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言 > 佳句美文 > 爲什麼非洲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爲什麼非洲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非洲是艾滋病的重災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艾滋病在非洲氾濫成災呢?有兩種普遍的說法是,非洲落後,衛生條件差和非洲人性放縱盛行。問題真的如此簡單嗎?

爲什麼非洲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說非洲落後,衛生條件相對較差不假,它也確實多次發生像埃博拉病毒等流行性疾病,但是艾滋病不屬於消化道傳染疾病。就是與消化道、呼吸道相關的傳染病也不只發生在非洲。

性放縱雖然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條件,但也不是問題的全部。前不久,供職於華盛頓大學的社會與統計學教授、艾滋病問題專家馬丁娜·莫里斯比較三個國家的數字發現,烏干達人與美國人生活中的性夥伴大致相同,兩個國家大約有25%的人(男女都有)說他們一生有過10個以上性夥伴。泰國竟有65%的男性說自己有10個或更多的性夥伴,但這三個國家艾滋病的感染率卻相去甚遠。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烏干達的艾滋病感染率就已高達18%,而美國從未超過1%,泰國也並沒超過2%。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差別呢?難道這其中有着不爲人知的艾滋病魔傳播的新途徑嗎?比如和人種有關?

非洲抗艾爲何收效甚微

非洲諸國尤其是在近些年來,都把控制艾滋病作爲自己的基本國策,對預防艾滋病更是做了種種努力,積極實施相關的教育計劃,發放安全套,免費治療淋病和梅毒(這兩種潰瘍性性病極易促使艾滋病的傳播),可是他們的努力總是收效甚微,艾滋病的感染率仍居高不下。

以博茨瓦納爲例,僅僅20年前那裏還沒有一個艾滋病感染者,可到1992年成年人感染的比例是20%,三年後增至33%,而如今的感染率已高達40%,在它的第二大城市佛朗西斯敦,有近一半的孕婦艾滋病毒檢測呈陽性。

對非洲艾滋病迅速蔓延的深層原因,一直沒有統一的認識。有人還將其歸咎於非洲人的營養不良,和艾滋病病毒發源於此,所以它的毒性極強等等。最後,人們還是不約而同地把焦點瞄準在非洲人有一夫多妻制的傳統和多性伴的寬容上。但是,這並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津巴布韋的調查再一次對這種觀點提出了挑戰。

調查顯示,在這個艾滋病毒攜帶者已高達33%的國度裏,大多數成年人一年中會有2~3個性伴侶,這與在歐美國家的調查數字基本吻合。此外,這裏的娼妓一年可能會有一百多個性交對象,也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娼妓差不多,而且娼妓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與普通人基本持平,絕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高。這組研究數字,讓很多專家如墜霧中,莫名其妙。

馬丁娜·莫里斯爲了徹底搞清艾滋病在性接觸中的傳播機理,親自來到了烏干達和泰國。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爲了獲得相對準確的數字,她在美國———烏干達———泰國三地往返穿梭。她試圖用數學統計的方法揭開問題的謎底。

莫里斯發現非人性化的調查問卷並不能得到真實的情況。因爲,性行爲在任何國度都是最隱私的話題,板着面孔讓人家白紙黑字地寫出來,並非易事。所以,她拋棄了哪怕是最科學的調查問卷方式,而是採用面對面促膝談心,使對方感到關注關懷的溫暖。在得到尊重理解的前提下,人家纔可能告訴你真實的情況。

多性伴更危險

莫里斯發現,烏干達與泰國的最大區別是,烏干達男人常常同時與兩個或兩個以上性夥伴保持長期的性關係。在泰國,大多數男人只與一個女人保持長期性關係,那就是他們的妻子。在莫里斯調查的泰國男人中,有一半說他們曾與妓女發生過性關係,但很少與同一人發生兩次。他們平均一年找5次妓女。儘管很多妓女是艾滋病毒攜帶者,但這些男人受感染的危險相對來說並不大,因爲他們一般與一個妓女只發生一次性關係。

經進一步研究證明,由一次性行爲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機率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所以,如果一個攜帶艾滋病病毒的男人與100個未感染的女性每人發生一次性關係,那麼,他只可能使一人受到感染。眼下,烏干達之所以有33%的感染率,最大的可能就是人們在不斷地與病毒接觸。正如莫里斯所發現的,烏干達的男人和女人會與他們的多個性夥伴發生多次性關係,並持續多年。如果性夥伴中的一個感染艾滋病病毒,他們之間長期保持這種關係就很危險。

這不僅是艾滋病在性接觸中傳播的規律,可能也是艾滋病在非洲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

性學家首先支持莫里斯的觀點,他們的研究成果顯示,非洲人的男女關係通常是環環相連的,不僅性夥伴兩者之間有關係,而且和性夥伴的夥伴也有關係,以次類推,形成一個範圍廣泛的性關係網。如果這個大網中的一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那麼其他人就很難倖免。在預防艾滋病宣傳中只警告人們不要接觸娼妓,現在看來,長期同時擁有多個性夥伴其實更危險。

莫里斯在完成的數學模型中繼續闡釋道,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最有可能在被感染的頭幾個星期或頭幾個月將病毒傳染給別人。病毒傳染性的強弱決定於血液中病毒數量的多少,病毒越多,越容易在性交時通過體液傳染給別人。在受到感染的頭幾個星期或頭幾個月內,感染者的血液中充滿了病毒。但隨後其免疫系統就會產生抗體,於是病毒就會下降,並在數年內保持低水平。據估計,艾滋病病毒的初期感染者,將病毒傳給性夥伴的可能比長期感染者要大一百倍。

自然免疫是進化賦予人類或生物的一種寶貴財富。人類在與各種疾病抗爭的過程中自然獲得免疫力可以通過基因變異傳給後代,同時也爲人類模仿這種免疫力提供了線索,以便於找到最佳的免疫方式。

在醫學界早就有不同種族具有不同的免疫力的說法。艾滋病的出現使科學家對不同種族自然免疫內在表現的研究更加深入,從人種基因的角度解釋了艾滋病傳播的一些道理。

8年前,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的第三號染色體短臂上CCR5基因與HIV攻擊人的免疫T細胞有直接關係。一般情況下,HIV是通過識別T細胞表面的一種叫做CCR5趨化因子的感受器蛋白質而攻入人體免疫T細胞,並在其內部複製從而造成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其實CCR5就是一種特殊標記。但當CCR5基因編碼區域第185號氨基酸後面發生32個鹼基缺失時,就不能編碼產生這種正常的趨化因子蛋白,HIV不能識別這種蛋白,所以也就不能攻擊T細胞。這就是人類依靠基因變異而獲得自然的免疫力,它是抵抗艾滋病病毒的一道天然屏障。

艾滋病與自然免疫差異有關

比較發現,這種基因變異因人種差異而不同,所以,面對艾滋病病毒,不同的人種具備不同的免疫力。

黑人比白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黑人的CCR5基因變異率較低,因而其抵禦艾滋病病毒的自然免疫力偏低。黑人的CCR5變異率僅爲1.6%,而美國白人的CCR5基因變異率爲10%,歐洲人則爲8%,俄羅斯的高加索人高達12%。遺憾的是,中國人身上的CCR5基因變異率可能是世界所有人種中最低的。在對1300人的基因測定表明,只有3個人具備這種變異,這說明中國人比黑人還容易感染艾滋病。難怪近年來艾滋病感染者在中國大陸呈幾何數增長,目前感染人數已逾百萬,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預測,至2010年中國的艾滋病感染者將超過1000萬,成爲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國家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科學家提出的CCR5基因突變使人獲得抗HIV的自然免疫力還只是書面和實驗室推演論證,尚需更多事實及進一步的研究充分證明。惟有艾滋病日益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酷事實,是鐵定而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