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護理人員洗手後戴手套可避免早產兒感染

護理人員洗手後戴手套可避免早產兒感染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護理人員洗手後戴手套可避免早產兒感染

早產兒因其欠發達的免疫系統而更容易受感染。所以護理人員和醫務人員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時處理這些嬰兒時需要格外注意衛生。根據一項新的報告,減少感染的方法之一,是在接觸嬰兒前,先洗手再戴手套,而不僅僅只是洗手。

重症監護室裏的早產兒可能需要靜脈輸液、導尿以及插管等,這些設備被感染後會使它們更容易受感染。甚至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後仍有可能出現感染,這被稱爲遲發性的感染,包括敗血症和腦膜炎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一種腸組織受傷引起的嚴重的腸道疾病,這種疾病連同感染可能會導致極度早產兒出現神經發育障礙甚至是死亡。

雖然醫務人員經常洗手,它可能不足以殺死手中所有的細菌,50%的細菌仍然殘留在手上。早產兒的免疫系統不成熟,器官、皮膚以及粘膜都還不夠發達,他們會因爲這些細菌而感染。此外,幾次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會影響在同一個育嬰室的嬰兒,這表明它可能因爲處理嬰兒的健康工作者的衛生情況而蔓延。

以大衛·A·考夫曼爲首的該研究的作者,來自弗吉尼亞大學醫學院。他們想檢查洗手後戴着非無菌手套接觸嬰兒、牀鋪以及導管與只洗手相比,它能否防止早產嬰兒出現晚發性感染或NEC。這項研究跟蹤120名體重低於1000克,孕齡不到29周的嬰兒,並且他們生下不到八天。嬰兒都來自同一個醫院,並且研究從2008年12月開始直到2011年6月,持續了30個月。

嬰兒被分爲兩組:A組的60嬰兒由工作人員洗手後戴非無菌手套護理,而B組的60名嬰兒由工作人員洗手後護理。A組32%(19/60)的嬰兒出現晚發性侵入性感染或NEC,相比之下, B組有45%(27/60)的嬰兒出現感染。A組的嬰兒出現了小革蘭氏陽性病菌感染的概率也比B組嬰兒低53%,而A組出現中央線性相關的血液感染的可能性也比B組嬰兒低64%。

“這容易實現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早產兒中央或外周靜脈感染,需要這些嬰兒和其他病人做進一步研究。”作者在一份聲明中說道。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蘇珊·E· 科菲評論該研究時寫道:

“而規劃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當前他們的機構出生時體重極低的嬰兒的晚發性感染病發率來計算樣本量,將允許他們在相關的臨牀實驗中檢測不同的結果。對於研究人員來說不幸——但對他們的病人來說幸運——的是,研究進行時,晚發性感染髮病率相對樣本量計算階段似乎顯著下降了(從60%降到45%),因此使得他們的研究顯得動力不足。”

她接着表示,雖然使用手套增加清潔度的做法已經得到幾個醫護人員支持,手套在新生兒護理得到普遍使用之前,需要進行更多的感染預防試驗研究。(實習編譯:葉秀金 審校:邱天華)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