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名人 >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每說起詩人顧城,總是會想到他的那首詩,名字叫做《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而在顧城短暫的一生中,也確實讓人看到了他的孩子氣和與衆不同。也許詩人都會有比較怪異的一面吧,即便很多人不懂顧城,但是依然能夠從他的詩歌中尋找到共鳴。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與妻子謝燁不死不休的感情依然成爲很多人想要深究的故事,激流島的短暫歲月,在他們的人生中定格成了永恆。那麼顧城到底是愛英兒還是謝燁呢?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顧城和謝燁

流亡

“那麼多燈火搖搖/雷米/真想和你去走風暴中安靜的雪地”。這是顧城第一次出國期間寫的短詩《境外》,從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想要遠離都市的熱鬧的心境。

1987年,顧城帶着謝燁在瑞、法、英、奧等國演講,1988年初移居新西蘭,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詩人任教於奧克蘭大學亞語系,兩年後辭職,並在該年6月獲得永居資格。

終於在7月的時候,顧城夫婦最終選擇在激流島安靜地住了下來,買了一棟又大又破的木屋,顧城以當過木匠的手藝親自打造了家園。他不喜歡城市喧囂浮躁,“我相信在我的詩中,城市將消失,最後出現的是一片牧場”。終於,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楊煉說,顧城是他們當中移居海外的第一個“地主”。果園,樹林,沙灘,一眼能望見的海,這是詩人最適合的工作場所,紀錄片《流亡的故城》拍攝了顧城當年的居所和當地的風土人情。

文昕回憶,謝燁的英語很好,出國前進修過。而顧城認爲,兩個人沒必要都學外語,生活上他可以靠謝燁,並一向如此。那段生活被之前的一部關於顧城的香港電影反映過。“請問顧城先生,爲什麼來了兩年還不去大學教書,待在林子裏養雞呢?”電影《顧城別戀》中的謝燁問道。“大學在市區,太遠太吵了,我要留在這裏寫我天國的詩。”片中的顧城回答。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2張

  顧城

顧城不喜歡去講課,他更願意和謝燁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養了幾百只雞。他偶爾拿起畫筆和畫板給街上的人畫肖像。

會英語的謝燁時常還會與周圍的人交往,但是顧城不需要。謝燁還學會了開車,而顧城不學。

謝燁的確做了很多事,早在國內時顧城就以畫券的形式名之“顧城金銀券”獎勵給妻子。“謝燁弄出一沓券說,你看他欠我多少錢。”顧城與謝燁的生前好友文昕回憶說,“他生活就是在一個遊戲的狀態。”而在激流島的“遊戲生活”中,還將加入另外一個女人。

後來詩人的兒子小木耳降生。“你悲傷而快樂的日子,剛剛開始。”謝燁在後來的《你叫小木耳》的結尾寫道。其實謝燁也是滿腹的才華,只是一直被丈夫的光環所掩蓋,這位同樣是詩人的女人曾這樣寫道,“我想死一回/想在生命的邊緣行走/去看看那邊海岸的風景”。這首《要求》,最終成讖。而那島上的幾百只雞在不久之後的慘劇中更營造出了一個日後被廣爲傳播的恐怖景象。

每每說起詩人顧城,總是會想到他的那首詩,名字叫做《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而在顧城短暫的一生中,也確實讓人看到了他的孩子氣和與衆不同。也許詩人都會有比較怪異的一面吧,即便很多人不懂顧城,但是依然能夠從他的詩歌中尋找到共鳴。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與妻子謝燁不死不休的感情依然成爲很多人想要深究的故事,激流島的短暫歲月,在他們的人生中定格成了永恆。那麼顧城到底是愛英兒還是謝燁呢?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3張

  顧城和謝燁

流亡

“那麼多燈火搖搖/雷米/真想和你去走風暴中安靜的雪地”。這是顧城第一次出國期間寫的短詩《境外》,從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想要遠離都市的熱鬧的心境。

1987年,顧城帶着謝燁在瑞、法、英、奧等國演講,1988年初移居新西蘭,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詩人任教於奧克蘭大學亞語系,兩年後辭職,並在該年6月獲得永居資格。

終於在7月的時候,顧城夫婦最終選擇在激流島安靜地住了下來,買了一棟又大又破的木屋,顧城以當過木匠的手藝親自打造了家園。他不喜歡城市喧囂浮躁,“我相信在我的詩中,城市將消失,最後出現的是一片牧場”。終於,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楊煉說,顧城是他們當中移居海外的第一個“地主”。果園,樹林,沙灘,一眼能望見的海,這是詩人最適合的工作場所,紀錄片《流亡的故城》拍攝了顧城當年的居所和當地的風土人情。

文昕回憶,謝燁的英語很好,出國前進修過。而顧城認爲,兩個人沒必要都學外語,生活上他可以靠謝燁,並一向如此。那段生活被之前的一部關於顧城的香港電影反映過。“請問顧城先生,爲什麼來了兩年還不去大學教書,待在林子裏養雞呢?”電影《顧城別戀》中的謝燁問道。“大學在市區,太遠太吵了,我要留在這裏寫我天國的詩。”片中的顧城回答。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4張

  顧城

顧城不喜歡去講課,他更願意和謝燁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養了幾百只雞。他偶爾拿起畫筆和畫板給街上的人畫肖像。

會英語的謝燁時常還會與周圍的人交往,但是顧城不需要。謝燁還學會了開車,而顧城不學。

謝燁的確做了很多事,早在國內時顧城就以畫券的形式名之“顧城金銀券”獎勵給妻子。“謝燁弄出一沓券說,你看他欠我多少錢。”顧城與謝燁的生前好友文昕回憶說,“他生活就是在一個遊戲的狀態。”而在激流島的“遊戲生活”中,還將加入另外一個女人。

後來詩人的兒子小木耳降生。“你悲傷而快樂的日子,剛剛開始。”謝燁在後來的《你叫小木耳》的結尾寫道。其實謝燁也是滿腹的才華,只是一直被丈夫的光環所掩蓋,這位同樣是詩人的女人曾這樣寫道,“我想死一回/想在生命的邊緣行走/去看看那邊海岸的風景”。這首《要求》,最終成讖。而那島上的幾百只雞在不久之後的慘劇中更營造出了一個日後被廣爲傳播的恐怖景象。

愛情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1979年4月的一個深夜,顧城寫下了《一代人》,在《星星詩刊》上發表,憑這兩句詩,讓他在文壇聲名鵲起。事實上,顧城詩歌創作最多的一年是在1980年,計417首,包括流傳最廣的《遠與近》《感覺》等。此時,顧城和謝燁已開始了北京與上海的異地戀。

1979年7月,他們在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上相識。“我們知道這是開始而不是告別”,謝燁後來這樣描述他們的暫別。當時,顧城寫下了自己北京的住址。謝燁說,“你會給我寫信麼?”顧城說,“會的”,並用手比劃,“厚度至少等於兩部長篇小說。”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5張

  顧城和謝燁

頻繁的書信來往後,謝燁真找到了詩人的家。直到1983年8月,謝燁辭掉了無線電廠統計員的工作,到北京與顧城結婚。即使相遇之初,謝燁曾說,“你是怪人,照我爸爸的說法也許是個騙子。”

顧城參加各種會議都會帶上謝燁,形影不離,謝燁也有了筆名“雷米”。而另一個人的命運軌跡開始入侵他們的愛情城堡。據顧城的好友文昕對《中國新聞週刊》回憶,李英與顧城相遇於1986年夏天在昌平舉辦的“新詩潮詩會”上,“當時老派詩人還對顧城等人進行抨擊”,一個女大學生站了出來力挺顧城。她就是李英。

“她看顧城的眼神是裝不出來的。”當年還是作家的文昕見證了顧、謝、李三人之間的關係。詩會分房間,她和謝燁、李英住同一個房間。謝燁整晚都沉浸在講述自己和顧城的美好愛情中。李英捂在被窩裏大哭。

文昕的回憶與她後來出版的《顧城絕命之謎》都提到李英的說法,“我其實第一眼看見顧城,就知道這是我的命,我躲不開的”。李英在顧、謝1987年出國前夕的一個傍晚,去了顧城的家,兩人當場表白,旁若無人,謝燁就在旁邊翻看一本雜誌。1990年7月,李英到了新西蘭激流島,手續和機票由謝燁辦理。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6張

  顧城

無論是紀錄片《流亡的故城》還是電影《顧城別戀》都採取了藝術化和暗示的方式講述了顧城與李英在激流島的關係。在顧城、謝燁合著的《英兒》裏,城和英兒的性 愛卻被具體而美好地刻畫。而在另一方的描述中,這一切卻是另外的樣子。李英後來出版的《魂斷激流島》和訪談中,激流島被描述成一段艱苦的日子,而最初顧城甚至強暴了她。在好友文昕看來,《英兒》的真實性極高,除了虛擬顧城死後的情況,其他均爲紀實,引用的信件也都是原話。顧、謝出國後有過一次回京,顧城跟文昕說過,“你知道李英在島上,謝燁對她有多好嗎,就是她來月事,內衣謝燁都用手去給她洗。”

斧頭

1992年初,顧城應邀到柏林交流,帶着謝燁離開了激流島。如《英兒》裏寫到的三人生活結束了。而當年年底,李英也離開了激流島,與一個開辦氣功學校的老頭結婚,最終又一次離開。當顧城打電話回新西蘭時,已經找不到李英,而謝燁也和一個叫陳大魚的華人男性交往。顧城再次回到激流島,他和妻子謝燁的關係變得緊張,並決定離婚,最終在爭執中動手。

顧鄉的《我面對的顧城最後十四天》中記錄到,10月8日早上,顧城還在問房子是賣還是分配的問題。當時顧城也在學車考駕照,也問謝燁要車鑰匙去練車。

當天中午過後,“紫紅的毛衣,雪白的翻領,烏黑的盤發”的謝燁,從窗戶前晃過,顧鄉以爲她和顧城去木屋裏搬東西然後去看孩子木耳。顧鄉沒注意到顧城是什麼時候出去的,更沒注意到屋外的爭執。直到後來從警方那裏得知,顧城的遺書是謝燁開車去找陳大魚看要租的房子後寫的。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7張

  顧城謝燁和英兒

當顧城“臉色一片死灰,眼光也散了”地走進屋裏,對顧鄉說,“我把謝燁給打了”。而此前在姐姐顧鄉的印象中,顧城從來沒有對謝燁動過手,甚至後者切菜他都會覺得危險。

顧城帶顧鄉出屋,說謝燁在“那邊草地上”。當顧鄉去草地看到正在喘息的謝燁時,背後的屋裏“轟隆”一聲,顧城已經自縊。報警後,謝燁也沒能挽回生命,死於“右額角唯一一個傷口”。

顧鄉在草地旁看到一把斧子,但“我定睛看,斧子竟是乾乾淨淨,再看,的確乾乾淨淨。”警察也排除了斧子同死亡事件的聯繫。這一次拍紀錄片《流亡的故城》時,劇組在奧克蘭檔案局看到的顧、謝死亡證明上,並沒有任何地方提到關於斧頭的事。

然而,20週年過去,至今仍有媒體寫到謝燁是死於顧城的斧頭之下,更多的人早已將那把斧頭認爲是兇器。說出斧頭是離現場最近的顧鄉,但在“顧城事件”後的訪談以及警察做筆錄時,她只提過斧頭,並沒有說過以斧傷人。

“當時覺得那個事情是不了了之。但沒想到滿世界變得那麼厲害,然後電話打給我。等到我回北京一看,就更不得了。”顧鄉回憶說。而法庭最後的結論是,“因家庭內部的糾紛,一個人讓謝燁頭部受傷”,由最初的“其丈夫讓謝燁的頭部受傷”謹慎地修改而來。

而通常,顧城在島上殺雞的舉動,也被外界認爲是暴力傾向的預兆。其實,奧克蘭當地規定,普通家庭養雞不能養超過10只,所以才被迫要把雞殺掉。詩人楊煉的回憶中,是顧城說自己殺的雞。但在文昕和顧鄉那裏,雞是謝燁所殺。無論怎樣這都無法與暴力傾向直接關聯。畢竟在顧城多個好友的敘述中,他極度厭惡暴力。

顧城是愛英兒還是謝燁 他用極端的佔有宣示他的愛情 第8張

  顧城

“我知道了謝燁一定要顧城死,李英也一定要顧城死,兩個女人都要贏顧城的死。”文昕對《中國新聞週刊》說。當時顧城在信件中寄了幾張照片給文昕,並說請珍貴地保存,在北京的後者知道了激流島上的緊張氣氛。

事件過後,《英兒》出版。“李英開頭也很陶醉於這本書,她並不是一開始就痛恨。”文昕回憶說,“她當着面跟顧鄉說了,給我的通信也說過,她說,‘命裏我們是一對,生死在一起,很快我就會爲他去死’。”但是次年,李英以筆名麥琪發表《魂斷激流島》時,所述已經變了樣。

在紀錄片的最後,導演呂美靜用了一組變形的鏡頭描述北京,並且結合了顧城的組詩《城》,她想表達出顧城又回到北京的意味,而片子開頭則選了顧城本人朗誦詩歌《鬼進城》的錄音,兩詩互文,一則以鬼看人,一則以人看鬼。

“他們都在解釋顧城,也加了很多自己的東西在解釋自己。”呂美靜說起自己採訪過的朦朧詩人。而顧城始終是一座“城”。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