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世間印象 > 中國心梗救治日|掌握這些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中國心梗救治日|掌握這些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血管疾病一直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心梗是其中最嚴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急性心梗病情發展十分迅速,隨時可能出現休克、急性心衰、惡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中國心梗救治日|掌握這些知識,關鍵時候能救命

爲提高公衆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規範化救治流程,我國於2014年將每年的11月20日確定爲“中國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兩個:一是急性心梗發生後要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二是發生急性心梗之後,黃金搶救時間是120分鐘。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是心梗前兆

胸痛,往往是心梗出現的症狀。心梗患者中胸痛的頻率更高、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往往超過半小時),且常發生於安靜或睡眠時,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無緩解。同時,疼痛發作時常伴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恐懼和瀕死感等症狀。

也有些潛伏的心梗患者可能並沒有出現胸痛的典型症狀,而是出現牙痛、胃痛、肩膀痛、關節痛等,並伴有全身不適,如大汗或虛脫感等,這些症狀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人在心梗發生之前無任何疼痛症狀,僅表現爲輕微的胸悶、噁心、嘔吐、頭暈、心慌、腹痛、低血壓狀態或者完全無症狀。這些症狀並不能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故常常發生就診不及時或臨牀醫生不重視等,極大地增加了住院週期及死亡率。

再灌注治療是急性心梗的首 選治療

心梗最重要的發病機制是冠狀動脈裏的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冠狀動脈血流,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且,急性心梗發病一般都很快、很突然。所以,一旦發生應該儘快把病人送到醫院進行及時的診治。

目前臨牀上對於急性心梗的治療是再灌注治療,包括冠狀動脈內溶栓治療、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及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等。這幾種治療方法的優點在於能夠儘快地開通堵塞的冠狀動脈,恢復血流,從而大限度地挽救心肌功能,減少梗死麪積,有助於改善患者症狀及臨牀預後。

開通堵塞冠脈後還是胸痛,可能是微血管出了問題

溶栓、支架和搭橋治療可以迅速開通堵塞的大血管。然而,臨牀上部分患者術後或溶栓後仍然有胸悶、胸痛的症狀。

實際上,在冠狀動脈的大血管和心肌細胞之間,還有非常大量、數不清、看不到的微血管。這些微血管是大血管和心肌細胞之間非常重要的橋樑,是將血液運送到心肌細胞的最後通道。

急性心梗發生以後,缺血、缺氧可能會損傷微血管,然而冠脈再通治療無法疏通微循環,血液不能運送到缺血的心肌組織,這也就導致患者治療後仍然有胸悶、胸痛的症狀,這種現象臨牀上叫做再灌注後心肌無複流。

近年來,通過全國胸痛中心的建設,我國在心梗救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急性心梗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療冠脈開通後,仍然有30%-37%的患者會發生心肌無複流。長期的無複流和慢血流造成心肌缺血損傷壞死,可導致心臟結構發生改變,即發生心室重構,繼發心功能下降。隨着病程延長,這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室壁瘤、心衰等併發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目前臨牀上證據比較充分的、能夠改善微循環的藥物,主要包括尼可地爾和通心絡膠囊。由北京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牽頭完成的“通心絡膠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療後心肌無複流的臨牀研究”顯示,在介入手術治療前和治療後,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通心絡膠囊可顯著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降低24小時心肌無複流發生率(34.26%vs. 54.05%,P《0.01)。180天時,與對照組相比,通心絡膠囊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縮小心肌梗死麪積、改善心功能。

“心三聯”方案有望預防心臟破裂

結合過往多項研究證據和臨牀經驗,楊躍進教授課題組提出聯合應用通心絡膠囊、負荷他汀和尼可地爾的“心三聯”治療方案。該方案可保護心肌微血管結構、功能完整性,防治急性心梗無複流及心肌出血,縮小心梗面積,改善患者預後,預防心臟破裂。

根據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心內科重症監護室(CCU)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959例,死亡17例。其中,心臟破裂8例,佔死亡患者比例的47%。在使用“心三聯”方案後,2016年CCU收治急性心梗患者1010例,死亡15例,其中心臟破裂3例,佔死亡患者比例20%,且均爲發病12小時內的患者,入院前就已發生心臟破裂。因此,通心絡膠囊除能夠減少心肌無流外,由其組成的“心三聯”方案,有望能夠預防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臟破裂。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責任人”,也是自己生命的“責任人”。今年的11月20日是第九個“中國心梗救治日”。專家提醒,希望大家牢記兩個“120”,出現心梗症狀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構築起固若金湯的心梗防治戰線。(文章來源:互聯網)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