的另一個新特點是,施暴者暴力、旁觀者冷漠。當看見校園暴力發生時,圍觀者不是去制止、勸阻或報告老師,而是饒有興趣地拿起相機和手機進行拍攝,以一種娛樂的心態看待正在發生的暴力行爲,並且在網絡中傳播散發。此種冷漠舉動、或縱容,給被侵害人造成的身體、心理損傷極大。

如何改進?

專家: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能力年齡應提前

校園暴力事件,於全球而言普遍存在,中國並非個案。在日本,校園欺凌一度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並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不登校”(不進學校)。但爲預防校園暴力,各國的應對舉措和法律手段各有差異。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爲“欺凌”(bullying)。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校方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在校園欺凌現象嚴重的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成立了檢查小組,監督教育那些無視甚至縱容校園欺凌的教師。

近期,校園暴力頻發的現象引起了陝西省公安廳原副廳長、現任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陳裏的關注。其在個人微博上轉發了若干“暴力”視頻,並呼籲政府、教育部門、警方介入調查懲戒暴力。同時他還專門設立一個微博話題“校園暴力舉報臺”。

陳裏建議,“政法機關、學校、共青團等部門,在全國中小學開展一次阻止校園暴力的宣傳教育活動。從長遠講,應從立法、司法、社會治安治理的角度來綜合治理。”

陳裏稱,《未成年保護法》對校園暴力的制約和打擊過於落後和偏輕,對於青少年的暴力犯罪要加以懲戒,該追究刑事責任的就追究刑事責任。另外由於現在未成年人成熟得較早,因此他建議,刑事責任能力年齡應該提前。

本站推薦閱讀:

13歲少女慘遭多人圍毆 校園暴力何時休

男生猛打同學 校園暴力的危害

女生遭欺凌患抑鬱 校園暴力有哪些危害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