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小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小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生草藥性備藥》

【拼音名】Xiǎo Fēi Yánɡ Cǎo

【別名】飛揚草(《嶺南採藥錄》),痢子草、乳汁草(《嶺南草藥志》),痢疾草(《廣東中藥》),細葉飛揚草、小乳汁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爲大戟科植物千根草的全草。夏、秋間採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莖匍匐,多分枝,稍被毛,高不及15釐米,通常紅色。葉對生,橢圓形至矩圓形,長4~6毫米,很少達8毫米,寬2~4毫米,先端鈍,基部偏斜而截頭狀,邊緣有極小的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帶灰白色;葉柄甚短;托葉細小,生於葉柄基側。杯狀花序單生或少數聚傘狀排列於葉腋;幾無柄;總苞陀螺狀,淡紫色,長約1毫米;腺體4,漏斗狀;花單性,無花被;雌雄花同生於總苞內;雄花多數,只具雄蕊1;雌花1,生於花序中央,子房3室,花柱2,離生且頂端2裂。蒴果有毛,卵狀三棱形,長1.5毫米許。種子有縱溝紋5~6條。花期夏季。

【生境分佈】野生於草地。分佈廣東、福建、雲南、貴州、臺灣等地。主產廣東。

【性狀】乾燥全草長約13釐米左右,根小。莖細長,粗約1毫米,紅棕色,稍被毛,質稍韌,中空。葉對生,多皺縮,灰綠色或稍帶紫色,花序生於葉腋,花小,幹縮。有的帶有三角形的蒴果。

【性味】

酸澀,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酸。

②《嶺南採藥錄》:酸苦,寒。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微酸,涼。

④《文山中草藥》:味澀,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消腫,解毒。治瘧疾,痢疾,泄瀉,溼疹,乳癰,痔瘡。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飛癢瘡滿面頭耳,濃水淋漓,敷洗消腫毒。

②《嶺南採藥錄》:解胡滿藤毒。

③《嶺南草藥志》:內清溼熱,外解溼毒。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溼,收斂止癢。治急性菌痢,腸炎,腹瀉,過敏性皮炎,溼疹,皮膚瘙庠。

⑤《文山中草藥》:收斂,止血,止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錢~1兩(鮮者1~2兩);或搗汁煎。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瘧疾:生乳汁草四兩,水煎,衝紅砂糖適量,在發作前二小時服。(《嶺南草藥志》)

②治痢疾:乳汁草一兩,老茶葉五錢。煎水,衝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③治菌痢、腸炎:小飛揚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文山中草藥》)

④治小兒急驚:乳汁草二兩,洗淨搗爛,合米泔水攪勻,去渣煎沸,衝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⑤治皮膚瘙癢,皮炎,溼疹,痔瘡出血:小飛揚鮮品適量煎水洗患處。(《文山中草藥》)

⑥治乳癰:乳汁草和片糖搗爛敷患處,有消炎退腫之效。(《嶺南草藥志》)

⑦治纏腰蛇:乳汁草一撮,蒜草一隻。搗爛,調冷開水塗患處。(《嶺南草藥志》)

【摘錄】《*辭典》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