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保健養生 > 溼疹防治有良方

溼疹防治有良方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溼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爲多形性皮疹,滲出傾向,對稱分佈,易於復發和慢性化,自覺劇烈瘙癢。

溼疹防治有良方

    其病因較複雜,目前多認爲系過敏性疾病,屬第Ⅳ型變態反應。過敏原可來自外界,亦可來自機體內部。外界過敏原如化學藥品、化妝品、染料、某些動物的毒素,蛋、魚、蝦、牛奶等異性蛋白以及某些花粉、塵埃等。內部過敏原如體內病竈,腸寄生蟲病,某些代謝、內分泌或消化道功能失調以及人體本身某些組織在某些因子的影響下,其成份發生改變而形成自身抗體等。小兒尤爲多見。

    溼疹患者多具有過敏性體質,有人發現過敏體質與遺傳性IgA缺乏有一定關係。此外,當機體處於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等情況下,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發生一系列的相應變化,通過神經反射或內分泌影響使皮膚對各種刺激因子的易感性增高,有助於溼疹的發生。

    溼疹可分急性、亞急性及慢性三種:

    急性溼疹

    皮損呈多形性,常循一定規序發生,開始爲瀰漫潮紅,以後發展爲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常數種皮損同時並存。病變常爲片狀或瀰漫性、無明顯境界。可發於身體各部,而以頭、面、四肢遠端、陰囊多見。常對稱發病,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經過急劇,炎症明顯,傾向溼潤糜爛,如不發展爲慢性,約2~3周可以痊癒,但常易反覆發作。自覺灼熱及劇烈瘙癢。

    亞急性溼疹

    爲介於急性與慢性溼疹間的階段,常由於急性溼疹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使病程遷延所致。皮損較急性溼疹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爲主,僅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

    慢性溼疹

    常由於急性和亞急性溼疹處理不當,長期不愈或反覆發作轉變而來。多侷限於某一部位,如手、小腿、肘窩、陰囊、女陰等處,境界明顯,炎症不著。

    患處皮膚肥厚粗糙,嵴溝明顯,呈苔蘚樣變。顏色爲褐紅或褐色,表面常附有糠皮狀鱗屑,伴有抓痕,結痂及色素沉着。部分皮損上似可出現新的丘疹或水皰,抓破後有少量漿液滲出。發生於手足及關節部位者,常呈破裂或疣狀,自覺疼痛影響活動。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常反覆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尤以精神緊張時爲甚。平時自覺症狀不著,每當就寢前或精神緊張時出現劇烈瘙癢。

    治療

    只有急性泛發性溼疹經多種治療療效不明顯時才考慮短期選用皮質激素內服。外用藥物主要爲對症處理,根據不同病期表現選用溶液、洗劑、霜脂、糊劑或軟膏等溼敷或外塗,常用的有硼酸、薄荷、樟腦、糠餾油、煤焦油、皮質激素等有收斂、止癢、消炎作用。除非有繼發性感染,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療。

    治療原則

    要使病人瞭解溼疹的發生原因,發展規律和防治方法,去除一切可疑的致病因素,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洗燙、用力搔抓、過多的使用肥皂、不適當的外用藥等。應避免過勞及精神緊張,避免辛、辣、腥、酸等食物。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繼發感染。對於慢性泛發溼疹患者,必要時清除病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