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冬季宜多喝湯 4個飲食原則對抗寒冬

冬季宜多喝湯 4個飲食原則對抗寒冬

來源:歐巴風    閱讀: 8.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營養學認爲,機體在寒冷的環境中代謝率明顯增加,對能量的需要比其它季節高;因此,需要吃足夠的食物,來保證能量的充足供給,以維持正常體溫,抵禦嚴寒。在寒冷的冬季,機體對一些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增加。因此,我們冬季的飲食基本原則應是:食多樣、吃足量、適量補、多粥湯。

冬季宜多喝湯 4個飲食原則對抗寒冬

1、食物補充要多樣、足量,能量補充應充足、平衡

冬季,天寒地凍。生活在北方的居民,有供暖設施,雖然在室外活動倍感寒冷,但室內溫暖如春。但在南方,室內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室內室外溫度一個樣,甚至室內還比室外冷,人體對能量的需求增加,必須注意能量的充足供應。爲保證足夠量的主食,建議每天吃半斤至八兩的穀類食物,除了饅頭、米飯、窩頭等,可以“軟硬兼施”,經常喝粥。

動物性食物不僅所含蛋白質豐富,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因此,每天應有3兩至半斤的動物性食物,可包括瘦肉、蛋、禽、魚或奶等,要經常變換種類

2、少食生冷,多喝粥湯

冬季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瀉等。因此,適宜的烹調方式很重要。建議在加工冬季食物時,儘量多采用燉、煮、蒸、燴等烹調方式,這樣更易保存食物營養,有利健康。東北的亂燉、白菜燉豆腐、什錦火鍋等,吃起來熱乎乎、暖融融的,還實現了食物多樣性。

3、頓頓蔬菜,天天水果

冬季乾燥,特別是北方地區,由於吃肉較多,容易出現大便乾燥,蔬菜水果中富含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祕,因此,蔬菜水果的補充應該注意。我們可選擇胡蘿蔔、白蘿蔔、大白菜、土豆、山藥、蓮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筍、娃娃菜等蔬菜,水果可選擇蘋果、梨、獼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4、維生素補充要適量,點到即止

冬季寒冷,日照時間縮短,人們的戶外活動減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注意經常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奶類、豆製品、海產品、動物肝臟等。冬季可供選擇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如夏秋季節豐富,容易出現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不足。可以適當選擇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來補充膳食中的不足,如維生素C、維生素D等。但不應作爲營養素的主要來源,要適量、不過量!

冬季宜多喝湯 4個飲食原則對抗寒冬 第2張

冬季進補要點

少吃鹹,多吃苦,平平安安來進補!

從立冬開始,寒冷的天氣正式登上季節的舞臺。中醫認爲此時可以進補,不過飲食應“少鹹、多苦”。

河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王雪梅解釋,這是因爲按照中醫理論,冬季爲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

從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冬季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就應該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了。“事實上,現在大家都很注意飲食上的‘少鹹’,過鹹無益,不過,在這個季節吃點苦味的食物倒也不錯。”王雪梅推薦苦瓜、芹菜、萵筍、生菜等蔬菜,除了按照中醫的理論,可以養心外,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說起“養心”,除了飲食上多吃苦,王雪梅建議大家從情志養生上來調節養心,因爲養心貴在養性。

中醫常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可是我們如何才能做到神補呢?王雪梅提到,雖說我們現在不能像古人那樣“早睡晚起”,不過也可以在這個季節裏藉助讀書來養性,或者練練瑜伽、太極、站樁這類東方式的靜功。

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立冬進“補”,也要因人而異。王雪梅提及,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也就是說,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而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現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比如立冬時節,氣溫變化大,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應注意保暖,規律用藥,減少出汗等體力活動;頸患有椎病、腰椎病的患者,應注意局部的保暖,多做一些柔和的鍛鍊,如練太極拳、八段錦等養生操,這些都體現了“老年重保”的理念。王雪梅進一步介紹,進補還要找中醫師進行辨證,不能清補、溫補、大補、小補,不分輕重緩急一起上,那樣不但達不到進補的目的,甚至還會因小失大,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事實上,在臨牀上,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些人以清爲補、有些人以通爲補、有些人以化痰除溼爲補等,不是隻有補氣養血、滋陰溫陽纔算是補,還是要根據具體年齡來看。

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

進補還要注重區域之分。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雖說都是立冬時節了,在北方的人已經看到了飛雪,穿起了厚棉襖,而在南方的人還穿着單層夾衣。王雪梅介紹,其實,中醫裏的立冬進補也有個地域原則: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

具體來說就是,北方地區的冬季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然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暖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爲主,比如雞、鴨、魚類。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如臺灣立冬街頭的“薑母鴨”,就是不錯的選擇。而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木耳、冰糖爲宜,比如做一道冰糖燉雪梨就是不錯的膳食。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