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猩紅熱初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

猩紅熱初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年前五個月廣東猩紅熱發病超去年總數近一倍,患者絕大多數爲青少年兒童

猩紅熱初期症狀易與感冒混淆

●廣東報告的猩紅熱病例致病菌與香港相同,均爲溶血性甲型鏈球菌

●猩紅熱通過呼吸道飛沫感染,初期症狀與感冒易混淆,隨病情發展猩紅熱會出現皮疹和脫屑

近 日,香港連續出現兩宗猩紅熱死亡病例,爲十年來首遭,而粵港澳三地今年以來猩紅熱發病情況均比往年明顯上升。記者從廣東省衛生廳獲悉,今年前五個月,廣東共發生猩紅熱483例,超去年全年總數近一倍。兒童感染科專家指出,猩紅熱的早期症狀與感冒接近,容易使家長混淆,但猩紅熱在發病2~3天后會有全身性的 紅疹,家長髮現孩子異常後應及時送醫。猩紅熱雖無疫苗,但抗生素治療效果理想,及時確診、治療一般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病情:半數患者爲4歲以下兒童

截至今年6月21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報告今年上半年香港猩紅熱個案已達419宗,超出過去兩年總和,屬不尋常的暴發,93%患者是10歲以下小童,出現一宗死亡及兩宗併發症個案。其中,上個月底一名7歲女童因感染猩紅熱死亡,是過去十年來香港首宗死亡個案。

廣東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長何劍峯表示,今年5月底止廣東報告的猩紅熱共483例,病例中約有半數爲四歲以下兒童,20%則爲中小學學生,很少有成人患者。他說,近三年來,廣東沒有出現重症病例、死亡病例,都屬於零星散發病例。

預測:發病高峯將持續至八月份

何劍峯指出,猩紅熱在春夏高發,廣東發病高峯通常出現在4月至8月份。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預計,預計猩紅熱的感染高峯期在未來兩個月內將會持續。而香港醫學界認爲,隨着個案增加,重症病例也會增加。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說,猩紅熱容易在中小學生中造成感染和傳播,但就該院今年猩紅熱病例的接診情況看,病例基本都是散發,未見聚集性暴發。隨着下月中小學開始放暑假,學生感染猩紅熱的機率將會降低,但散居兒童染病風險仍然存在。

病因: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提醒:早期起病易與感冒混淆

徐翼介紹,猩紅熱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猩紅熱主要是由甲類鏈球菌引發,少數病人因感染乙類鏈球菌致病。”何劍峯表示,廣東檢出的猩紅熱致病菌與香港檢出的病菌相同,均爲甲型鏈球菌。

鏈 球菌是一個“麻煩”的細菌,感染了鏈球菌出現猩紅熱後,人體會出現發燒、咽峽炎、皮疹、脫屑等症狀。徐翼說,對付猩紅熱沒有特效疫苗,“不過這種感染病不 是很可怕,只要及時確診並採取抗生素治療,口服或注射青黴素類抗生素,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患者一般只需要門診治療。”

但 爲何香港的猩紅熱病情會導致死亡個例呢?據介紹,香港報告的致病菌屬於甲型鏈球菌變種。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表示,鏈球菌變種後會增加傳播力及毒性。由於基因重組,人類的免疫系統難以辨別及控制新病菌,導致病菌可大量繁殖入血,造成血中毒,或敗血性猩紅熱,導致死亡率上升。

提醒:早期起病易與感冒混淆

雖 然猩紅熱的治療對於醫學界不是難題,但家長對此病也不應輕視。徐翼表示,猩紅熱患者中部分人會出現併發症,主要有三種併發症:一是局部感染,表現爲咽後壁膿腫、中耳炎、淋巴結炎;二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三是導致免疫損傷,如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徐翼說,如果猩紅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 治療不徹底,或者因患者的個人體質,就有可能出現併發症。

爲 此,徐翼提醒,家長只要留意到孩子的異常最好及時送醫。值得注意的是,猩紅熱起病的初級階段,表現爲發燒、喉嚨痛等,很容易與感冒混淆,有些家長就在藥店自行買藥給孩子服用。但其實細心留意,猩紅熱與感冒還是可以區分出來——猩紅熱起病的第2~3天,患者會出現全身瀰漫性紅色皮疹,從頸部擴散至軀幹和四 肢,等3~5天紅疹褪去之後皮膚會有脫屑,這些症狀都與感冒很不同。家長髮現孩子在發燒、喉嚨痛之外還出現紅疹的,要警惕是猩紅熱。

貼士

密閉場所少逗留

發病應隔離七天

猩 紅熱鏈可通過呼吸道傳播,打個噴嚏,病菌便通過飛沫、口水等分泌物傳播出去,所以易於人傳人。另外,猩紅熱存在“健康攜帶者”,即有些人帶菌不發病,也可 傳染他人。徐翼提醒,幼兒園和中小學即將放暑假,夏季是細菌易繁殖的季節,兒童自身抵抗力差易成攻擊目標,家長帶小孩出外遊玩時,儘量少去密閉性或人羣擁擠的公共場所。

何劍峯表示,猩紅熱目前尚未有疫苗,只能儘可能從傳染源入手,對發病者必須進行家居隔離,時間最好達到7天。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讓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家居勤通風。孩子一旦發病必須儘快送醫,如屬於輕症,可在家隔離,重症則需要在醫院隔離。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