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一夫一妻製成因 竟是預防性病傳播?

一夫一妻製成因 竟是預防性病傳播?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夫一妻製成因 竟是預防性病傳播?

一夫一妻製成因是什麼呢?科學家研究發現,很有可能是預防性病傳播。這研究結果有點不可思議,如今預防性病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那麼研究結果所根據的理由是什麼呢?

一個由加拿大和德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信》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爲什麼最終形成一夫一妻制的可能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科學家們認爲,性傳播疾病可能是促成人類向一夫一妻制進化的強大驅動因素,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

表面上看,一生中只與一個性伴侶白頭到老似乎並不是個好主意,至少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是這樣的。雄性的精子數量極其豐富,而且生成的時間很短,將如此多的資源僅僅投資於一個雌性身上,似乎並不利於進化。此外還有理論認爲,雌性如果有多個伴侶,也是益處多多。

如果她孩子的父親均不相同,那些孩子可能會避免許多疾病的侵擾。英國一項研究認爲,基於上述一些原因,在哺乳動物及其它許多動物物種中,一夫一妻制都是極爲罕見的。

這種道理也適用於人類社會。世界各地許多文化允許多配偶制,即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一項相關研究報告估算,大約有83%的文化允許多配偶制。然而,這種制度儘管被允許,但是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實踐一夫一妻制,即使在多配偶制文化中也是如此。既然一夫一妻制益處並不多,那麼它爲什麼會成爲許多文化中最受歡迎的婚姻制度呢?

研究人員認爲,大約在8000多年前,在人類社會開始由以狩獵和採集爲主的生產生活方式慢慢向定居農耕方式轉變過程中,一夫一妻制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一夫多妻制也慢慢被淘汰。這種生活方式的轉變帶有社會強制性,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研究項目負責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克里斯-鮑赫解釋說,“如果你認爲某種行爲是不可接受的,你可能會抗議,並通過努力來制定社會制度或強制性規範。”比如,爲了防止犯罪,我們不得不建立了警察這種部門。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人類進化研究所科學家理查德-邁克爾裏思等人。鮑赫等人希望弄清楚人類爲什麼會形成一夫一妻制並施行於整個社會。

鮑赫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們人類更常見的是多配偶制。但是,自農耕文化開始後,社會強制性的一夫一妻現象則變得越來越多。”鮑赫是這樣理解這種現象的,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在一個由20到30個成年人組成的小社會中,成員以狩獵和採集爲生,性傳播疾病並不是主要威脅。即使有人外出到周邊區域,但他們也沒有機會走得太遠,否則他們將面臨死亡的危險。

鮑赫認爲,“因此,在較小社會羣體中,性病很難得以廣泛傳播。”但是,到了農耕社會,人口規模迅速膨脹,一個一夫多妻制的社會羣體如果感染性病就有可能導致疾病迅速擴散,並形成地方病。一定的人口規模足以保證性傳播疾病得以存在和延續。因此,鮑赫認爲這就是爲什麼較大的社會羣體更傾向於一夫一妻制。通過對非一夫一妻者的懲罰,他們其實是在懲罰那些傳播性病的人。

鮑赫和邁克爾裏思利用一個計算機模型來模擬一個較大規模社會如果感染了多種性病可能會發生的情景。鮑赫解釋說,“這其實是針對所有的人羣,制定出他們應該遵守的規則,模擬個體究竟如何交配,疾病如何擴散。”如今,許多性病已經可以治癒,但在古代它們可能是災難性的。梅毒、衣原體或淋病的爆發,可能導致不孕不育或更嚴重的後果。

還有一些人認爲,一夫一妻制形成的可能驅動因素是父母的關愛。2013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家基特-奧派等人發表研究成果稱,一夫一妻制是人類繁育成功的關鍵因素。他們還認爲,一夫一妻制還有更爲危險的起源。奧派解釋說,“如果一個男人一直和自己的親生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會拼命保護自己的孩子防止競爭對手的殘害,而父親的競爭對手殺死這些孩子就是爲了爭奪他們的母親以讓其再一次生育。

相反,如果一個男人無法堅守自己的家園,那他的繁殖成功率就會很低,因爲競爭對手可能會入侵他的家園並殺死他的孩子。”換句話說,奧派的觀點就是防止孩子被害是一夫一妻制形成的驅動因素。對於鮑赫和邁克爾裏思的研究成果,奧派持不同意見。“從理論的角度我能理解,性病可能有助於減少婚外性行爲,但是要說它能夠促成全社會認可的一夫一妻制的形成,我覺得不可能。他們的模型並沒有現實依據。”

2009年的一項研究認爲,遺傳因素可能也在一夫一妻制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農耕社會,耕地變得越來越稀有和珍貴,而繼承人如果太多會導致耕地被分割,價值不斷縮水。一夫一妻制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因爲只有真正的繼承人才可以繼承雙親的財產。研究人員認爲,“隨着農耕社會的到來,一夫一妻制婚姻出現於亞歐大陸。土地的所有權成爲生產和生殖成功的關鍵。”

此外,還有許多關於一夫一妻制形成原因的研究成果,如雌性競爭說等。但鮑赫認爲,這些理論與自己的新理論並不矛盾。“我們能夠想像得到,有多種機制支持一夫一妻制的起源。”在現代社會,有多種方式可以降低性病的風險。不過,那些只鼓勵婚前節慾的做法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

延伸閱讀:如何預防性病傳播

性病的感染主要是經由性接觸,尤其是性生殖器接觸而傳染,因此預防感染的方法,就是在性接觸中採取某些防身術。

1、使用屏蔽工具:陰莖套、陰道隔膜等工具,不僅可以避孕,還可以預防多種性病。已有實驗證明,陰莖套對引起淋病、梅毒、生殖器皰疹、尖銳溼疣、艾滋病、鉅細胞包涵體病及衣原體感染等性病的病原體均有屏障的作用。此外,陰莖套和陰道隔膜還能降低性交中的摩擦損傷,保護外生殖器不與隱藏的傳染性分泌物接觸。

2、屏障工具與殺精劑聯合使用:使用以殺精劑作爲潤滑劑的陰莖套、子宮帽,同時具有機械和化學殺滅作用。有一種由殺精劑和海綿做成的避孕海綿在國外就很受歡迎。在性行爲前或性交時將其置入陰道中,放置時間可長達30多小時。

3、有異常時避免性交:當發現性伴侶外生殖器有病損、潰瘍或異常分泌物等,應當避免性交,並要求其到醫院進行診治。

4、潔身自好:這是十分安全、簡便的預防方法。許多性病的初期或輕型往往無症狀,如淋病、生殖器皰疹、尖銳溼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等,感染後不能被及時識別。惟有潔身自好,避免婚外性行爲,纔不會帶來感染性病的危險。

5、性交後排尿、沖洗外陰或灌洗:有人證實,性交後半小時內排尿或一小時內沖洗生殖器,均不能降低感染淋病的危險。但若每天用防腐溶液灌洗陰道,對預防淋病有一定效果。

6、避免某些性行爲方式:口交、肛交等不良的性行爲方式可以增加性病的危險。以肛交爲例,因直腸上皮通常比陰道上皮嬌嫩,肛交比經陰道性交更易損傷黏膜,引起感染。有些傳染病是通過口-糞途徑傳染的,故避免口-肛門或指-肛門性行爲,可以減少這類疾病的感染機會。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