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因作業被撕裂耳根 如何杜絕老師體罰學生

因作業被撕裂耳根 如何杜絕老師體罰學生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因作業被撕裂耳根 如何杜絕老師體罰學生

鶴壁市鶴山區一小學二年級女生,在教室裏被老師擰耳朵加腳踹進行毆打,結果右耳根被撕裂,左手被踹紅腫。12月29日,記者聞訊來到醫院見到了受傷的7歲小女孩。

孩子哭訴:沒完成作業惹禍,被老師撕裂右耳根

在鶴煤職工醫院的法醫科病房裏,記者見到了被打女生瑤瑤(化名)。

她的耳朵被厚厚的紗布纏繞,經醫生處理後,右耳朵根部被縫了三針,在孩子的小臉龐上顯得很是刺眼。

醫院的醫務人員稱,孩子是受到外力撕扯導致被弄傷的。

據瑤瑤哭訴,那不堪回首的一幕發生在12月28日上午8點30分左右。當時因作業沒有完成,她被班主任張老師批評。張老師情緒越來越激動,用手擰她的耳朵,用腳踹她的腿,她用手護住腿部,左手被張老師用腳踢得紅腫。張老師40歲左右,是個女老師。

負責照料瑤瑤的奶奶介紹,瑤瑤今年7歲,在鶴壁市鶴山區雙語小學讀二年級,父母離異,孩子和她一起生活。早在一個星期前,她就發現放學回家的瑤瑤腦袋上起了個大包,經詢問得知是被班主任張老師打的,因當時沒有造成嚴重後果,考慮到也許是老師教育孩子心切,而且還要繼續讀書,所以就沒有過多去問責。誰知這次卻給孩子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一個細節:學校的午託班瑤瑤沒有參加

採訪中,瑤瑤和奶奶向記者反映了一個細節,前些日子學校辦了一個午託班,需要家長交一筆費用,而瑤瑤因爲家和學校的距離比較近,相隔只有百餘米,再加上家裏生活不寬綽,所以認爲沒有必要參加。大河報記者來到鶴壁市鶴山區雙語小學,在校門口幾個與瑤瑤同班的孩子稱,沒有參加午託班的人很少,瑤瑤是其中之一。

學校迴應:校長稱不瞭解情況,班主任未迴應

隨後記者來到瑤瑤所在的學校對此事進行求證。該校的崔校長透露,自己也是剛剛聽說這件事,正準備去醫院看望瑤瑤。張老師是學校的業務校長,也是瑤瑤的班主任,至於張老師打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太瞭解,待調查清楚後向記者反饋。

昨日採訪期間,有人給記者打電話說,約定當天上午和張老師一起前來介紹情況。記者等了一上午,對方以學校和上級會具體接洽爲由,沒有前來。

延伸閱讀:如何杜絕老師體罰學生

體罰和變相體罰是對學生身體和人格尊嚴的雙重傷害,這是從私塾時的“頭懸樑,錐刺股”的封建教育發展到今天的“以人爲本”的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家庭、社會和學校各方逐漸形成的共識。雖然我國法律和教育法規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但體罰現象卻屢見不鮮,作爲一種頑症,久治不愈。是什麼原因呢?是教師素質不高嗎?是恨鐵不成鋼嗎?是嚴師出高徒嗎?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嗎?是現行教育評價制度的弊端嗎?……這是大家正在深思的問題。如何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爲呢?

一、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基礎。

“親其師”才“信其道”,這是學生學習之道;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教師從教之道。而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基於其職業的特殊性,對學生的關愛、尊重和信任就成爲實現教育價值的核心理念,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用這樣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言行。遇事要自我剋制,要沉着,冷靜,不意氣用事。只有這一理念落到實處,才能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的發生,這也是杜絕此類現象的基礎。從實踐的層面要做到:

1、要關愛學生

教師要實現由“嚴師”到“慈師”的轉變,與學生的平等相待,關愛學生。學生在校,教師成爲學生的第二任家長,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倍加關心。發現困難多幫助,發現心理問題多輔導,讓他們在學校裏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溫暖,感受到師愛的可貴。從而安心學習,對學習充滿信心。讓學生與教師產生心靈上的愛的溝通。從而杜絕學生違紀、教師動怒,最終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發生。

因作業被撕裂耳根 如何杜絕老師體罰學生 第2張

2、要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的核心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包括對學生語言上的尊重和行爲上的尊重。語言上尊重學生要規範禮貌性、尊重性教育教學語言。如提問學生可:“請問×××同學……”或“×××同學,請問……”等等。批評學生可:“×××同學,你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同學。可這一次你卻……,但老師相信你……”等等。絕不能帶有挖苦、諷刺、打擊的意味,對於犯錯誤的學生要耐心的進行說理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基於尊重學生人格的前提下循循善誘就能事半功倍。

行爲上的尊重,簡言之就是教師別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對學生施以身體或心理的行爲而導致學生受到傷害。事後教師只能自食其果,而苦在心裏,從而產生心理方面的困惑,對學生管理無從下手,這不是長遠之計。如對這一症狀開一良方就是:“在尊重學生人格,關愛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前提下教育學生才能治標治本”。

二、提高教師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是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的保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必須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如果教師不能靈活巧妙地處理這些問題,就會造成僵局,傷害學生情感,有損教育威信,妨礙教育教學活動,甚至出現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爲。爲此:

1、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

現今的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教師必須以更高的素質來適應,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質。而教師的自我完善,與本身工作特點、成就動機、進修壓力等因素有關;有時客觀環境不能提供有利的條件,有些教師很難找出有價值的發展方向與有利資源。教師在教育觀念及相關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勢必影響到教育教學實踐,必然容易產生緊張和沮喪的情緒體驗,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加強學習,勢在必行。

2、提高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教育機智

教育機智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教師對學生各種表現,特別是對意外情況和偶發事件,能夠及時作出靈敏反應,並採取恰當措施以解決問題的特殊能力。是教育科學理論和教育實踐經驗熔鑄的合金。而良好的教育機智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與感悟,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對愛護、尊重學生和公正對待學生的態度、冷靜和沉着的性格。學校和上級單位還可組織專題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從而杜絕體罰與變相體罰的發生。

3、適時反思,獲得經驗

教師要通過對自己或身邊發生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的行爲進行反思,“回診”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積累經驗和磨礪自己。

三、對學生適當的懲罰是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的手段。

沒有法制的社會是不健全的社會,而沒有懲罰的教育則是不完整的教育。作爲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面對出錯的學生,我們堅持“教育爲主,懲罰爲輔”的原則,用真誠、善意的批評,用恰如其分的懲罰去教育孩子,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爲,根治他們心中的疤痕,使他們在慈母式的愛的力量和嚴父式的警告的力量的驅使下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積極的人生追求。而小學語文課本中《桃花心木》和《“糟糕透了”與“精彩極了”》兩篇課文如理解其內涵就是這一思想的最好例證。

1、要明確懲罰與體罰的區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懲罰而不是體罰

談到“體罰” 時,想法多多,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甚至累贅一生,導致出現教育的雷區,無法管也不敢管的管理真空。而現行的教師法、義務教育法也沒有把懲罰和體罰分開。制定相應的可操作性的懲罰細則,讓教師有理可依,有據可行,而不是在教育教學中處理學生問題時行走在懲罰與體罰的邊沿,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而探究其本質:體罰是用觸及身體皮肉等有損身體健康和侮辱人格尊嚴的方式來懲罰學生的方法,如罰站、罰跪、打手心、擰耳朵等等。這是延續了封建社會嚴厲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對學生身心的傷害。而懲罰是一種常規的教育手段,是對學生不良行爲習慣的一種強制性糾正行爲,是在學生身心完全能夠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對學生能夠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簡言之,罰是因爲愛,旨在治病救人,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我們的懲罰要立足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矯治學生的缺點與錯誤而不是打擊報復,它是無毒無害的成長催化劑。

2、對學生過錯的懲罰教育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學生不良行爲習慣的養成來源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對獨生子女的溺愛、社會不良現象的影響和學校教育的盲區等幾方面。對其不良行爲的糾正必須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懲罰教育的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也是培養合格的、健康的、可用的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措施。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