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朝代 > 清朝歷史未解之謎:努爾哈赤的陵墓風水寶地之謎

清朝歷史未解之謎:努爾哈赤的陵墓風水寶地之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駕崩後,皇太極到處派人探求安葬“龍體”的“吉壤”。過了好久,仍然未能如願找到1塊心滿意足的“風水寶地”。

1日,他途經1處山麓,登頂張望,見1條長蛇和1只雉雞正在遊玩爭鬥。發明有人後,雉雞立即展翅飛上無影無蹤,長蛇則化爲1條光柱直衝天涯。

皇太極非常獵奇,因而問身旁隨行的大臣:“這裏究竟是什麼地方,居然可以或許呈現如斯奧妙的幻象。”

清朝歷史未解之謎:努爾哈赤的陵墓風水寶地之謎

大臣答覆:“此地在明代時被稱作東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當年在此地與明軍已經征戰,隨後又將此地命名爲天柱山。”

如斯細緻的一番解答,讓皇太極大爲欣喜,隨即他頭腦外面萌發出了1個動機,便道:“游龍戲鳳之地必爲福地,想來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志願,他將此山命名爲天柱,所謂的天柱乃是現代神話中的擎天柱。想必這1處吉壤作爲太祖的萬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山河牢固,萬世不停(1)。

依據史乘記錄,天柱山古有“龍崗”之稱。《盛京通志》載:“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旺嶺峙厥後,遠則發祥長白,俯臨桑田,王氣所鍾也。”


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旺嶺峙厥後,遠則發祥長白,俯臨桑田,王氣所鍾也。

1629年,皇太極把先王的遺骨遷至天柱山入葬。

1634年10月,又按帝王禮法在陵地增建陵殿,蒔植松林,立石碑,雕石像,使陵園粗具範圍

清朝歷史未解之謎:努爾哈赤的陵墓風水寶地之謎 第2張

崇德元年,帝始定太祖陵爲福陵,封陵山爲天柱山。

福陵的修建一直到順治8年才竣工,起初又顛末康熙、乾隆2朝增修和改建才末了構成現在的範圍系統。

在天柱山顛,清太祖努爾哈赤便有了1個永遠的歸宿。作爲清朝所製作的第1個陵園,傳播至今,福陵也曾經積累了太多的故事及傳說。

相傳,在皇太極初建福陵的時刻,因循了華夏製作的規制,爲父王努爾哈赤在陵區內立“神功聖德碑”,但卻因爲對漢族文明的不甚懂得,把馱負石碑的龍生9子之一贔屓鐫刻成爲了烏龜。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