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不這麼做就抓狂?小心患上強迫症

不這麼做就抓狂?小心患上強迫症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這麼做就抓狂?小心患上強迫症

強迫症突出表現:不這麼做就抓狂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強迫,如非要站在別人左邊、走路必須踩格子、沙發歪了一定得擺正……英國球星貝克漢姆也披露自己患強迫症:他的襯衫必須按顏色掛好,冰箱裏飲料的數目不成對就會扔掉一瓶保證對稱。

臨牀上的強迫症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爲爲主。前者指腦海中反覆出現某些想法,比如1加1爲啥等於2而不是3,或者反覆擔心是否說錯話,因而耗費大量精力,自己和身邊人都很累。後者指重複出現一些動作,如覺得手髒而反覆洗手、生怕門沒鎖好而反覆檢查等。生活中,下面6種強迫現象最常見。

1.晚睡強迫。明明很困,也沒重要的事要做,卻撐着不想睡。有媒體調查發現,41%的人晚睡只是習慣使然。晚睡多由壓力過大引起,是煩惱無法排解的表現。

2.遲到強迫。俄羅斯《真理報》調查顯示,24%的人上班經常遲到,其中不乏強迫檢查鎖門者。這些人做事規律性強,喜歡按部就班,一旦規律被打破就無法容忍。

3.信息強迫。總覺得手機響、幾分鐘就查收一次郵件……在競爭環境下,獲取更多最新資訊能讓職場路更順暢,導致強迫收集信息行爲越來越多。這類人往往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高。

4.強迫購物。張柏芝在電影《天生購物狂》中塑造了一個購物狂的形象,這也是強迫症的一種表現。他們多半存在佔有心態,也有的人通過購買行爲解除緊張感,緩解壓力。

5.囤積強迫。有些老年人雖然衣着整潔,但喜歡收集“垃圾”,而且堆得滿屋都是,可能是囤積強迫症在作怪。美國和歐洲的數據顯示,囤積症的發病率約爲2%~6%。於欣指出,囤積沒有經濟價值和精神寄託的物品,纔可能是囤積症。如果家裏的老人喜歡把不值錢的東西越攢越多,就要儘快就醫了。

6.揭皮或拔毛強迫。不由自主地拔頭髮、眉毛,或下意識地摳皮膚上的疤痕,也是一種強迫症。“我有一段時間也會不由自主地摳手上的一塊疤。”何燕玲說。這往往與壓力大關係密切。

診療強迫症:試着接受不完美

是不是說只要有強迫思維或行爲就是強迫症呢?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前任所長於欣說,要診斷強迫症,還要判斷嚴重程度。比如總忍不住看手機的人,假如不影響工作和人際交往,沒有強烈的痛苦感,就沒問題;如果症狀費時(每天1小時以上),或引起煩惱,損害社會功能,才構成強迫症。也不是所有構成診斷標準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療,因爲不少患者能夠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或家人支持走出來。

需要治療的強迫症,一般採用藥物和心理療法相結合的方案。多個國際指南都推薦將舍曲林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作爲治療強迫症的一線用藥。認知行爲療法是強迫症的一線心理治療方法,主要是打破患者原有的錯誤認知,使其領悟焦慮情緒與強迫之間的關係,發展新的、有適應性的認知。

強迫症的自我療法,可試試美國精神病學會建議的“15分鐘法則”:具體說,如果想反覆洗手,就先問自己“我真的需要洗手嗎”,5分鐘之後再告訴自己“我沒有立刻去洗手,好像手也沒那麼髒”,再過5分鐘,告訴自己“這是強迫症在作祟”,最後5分鐘試着轉移注意力,如玩遊戲、與朋友聊天等。生活中,強迫症患者不妨做到下面兩點:1.試着接受不完美,非原則性的細節問題可以更隨意一些。2.多運動,不僅有助放鬆身體,還能促進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自己也就沒那麼焦慮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