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知名歷史學家張鳴 應該讓文革史進入教科書

知名歷史學家張鳴 應該讓文革史進入教科書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應該讓“文革”史進入教科書)

近日,網上有文章稱新版歷史教科書刪去“文化大革命”一課。人民教育出版社10日晚間迴應稱,統編初中歷史教材八年級下冊專題講述了“文化大革命”,將在2018年3月春季學期投入使用。

不可否認,在衆多年輕人心目中,“文革”已經成爲一個被全然忘卻的歷史符號——能記住這個符號,就已經不錯了,很多人連這個符號都忘掉了。在2012年中國青年報就曾提到應該讓這段歷史進入教科書。因爲這是中國青年應該銘記的歷史,是我們這個民族最該吸取教訓的歷史。

徹底否定“文革”,是寫入中央決議的。但是,“文革”的幽靈,卻一直在中國徘徊。近些年來,這幽靈似乎變成了陰影,時不時地就出現在人們的上空。一些學者公然爲“文革”張目,這樣的翻案文字,公然出版。至於網上的翻案呼聲,更是此起彼伏。在一些人眼裏,“文革”就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是民主的歲月,是貪官污吏的地獄。當然,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這股明裏暗裏爲“文革”張目的思潮,竟然得到了某種公開的支持。跟“文革”有關的歌曲和樣板戲,被視爲紅色經典;紅衛兵的形象,也在很多場合,比如某些主題餐廳、婚慶場合,公開露面,招搖過市。

不可否認,在衆多年輕人心目中,“文革”已經成爲一個被全然忘卻的歷史符號——能記住這個符號,就已經不錯了,很多人連這個符號都忘掉了。最令人震驚的是,“文革”竟然以一種全然正面的形象,進入年輕人的視線,尤其是一些對現實不滿的年輕人的視線。在他們的印象裏,“文革”就是一場人民羣衆痛打當權派的運動,以致一些人因爲對時下貪腐現象的不滿,錯誤地呼喚“文革”的復歸。

以史爲鑑,是要吸取歷史教訓。像“文革”這樣的歷史,是我們這個民族最該吸取教訓的歷史。應該承認,自打有關“文革”的歷史決議出臺之後,就體制而言,的確已對“文革”有深刻的認知,也沒有什麼人希望“文革”重演。但是,有關“文革”的歷史,卻變得諱莫如深。不僅研究“文革”成爲禁區,連涉及“文革”的有關文藝作品,也成了禁區。很長一段時間裏,不管是電影電視還是小說戲劇、詩歌散文,都在迴避“文革”。學校的教科書裏,“文革”也只是語焉不詳的幾句話。大學和研究機構中,個別不識相非要研究“文革”歷史的人,也成了另類。

知名歷史學家張鳴 應該讓文革史進入教科書

圖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

刻意迴避的結果,是很多年輕人對那段慘痛的歷史全然不知,甚至對其有莫名其妙的景仰與緬懷。“文革”復歸的危險,實在值得警惕。一方面,有意識的羣體失語,讓慘痛的歷史被淡忘,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其一無所知;另一方面,一些別有用心者,將其打扮成了天使,讓“文革”復歸再次成爲籠罩於人們心頭的夢魘。

事實告訴我們,即使在21世紀,中國產生“文革”的土壤仍然還在。如果沒有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清理,“文革”是不會真的退出歷史舞臺的。事實也告訴我們,“文革”不僅僅是一些人的懷舊情緒,還是某些野心家可以利用的資源。真要是找對了火候,煽動起類似“文革”的情緒,的確可以造成某種民粹式的聲勢。西方二戰大屠殺的歷史,過去的時間比“文革”還要長得多,但是,不僅各種紀念館年年對遊人開放,各種紀念文字,電影、電視作品,年復一年地在反思,各種層次的歷史教科書,也從來沒有放過這段慘史。可是,“文革”不僅在各種出版物上不見蹤影,連一個紀念碑都沒有——巴金先生生前多年呼籲建立“文革”博物館,卻始終沒有影子。從中學到大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文革”僅僅是一段很暫短的抽象表述。

執政黨已經清醒地意識到這段歷史意味着什麼,對於這個民族,對於每個老百姓,特別是對於執政黨而言,是何等的災難。嚴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絕不可能通過封存一段歷史,就可以忘卻掉這段歷史,然後還可以讓這段歷史不再重演。要吸取歷史的教訓,必須反覆告訴我們的後代,曾經發生過什麼。它們不應該是教科書上輕描淡寫的段落,而應該是整個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對歷史知之不多的年輕人,必須瞭解、反思和直面的過去。

當然,真正吸取“文革”的教訓,還有待於深入細緻的研究。這樣的研究,在中國,因爲人爲的中斷,已經相當荒蕪了。當務之急,是馬上動手充實我們的教科書,把現有研究已經證實了的“文革”的災難,原原本本告訴後代,不要只是抽象的幾句話,而是有血有肉的歷史描繪,有具體數據的歷史事實。同時,重啓“文革”的研究,開放“文革”的文化討論和藝術再現,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再誤以爲“文革”是一種美好的經歷;讓很多對“文革”懷有理想化情結的人們,逐步認清“文革”的真面目。

歷史的真實,是人類重建未來的基石,“文革”歷史的真實,則是中國告別“文革”的起點。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