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歷史名人 >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獻帝時的衣帶詔事件牽連很廣,當時一衆大臣暗中接受了漢獻帝的衣帶詔,密謀暗殺曹操,但是因爲事情敗露,所以當時事件的主謀董承慘死在了曹操的劍下。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當時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了漢獻帝的衣帶詔?其實除了董承之外,劉備當時也在其中,只不過後來被徐庶救走了,沒有被曹操抓住。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建安四年車騎將軍董承稱受獻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種輯、王子服、吳碩、吳子蘭等圖謀幹掉曹操。夏,劉備與朱靈截擊袁術于徐州,備趁機誅殺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反叛曹操。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謀泄,曹操誅殺董承、種輯、王子服、吳碩、吳子蘭,夷三族。這便是所謂的衣帶詔事件。

一直以來這一事件,被所謂擁漢派當做曹操欺壓幼主,殘害忠良的罪證。而董承等人則被視爲漢室的忠貞之臣。

《後漢書·董卓傳》“自都許之後,權歸曹氏,天子總己,百官備員而已。帝忌操專偪,乃密詔董承,使結天下義士共誅之。承遂與劉備同謀,未發,會備出征,承更與偏將軍王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結謀。事泄,承、服、輯、碩皆爲操所誅。”

《後漢書·獻帝紀》“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三國志·武帝紀》“備之未東也,陰與董承等謀反,”“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謀泄,皆伏誅。”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第2張

《三國志·先主傳》“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會見使,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

《資治通鑑》六十三卷“初,車騎將軍董承稱受帝衣帶中密詔,與劉備謀誅曹操。”“春,正月,董承謀泄;壬子,曹操殺承及王服、種輯,皆夷三族。”

《後漢紀·孝獻皇帝紀》“五年春正月壬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謀殺曹操,發覺,伏誅。初,承與劉備同謀,未發而備出。(承)謂服曰:郭汜有數百兵,壞李傕數萬人。但足下與吾同不耳?昔呂不韋之門,鬚子楚而後高。今吾與子尤是也!服惶恐不敢當,然兵又少。承曰:興事訖,得曹公成兵,不足邪?服曰:今京師豈有所任者乎?承曰: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是吾腹心辦事者。”

以上便是各類史書關於“衣帶詔事件”的記載,各種記載都非常簡單,且相互之間略有出入。我們從中無法得知“衣帶詔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只能依靠現有史料的隻言片語,加以合理推論,看看能否使該事件得以還原。

首先,董承是否真的持有漢獻帝密詔就很值得懷疑,也就是說漢獻帝是不是下過這樣的詔書?我們從以上史料中無法得出直接答案。《後漢書》說獻帝密詔董承誅除曹操,對此持肯定看法。而《三國志》、《資治通鑑》一說 “董承辭受密詔”;一說“董承稱受密詔”。辭受、稱受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董承自稱有漢獻帝密詔“誅除曹操”,至於真正有沒有——不知道!《後漢紀》則根本就沒有提到所謂的詔書,直接說“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謀殺曹操”,顯然是認爲董承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衣帶詔”,誅殺曹操也是董承自己的行爲而已。《三國志》、《後漢紀》均要早於《後漢書》,單從成書時間上來講前兩者可信度要高於《後漢書》。但《三國志》成書於西晉初年,晉承魏祚,從法統上講,陳壽似乎需要爲曹操說好話。這樣講來《三國志》中未明確承認有密詔存在似乎有替曹操掩飾之嫌。但是應該注意到《後漢紀》是袁宏私家所著,成書後也沒有獻於官方,所以也不必爲任何人掩飾。其書直稱董承謀殺曹操,應該是符合史實的。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第3張

另外我們從漢獻帝本人來講,這個可憐的傀儡皇帝,登基時還是個年僅九歲的孩子。之後的六七年中經歷了哥哥被殺、遷都長安、長安陷落、王允之死、被劫入賊營、倉皇東歸等等等等。這期間小皇帝被董卓、李傕、郭汜這幫西涼軍閥如同玩具一般,用的時候便拉過來,不用之時便隨手丟棄。東歸之路更是艱難險阻,朝不保夕,眼看着身邊的大臣、宮女一批批被屠殺、劫掠,小皇帝所能做的可能只有哭鼻子而已!直到建安元年(196年)被曹操迎入許都以後纔算是安定下來,結束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在許都的四五年時間雖不能說逞心如意,但是與之前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再者此時的獻帝估計早已經將察言觀色、忍氣吞聲練至爐火純青的程度了吧!他也絕不會天真的以爲曹操會將手中掌握的一切拱手交還於自己!他與曹操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要互不侵犯對方的底線,兩者便可相安無事!而從史料上看自都許以來五年之間,曹操並沒有對獻帝做過特別過分的事情,也就是說曹操沒有侵犯獻帝的底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爲獻帝完全沒有必要主動招惹曹操,將自己推在政治鬥爭的風口浪尖。再說,經歷如此豐富的獻帝怎麼會想不到:董承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對手,用董承對付曹操根本就是自取其辱;即便董承僥倖誅殺曹操,順利掌握曹操的權力,大權在握的董承難道不會成爲第二個曹操嗎?所以從獻帝的角度來講,這樣做完全沒有理由,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既然所謂的“衣帶詔”根本不存在,那麼董承爲何要謀殺曹操?

董承,現有史料,一說他與董卓同族;一說他是靈帝之母董太后的侄兒。我認爲這兩條都靠不住。可以肯定的是他曾是董卓女婿牛輔的部曲,後來他的女兒入宮爲獻帝貴人。董卓迫帝遷都長安後,董承隨牛輔屯駐安邑一帶。董卓被誅,牛輔被殺之後,董承隨李傕、郭汜等攻陷長安(這期間西涼軍乾的那些壞事想來他也是有份的)。之後李傕、郭汜因爭權而互相攻擊,張濟前來調解。獻帝提出東歸,李傕勉強答應,此時董承受封爲安集將軍,隨車駕東歸。猜想他的女兒被封爲貴人應該是在此之前不久,此後的董承的確是爲保護獻帝東歸立下大功。東歸途中李傕、郭汜反悔,想將獻帝劫持回去,董承、楊奉等先後與他們大戰數次,雖說敗多勝少,死傷慘重,但好歹是將獻帝送回了河東地界。此時在獻帝周邊護駕的軍隊非常複雜,有楊奉、張楊、董承、韓暹等。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第4張

興平二年(195年)十二月,車駕幸安邑。建安元年正月曹操遣將曹洪西迎天子,董承等據險拒之,洪不得進。董承、張楊欲以天子還雒陽,楊奉、李樂不欲,由是諸將更相疑貳。二月,韓暹攻董承,承奔野王。張楊使董承先繕修雒陽宮。五月,丙寅,帝遣使至楊奉、李樂、韓暹營,求送至雒陽,奉等從詔。庚子,楊奉、韓暹奉帝東還,張楊以糧迎道路。秋,七月,甲子,車駕至雒陽。張楊還野王,楊奉亦出屯樑。韓暹、董承並留宿衛,董承受封衛將軍。韓暹矜功專恣,董承患之,因潛召操;操乃將兵詣雒陽。

可見董承是因爲與獻帝達成了某種協議,所以轉變立場,棄暗投明,由西涼軍一位小頭目轉而成爲護駕功臣。他手裏應該是有些兵力,但是不會太多。車駕至安邑,曹操派來的先遣部隊被董承等人阻攔。可以想見董承、韓暹等人不願再多來一股勢力分享獻帝這張王牌。而且他們都想將護駕還都的功勞據爲己有。於是韓暹、董承交惡,董承處於劣勢,所以潛召曹操入京。

董承驅虎趕狼,卻不曾想所有的成果瞬間被虎吞沒。在曹操的主持下封董承等護駕有功之人爲列侯,並迅速將獻帝移駕許昌。一塊碩大的蛋糕被曹操獨吞,分到董承手中的最多是一個小小的棒棒糖!而且董承自己也身陷重重包圍之中。他哪一點武裝力量有沒有帶到許昌,我們不得而知。即便是帶到許昌,曹操也會很快讓其消失的無影無蹤。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第5張

之後韓暹、楊奉先後被曹操消滅。建安三年,使謁者僕射裴茂詔關中諸將段煨等討李傕,夷三族。建安四年,曹操趁張楊內訌將其勢力消滅。不知道董承看着他曾經的同袍、上司,一個一個消失的乾乾淨淨,心中是何感想。值得注意的是,建安四年四月,董承官拜車騎將軍,開府!(《後漢紀》此事在三月)而劉備離開許都,出擊袁術的時間應該是在四月或五月。也就是說“衣帶詔”開始謀劃的時間應該是在此之前,至晚也應該在這年的三四月間。那麼曹操在此時給董承加官進爵就顯得頗有深意!

第一種可能:曹操已經覺察到董承的圖謀。但是,因爲此時袁紹已經準備南下,出於安定後方、團結抗敵的需求,曹操不願意在這個關頭大開殺戒(當然也有可能是想等董承的陰謀敗露之後,再將其連根拔起。)。總之他沒有在這個時候出手,而是以加官進爵來安撫董承。

第二種可能:曹操沒有發覺董承的圖謀,那麼這就說明自建安元年以來他與董承之間並不和諧,二人明裏暗裏一直在鬥爭。大敵當前的關口,曹操不想董承掣肘,以此來安撫董承。(也可以對外展示許都的 “精誠團結”)

以我的猜測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那麼他們爲何鬥爭,又在爭什麼?我們看看《後漢紀》董承與王服的對話——董承想做呂不韋!他想要權力、軍隊、皇帝等,總之現在曹操掌握的一切他都想要!

我們現在將前後串聯起來:獻帝東歸,董承因爲護駕有功接近了東漢皇帝這張王牌。於是野心膨脹決心學學呂不韋,幹一票大買賣,買賣的對象便是獻帝乃至東漢帝國!但是由於實力不濟,在與韓暹等人的鬥爭中處於下風,所以潛召實力派的曹操進京助拳,不曾想這買賣最終被曹操奪去。但是董承並沒有死心,在以後的幾年中一直在等待機會翻盤。建安四年袁紹準備南下攻擊曹操,此時的許都人心惶惶、混亂不堪;此時的兗豫二州郡縣皆叛,處處烽煙;此時的曹操窮於應付,焦頭爛額。董承於是聯繫了爲曹操所信任的王服,應該是終於漢室的種輯,以及劉備、吳碩、吳子蘭等人,密謀趁機誅殺曹操,而後接管曹操現有的一切。而曹操也擔心董承趁機作亂,於是便給董承升官,想以此來換得許都的暫時安定。但是董承並不接受這筆交易,所以曹操爲解決後顧之憂,纔在開戰前夕將他們全部誅殺。

衣帶詔事件爲何會敗露 除了董承還有誰接受衣帶詔了 第6張

還有一種可能,董承自入許以後便沒有非分之想。但因爲他是 “東歸派”中最具實力的人物,曹操對他不放心。一面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一面暗地裏消弱他的實力。董承眼看着曹操的事業越做越大,而自己的實力一天天削減,心中惶恐,想趁機憑死一搏!

當然也有董承既是出於自衛,又想實現野心這種二者兼有的可能。

不論哪一種可能“衣帶詔事件”僅僅是董承與曹操的鬥爭,充其量是“東歸派”與曹操之間的鬥爭。獻帝本人並沒有參與其中。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