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栗子

栗子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栗子

別名:板栗(《唐本草》),慄果(《滇南本草》),大慄(《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栗子

性味:甘,溫。

歸經:入脾、胃、腎經。

入藥部位:爲殼鬥科植物慄的種仁。

形態特徵:種仁呈半球形或扁圓形,先端短尖,直徑2-3cm。外表面黃白色,光滑,有時具淺縱溝紋。質實稍重,碎斷後內部富粉質。氣微,味微甜。

栗子的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

外用:搗敷。

栗子的功效作用

功效: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主治:治反胃,泄瀉,腰腳軟弱,吐、衄、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癧。

栗子的禁忌

①孟詵:“栗子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

②《本草衍義》:“小兒不可多食,生者難化,熟即滯氣隔食,往往致小兒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滯脾戀膈,風溼病者禁用。”

④《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來去,痞滿,疳積,瘧痢,產後,小兒,病人不飢、便祕者並忌之。”

栗子的附方

①治腎虛腰膝無力:慄楔風乾,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豬腎粥。(《經驗方》)

②治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慄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氣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筋骨腫痛:板栗果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⑤治小兒疳瘡:搗栗子塗之。(《備急方》)

⑥治金刃斧傷:獨殼大慄研敷,或倉卒搗敷亦可。(《瀕湖集簡方》)

栗子的相關論述

①《本草圖經》:“慄房當心一子謂之慄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慄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仍略暴幹,去其水氣,惟患風水氣不宜食,以其味鹹故也。”

②《綱目》:“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慄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慄能通腎,於此可驗。《經驗方》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慄懸幹,每旦吃十餘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蓋風乾之慄,勝於日曝,而火煨油炒,勝於煮蒸,仍須細嚼,連液吞嚥,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

③《玉楸藥解》:“栗子,補中助氣,充虛益餒,培土實脾,諸物莫逮。但多食則氣滯難消,少啖則氣達易克耳。”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