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90後“恐剩” 家長催促趁早戀愛

90後“恐剩” 家長催促趁早戀愛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0後“恐剩” 家長催促趁早戀愛

欲求戀愛補習班防“剩”

“要是學校開一個戀愛補習班就好了。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系大三學生小周最近正爲情所困,想鼓起勇氣來個“倒追”,卻不知該如何下手。

和女朋友吵架該怎麼處理?交往的開銷要如何分擔?怎麼拒絕男朋友提出的性要求?……不少大學生自嘲戀愛的疑難雜症越積越多,卻無神醫對症下藥,只能自己摸着石頭顫顫巍巍過河。

“不會戀愛,只能做剩女了。”小周告訴記者,雖然自己之前談過一次戀愛,但交往時遇到很多問題都無法很好地處理,向閨中密友討教,她們也很難給出專業建議。“我身邊很多同學都希望開設一個戀愛補習社,請一些專家來指導,或者教一些化妝技巧和交往技巧,對我們以後‘經營’感情會很有幫助。 ”#p#副標題#e#

“剩鬥士”姐姐是前車之鑑

“過年聚會的時候,家裏人都勸我快點找一個男友先‘練’起來。”交大英語系的丁嬌嬌告訴記者,兩三年前,家裏的親戚都極力反對大學生談戀愛,沒想到今年居然有了180度的大轉變。“估計是因爲我那兩個剩女姐姐的關係,她們讀大學時都沒有談過戀愛,沒想到現在都快奔三了,還是沒找到‘家屬’。 ”

同濟大學交運學院的大一學生小孫說,今年拜年時也收到了親戚們的“忠言”。 “我好歹還只是個90後,對戀愛心態很平和,但家裏的親戚言之鑿鑿。經他們這麼一‘洗腦’,我也有點擔心了,一向保守的爸媽居然也一本正經地讓我爭取在新學期找個男朋友談一談。 ”

記者發現,不少父母因爲家有“剩男剩女”,因此都慫恿家裏的小輩趁早談一場戀愛,以免錯過絕佳時機,走上漫漫“剩”路。

部分家長坦言擇偶重於就業

記者昨天在家長中做了一項隨機調查,在如今就業困難、好工作難找的大環境下,一些家長竟然對孩子未來工作覺得無所謂,反而擔心孩子在畢業後還沒有合適的對象。在這項調查中,最擔心孩子“擇偶”的家長中,女生的家長佔絕大部分。

家長劉女士的女兒纔剛剛大一,她已經爲孩子的戀愛問題操起心來,“其他倒不擔心,現在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婚姻問題,現在找不到朋友的大齡女性很多,所以讓她抓緊點! ”

在日本即將讀完本科的顧嘉軒告訴記者,目前經濟不景氣,國外找工作很難,決定先回國。而她回國先不忙着找工作,而是抓緊去相親。 “我媽已幫我物色了一個,回去之後先見個面。 ”小顧說,自己在國外的交友圈很小,如果不靠相親,很有可能成爲一名剩女。#p#副標題#e#

專家觀點》》

大學生恐剩症是社會現象的折射

“現在學校裏不找,畢業之後更難找!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認爲,大學時代是談戀愛的最佳時期,“學生想戀愛的需求不僅存在着,而且是美麗的。”顧教授還指出,大學生患上“恐剩症”也是大齡青年增多這一社會現象的折射,一些男女比例失衡的高校,很容易製造出剩男剩女,因此除了依靠自己找對象,也需要父母等其他力量齊心協力來解決。

對於準畢業生們想要去相親,復旦大學社會系教授於海也表示,多一種交友渠道未嘗不可。不過,“90後”步入相親一族還爲時尚早,“還是建議先自己去尋找,即使受挫也是一種成長。 ”

名詞解釋》》

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齊天大剩...... 他們不是食物名、也不是卡通角色,而是指大批大齡未婚人士組成的“剩客”演繹的另類“剩”文化。

“剩客”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可分成不同段位:

25-27歲:初級“剩客”—— 剩鬥士

這些人過了普遍認爲的最佳尋偶年齡,雖“被剩下”,但還是有勇氣繼續爲尋找伴侶而奮鬥,故稱“剩鬥士”。

28-31歲:中級“剩客”—— 必剩客

屬於他們的機會已經逐漸減少,而他們自身又因爲事業忙碌無暇覓偶,別稱“必剩客”。

32-36歲:高級“剩客”—— 鬥戰剩佛

身經百戰,在殘酷的職場及風花雪月的情場中摸爬滾打存活至今,但是依舊單身,尊爲“鬥戰剩佛”。

36歲以上:特級“剩客”—— 齊天大剩

沒啥說的,啥原因都有,反正“齊天大剩”了。

“剩客”羣體以28歲爲明顯的分界線,25-27的女“剩鬥士”比例明顯要高於男“剩鬥士”。28歲以上,“剩男”多於“剩女”。由此可見,女性單身更偏於年輕化,這與男女理想的結婚年齡有關。相對而言,年齡增大對男性婚姻優勢影響較小,加上經濟方面的壓力,導致男性脫離“剩客”隊伍的年齡偏晚。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