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六種“致癌水”曝光 再次觸發食品安全監管之痛

六種“致癌水”曝光 再次觸發食品安全監管之痛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佈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產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六種“致癌水”曝光 再次觸發食品安全監管之痛

雖然部分超標飲用水已被召回,但該事件還是引發了公衆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有專家發問:“如果連天天喝的飲用水都無法保障安全,人們還能相信什麼?”據新華社電

景友:“沙漠優質水”竟成“致癌水”

鄂爾多斯市景友鴻鵠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過大打“沙漠牌”,重金宣傳和包裝“景友”沙漠優質水,短短几年就名聲遠播。這家企業聲稱其產品來自北緯40度世界公認的牛奶和礦泉水的優質生產帶,是一種偏鹼性的“純天然沙漠水”。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概念水”的包裝,“景友”沙漠水之所以快速“躥紅”,還因爲它擁有多重光環:一度成爲內蒙古自治區兩會、第十一屆全運會乒乓球項目、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等重大活動的“唯一指定用水”。爲此,“景友”沙漠水的安全和品質曾讓消費者“深信不疑”。

9月2日,記者來到這家公司時,企業正處於“停產整頓”狀態。此前,經國家質檢總局抽檢發現,一個批次的“景友”瓶裝水被檢測到的溴酸鹽實測值爲標準值的8倍之多。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神奇的沙漠水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從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過石英砂、活性炭將原水中的雜質濾掉,過濾後經過臭氧滅菌進入儲水罐,最後進行灌裝。

“溴酸鹽超標主要出在工藝老化問題上。” 鄂爾多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繼明分析了“沙漠水”變“致癌水”的主要原因。

“景友”公司董事長劉冬青承認,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間發生塌方,出現水質發紅現象。當時爲了生產需要,並沒有及時更換水源地,而是採取延長水處理沖洗時間、加大臭氧濃度的辦法控制微生物,沒想到會導致溴酸鹽含量超標。

純中純:24000瓶“致癌水”召回一半

9月1日,記者走訪哈爾濱市中山路、衡山路、珠江路上的部分大型超市和倉買發現,哈藥集團製藥六廠生產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都已不再銷售。

珠江路上一家倉買的老闆稱,“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幾個月前就斷貨了,在市面上很難買到,當時不知是什麼原因,現在才知道是質量出了問題。“哈藥是全國知名企業,連這樣企業的產品質量都出了問題,今後真不知道該相信誰。”

市民劉先生說,雖然溴酸鹽超標的只是“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但是以後購買哈藥集團生產的其他系列飲用水時可能會有一些顧慮。“產品質量出了問題,起碼說明生產企業把關不嚴,再選擇飲用水當然要儘量避開些。”

哈藥集團製藥六廠副廠長金鉉煜告訴記者,該廠於6月初接到國家質檢總局的弱鹼水中溴酸鹽含量超標的通知後便停產至今,“初步分析,溴酸鹽超標與夏季溫度過高導致飲用水臭氧加量有關。”

據廠方稱,此番國家質檢總局抽檢出的不合格批次共計生產了24000瓶,目前已召回過半,達12192瓶,除用於抽樣的8瓶外,其餘11760瓶不合格弱鹼水正在查找中。

生產難題

溴酸鹽是“2B級”潛在致癌物,“新國標”爲何管不住?

溴酸鹽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定爲“2B級”的潛在致癌物。爲保障人民羣衆飲用水安全,參照美國和歐盟等行業標準,我國在2009年10月開始把溴酸鹽列入飲用水監測項目,規定溴酸鹽含量最高不超過0.01mg/L。隨着飲用水“新國標”誕生,溴酸鹽含量這個隱藏多年的行業“祕密”浮出水面。

然而,“新國標”實施兩年多來,並沒有管住溴酸鹽超標問題。

內蒙古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質量監督處處長王莉說,二季度內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業的98個批次的產品,合格率僅爲76.5%,相當於4瓶飲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

而國家質檢總局此次抽檢的飲用水產品中,一些小企業產品的水菌落總數、大腸菌羣等都超標,明顯沒把好質量關。

內蒙古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博士郭軍說,礦泉水生產要比一般飲料難,其原因是礦泉水產品不能加防腐劑,不能加熱滅菌,微生物污染問題一直困擾生產廠家。目前解決礦泉水中細菌超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臭氧滅菌消毒法,行業應用最普遍。二是採用膜過濾技術,因成本費用高,許多飲用水企業沒有采用。

“國內一些中小企業生產飲用水的工藝很簡單,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業可擅自調高臭氧濃度或延長臭氧滅菌時間,造成溴酸鹽過量,檢測卻有難度。”內蒙古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鄭玉山坦言,目前多數企業對溴酸鹽的檢驗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檢測又怕增加成本,導致隱患叢生。

行業亂象

小水廠不足百萬元就投產,“准入門檻”爲何這麼低?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飲用水市場魚龍混雜,一個重要原因是行業門檻過低,主要表現爲行業內小企業林立,一些其他行業的大企業也蜂擁而至,盲目跨行業經營。

據介紹,在水源並非最優質的內蒙古,飲用水生產企業竟在最近兩年內增至220多家。一位資深礦泉水經營者透露,小企業爲了控制成本,不捨得在工藝上投入,對質量監控也不嚴格。礦泉水除了溴酸鹽這個“老大難”外,藻類等其他微生物超標也是一大麻煩。

“如果我們廠出來的產品不合格,我相信,那些小廠問題肯定還要多。”劉冬青說,“景友”飲用水創建初期,爲尋找水源和購買設備就投入1700萬元,而一般小水廠不足百萬元就投產。“我們這幾年基本沒怎麼賺錢,大量投入都用於市場宣傳和營銷了。”

“我國飲用水行業門檻低,不管大小企業都開發水產品,這存在很大的隱患。”內蒙古地質調查院教授李志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借鑑一些國家管理經驗,提高行業准入門檻,注重保護優質水源地,控制好開發步伐,否則必將危及生態安全和生命安全。

“說到底,飲用水安全還是個市場誠信問題。”市民李宏說,過去喝河水、井水、自來水,後來生活條件好了,以爲喝桶裝水、瓶裝水更乾淨、更安全,沒想到卻出現了“致癌水”。“希望企業要有良心,監管部門也要肩負起百姓的信任。”

“如果連天天喝的飲用水都無法保障安全,人們還能相信什麼?”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阿爾泰說,企業沒有誠信經營和產品質量作爲支撐,只會花重金做廣告、買名譽,終究會被消費者踢出市場。

監管盲點

飲用水每季度只需抽檢一次,質量全靠企業講良心?

由於目前我國對食品的監管多采取不定期抽檢方式,這樣的制度設計使食品質量多需要企業自律保證,然而,在當前全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完善的條件下,難以避免個別失信企業鋌而走險。“不定期的抽檢方式往往會留下很多漏網之魚。”陳繼明坦言,限於人力和技術手段等因素,各級質檢部門只能根據情況安排抽查,不可能監督到每個企業和每批次產品。

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嶽忠澤說,根據規定,質檢部門對飲用水只需要每季度抽檢一次,該局首季度對哈藥集團製藥六廠生產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的檢測結果爲合格。但在6月中旬,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哈藥集團製藥六廠生產的飲用水進行的日常巡查中,經過抽樣檢測,發現存放於倉庫中的一批生產於6月4日的“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存在溴酸鹽超標。質檢部門隨後對該批次21萬瓶“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進行查封,並罰款46萬元。經調查,查封時,該批不合格弱鹼水尚未進入市場銷售。

嶽忠澤說,當前的監管多采取不定期抽檢,這一方面是爲了減少檢測環節的費用,減輕企業負擔,也是加強企業自律,體現企業主體責任的需要,但這樣可能會使個別企業存在僥倖心理,冒險觸碰道德底線,監管也難免百密一疏。

記者瞭解到,目前抽檢費用高,常常令質檢機構心存顧慮,擔心抽檢次數過多會給企業留下“存心刁難”的印象。據金鉉煜介紹,該企業每檢測一個批次的飲用水就要花費2000元-3000元。“以國家質檢總局抽檢出的不合格弱鹼水爲例,該批次共計生產了24000瓶,按出廠價計算總值也就2萬元,而一次檢測費用就佔了10%。”

六種“致癌水”

企業名稱 產品名稱 規格型號 生產日期(批號)

河北省固安路緣泉水業公司 路緣泉飲用天然礦泉水 550mL/瓶 2011.04.04

鄂爾多斯景友鴻鵠礦泉飲品公司 景友鄂爾多斯天然沙漠水 398mL/瓶 2011.04.02

黑龍江世一泉飲品有限公司 世一泉天然蘇打水 400mL/瓶 2011.03.25

哈藥集團製藥六廠 純中純弱鹼性飲用水 350mL/瓶 2011.03.11

山東文登黑豹礦泉水有限公司 黑豹泉礦泉水 500mL/瓶 2011.03.14

山東範公酒業有限公司 碧雲洞天然礦泉水 600mL/瓶 2011.03.09

來源:紅網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