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世間印象 >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疾病分類

肝血管瘤

(1)海綿狀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窩狀、充滿血液、鏡檢顯示大小不等囊狀血竇、其內充滿紅細胞,時有血栓形成,血竇之間有纖維組織隔,纖維隔內見有小血管及小膽管,偶見被壓縮之肝細胞索。纖維隔及血竇內的血栓可見鈣化或靜脈石。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閉合,纖維間隔組織較多呈退行性改變。

(3)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活躍,易致惡性變。

(4)肝毛細血管瘤,血管腔窄,纖維間隔組織多。

早期症狀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在中年以後出現症狀,女性多於男性。此病的發生可能爲先天性,與內分泌有一定關係。肝血管瘤常位於肝右葉包膜下,多爲單發。一般直徑3-10釐米,個別可達36公斤,約10%爲多發。小血管瘤多無症狀信號,常在體格檢查中經超聲波偶然發現,大都出現的症狀信號是消化不良、暖氣、噁心、腹脹,或肝區脹痛不適等。血管瘤生長緩慢,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出現肝腫大,但肝功能正常,脾臟也不腫大。

根據較多病例的追蹤觀察,發現不少患者的肝血管瘤發展很慢,甚至隨訪多年也沒有明顯發展,且未發現有惡變者。因此,凡體積小的肝內血管瘤,可以在醫療監護下定期作B超檢查半年或1年)。如出現肝區腫痛、腹脹不適,納食不好等症狀可服中藥治療。系血管瘤進行性增大,纔可手術治療,以免因血管瘤破裂出血而發生危險。

臨牀表現

1.小血管瘤多無症狀,較大血管瘤可有肝區脹痛。

2.小血管瘤無體徵,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觸及包塊,肝大。

3.因腫瘤增大後而出現的肝大、包塊及壓迫症狀,早期多無症狀。診斷上主要根據B超、cT、核素掃描以及肝動脈造影檢查確診。較小的血管瘤且無症狀者不必治療,可動態觀察;,有壓迫症狀者可選擇肝部分切除術。血管瘤多爲單發,直徑多小於4釐米。肝血管瘤常在B超檢查時偶然發現,其大小和形狀及數量均不一定,往往屬先天性。如果靜止不發展,無任何自覺症狀,一般無生命危險。4釐米以上者約40%伴腹部不適,有肝腫大、食慾不娠、消化不良等症狀。肝血管瘤內可有纖維組織、機化血栓,可因反覆血栓形成造成腫瘤腫脹、引起肝包膜牽拉脹痛。

診斷依據

1.肝區脹痛,肝大或觸及包塊。

肝血管瘤

2.彩色B超示肝血管瘤樣改變。

檢查:肝內有密度均勻的低密度區,增強後腫瘤邊緣區可出現“C”形增強帶。

4.肝動脈造影:病變部位周邊出現“血管湖”影像,造影劑滯留時間較長。

5.腹腔鏡檢查:能觀察肝表面腫瘤顏色及形狀。

6.X線檢查:肝影大,膈肌升高,可發現鈣化影。

顯示肝血管瘤改變。

治療原則

1.腫瘤直徑<5cm者,不需手術治療,定期複查,隨診。

2.腫瘤直徑5-10cm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3.腫瘤直徑>10cm者一般行手術治療。

4.手術方法爲:(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葉切除術;(2)肝動脈結紮術;(3)術中冷凍治療。

5.非手術治療:(1)放射治療;(2)肝動脈造影及腫瘤動脈栓塞。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