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

   負面情緒是人們因某種讓自己不滿意的生活事件發生之後所產生的不舒服感受;基本上是一種主觀的狀態,同時也會造成情緒水位。既然是主觀,就無所謂的對或錯可言,所以應該要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之。

   接納孩子的情緒就是無論孩子處在煩躁、絕望、委屈、生氣、孤獨---或是興奮、快樂激動---哪一種情緒中,家長都能夠對孩子的情緒給予關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對他的情緒。

   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等於認同、贊同、支持他的情緒,而只是希望你能關注到、意識到、覺察到對方的情緒,表明你已注意到、看到、感覺到、認識到並能理解孩子的情緒從而使自己有一個更寬的視角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避免主觀、偏見的產生。即使你認爲孩子的情緒不對勁兒,你也要先接納他的情緒,然後再想辦法改變他的不良情緒,或不正確的想法和行爲。假如問題不大,孩子的情緒得到接納以後,他自己就有能力解決問題了。

   你要想體會孩子的情緒,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能夠接納孩子的情緒,就需要能夠理解孩子的情緒。

   一個人越能夠理解別人,就越能夠尊重和接納別人。

   要想理解孩子的情緒,就要體會孩子的情緒。

   一個人越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就越能夠理解別人。#p#副標題#e#

引導孩持一種積極、樂觀的情緒

   1、情緒和學習密切相關,讓孩子經常處於“發啦”的狀態

   我們各位先想象一下,當一種植物,在接受陽光雨露,長勢生機勃勃,茁壯成長的時候,用我們的身體、手勢表現出來是什麼樣子?象徵着茂盛、蓬勃、繁榮。(發啦)

   我們再想象一下,當一種植物,枯萎凋零,象徵着衰弱、凋落。(趴啦)

   處在(趴啦)狀態中的孩子的主要表現是:憂愁、煩悶、自卑、目光無神、萎靡不振、消極、脆弱、怯懦、懶惰、自私、狹隘、悲觀厭世、潛能封閉、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

   處在(發啦)狀態中的孩子主要表現是:自信、勇敢、開朗、樂觀、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潛能容易開發和發揮、聰明、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好。

   一個內心和諧、快樂的孩子,他會處在(發啦)狀態中。當處在這種狀態的孩子,當他內在有一種快樂情緒產生,這時大腦就會源源不斷地分泌β-內啡肽。當你進入一個β-內啡肽的世界你的大腦就充滿活力、思維活躍,從而會形成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其實賞識教育就是這樣一個原理,始終讓孩子處於“發啦”的狀態。

   2、不要給孩子貼負面的小標籤

   當快樂情緒產生時,孩子的大腦會進入一種“我無所不能”的境界,這時候孩子學習任何科目都會即興奮又迅速。所以,要要經常引導自已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一種積極的情緒,把“我真幸福”、“我真高興”、“我一定能做更好”、“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找到成功學習的正確方法”,等等語言變成一種心理暗示。積極的心理暗示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消極的心理暗示起到消極的作用。

   當孩子處於(趴啦)狀態時,他會產生一種消極情緒,消極情緒產生時,大腦會分泌一種比毒蛇還毒的物質:去甲腎上腺素。他會生活在緊張,焦慮,煩惱當中,如果他被這種情緒主宰,那他就沒有辦法去學習。一個心境煩悶、情緒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興致及充沛的精力去從事複雜、細緻的腦力勞動,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困難及思考力遲緩是十分自然的現象。這些消極的情緒如不及時梳理,得不到及時排遣時,便雜草叢生,心理問題也會隨之出現,並失去了快樂起來的能力。

   對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家長不能總是強化,否則,孩子就會向着家長所不願看到的方向“努力”。如你真笨。你真粗心。你真沒出息等。

   孩子學習固然有各種外在的目的和長遠目標,但是對孩子來說,學習的樂趣在於學習活動本身。如果孩子的興趣是由學習活動本身引起的,他就會持之以恆。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實際上道出了學習的三種境界。追求學習的外在目的,很可能將學習的境界限在“知之”這一層次,孩子只是處於被動的、簡單的應答階段,豪無創造可言,學習的快樂更是無從談起!孩子的情緒會進入一種惡性循環。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

   當孩子受到這種情緒控制的時候,這就相當於他發燒一樣,需要我們大人給予他一些幫助,鼓勵他。把他拉出這種狀態。不以功利的“長遠”目標來激勵孩子學習。而關注孩子自身的每一點進步,全面發展以及孩子發展的縱向比較。讓孩子和自已競爭,而是不盲目的的攀比。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