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胃食管反流病來襲 都市人打好“保胃戰”

胃食管反流病來襲 都市人打好“保胃戰”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林三仁教授指出,進入21世紀後,雖然以往常見的胃潰瘍和幽門螺桿菌感染都呈下降趨勢,但有兩種胃病卻越來越多,一是胃炎,另一個是胃食管反流病。這兩種病都跟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和飲食不規律有關。

胃食管反流病來襲 都市人打好“保胃戰”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會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疾病,是指由於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主要症狀是反流、燒心(胸骨後區域的一種燒灼感)。因其發病率高、認知率低、就診率低、治療率低(即“一高三低”)而引起高度重視。

胃食管反流病的臨牀症狀就如“千變女郎”,讓人難以捉摸。據報道,我國某著名血管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後,就曾經多次被誤診爲“支氣管哮喘”。臨牀專家尚且如此,何況尋常百姓呢?

症狀常變化 容易走錯門

胃食管反流病的臨牀症狀非常多樣,除了常見的反酸、燒心、胸痛或胸骨後不適感,疼痛可放射至頸部、頜部、背部及臂部之外,還存在其他症狀:首先,可表現爲慢性咳嗽、哮喘樣發作等呼吸道症狀,甚至發展爲反覆的肺部感染等。其次,又可表現爲咽部異物感、喉部發癢、聲音嘶啞、鼻塞、耳鳴等耳鼻喉症狀。病人還有可能出現口腔潰瘍、口苦、齲齒、舌灼熱感等口腔科症狀。

由於食管的部位靠近心臟,胃食管反流病胸痛特點與心絞痛極爲相似,很容易混淆。據報道,有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誤診爲冠心病、心絞痛,但長期按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無效。

“專病門診總是接到不少呼吸科、心內科等科室轉過來的病人”,林三仁教授表示,“胃酸反流至食管後又繼續向上,跑到肺部,會引起反流性哮喘,到喉嚨口會引起咽部異物感,聲音嘶啞及反覆咳嗽。”正是由於這個疾病的症狀表現複雜多樣,“走錯門診”的事情時有發生。

專家提醒:患者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失眠、頑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後出現哮喘(非過敏體質)和胸骨後不適,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須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中青年患者 主動就診少

胃食管反流病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高發的慢性病。調查顯示:我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約爲5.77%,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則高達16.98%。“然而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較高的就診意識所不同,近700萬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正忍受着疾病的嚴重侵擾,而過半竟然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病。”林三仁教授表示。自開設專病門診以來,醫生觀察發現:病人的就診意識與疾病就診率有所提高,但前來就診的多爲中老年患者,而疾病另一羣高危人羣——中青年人的就診率卻令人堪憂。

“隨着飲食方式的改變以及日益加重的工作壓力,中青年人業已成爲胃食管反流病 ‘侵襲’的重點對象,工作節奏加快、不規律的飲食、強大的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成爲誘發該病的因素。”林三仁教授表示,“然而,這些爲事業而忙的人羣,出現症狀總是忍着不看病,或到藥店自行購買胃藥,只有不到兩成上班族患者會到門診就診,這不僅會導致病情惡化,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有可能發展爲食管狹窄、甚至食管腺癌。”

林三仁教授呼籲:中青年人出現燒心、反流等症狀時,千萬別爲了工作而耽誤病情,要儘快到醫院的胃食管反流專病門診或消化科就診。自己亂吃藥可能會引發相關併發症,如食管炎、出血,有些患者甚至會出現哮喘、喉痙攣、窒息等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p#副標題#e#

認識有誤區 沒有“特效藥”

“7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認爲,在專病門診就能配到一勞永逸的‘特效藥’,其實胃食管反流病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慢性病,需要終生服藥。”專家發現部分患者療效沒有預期中的理想。“患者在疾病治療上存在兩大誤區:一是意識上的,認爲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根治。”林三仁教授說,就診患者中,大約有80%的人認爲胃食管反流病和感冒一樣,可以完全治癒。

“還有些患者認爲消化道疾病是小毛病,隨便吃藥沒什麼大不了。”專家發現,門診復發患者或是一定療程後症狀沒有改善的患者中,大約有30%—50%是未遵醫囑服藥,其表現爲隨便停藥、或者藥吃完了就亂服非處方藥,或是隨意減少劑量和頻次。

林三仁教授反覆強調說,“胃食管反流病其實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一種慢性病。它的發病主要是由於控制胃酸的‘閥門’——賁門括約肌鬆弛造成的;而括約肌鬆弛尚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只能通過治療,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但不能根本治癒。”

易行自測法 治療要趕早

林三仁教授指出,有些人患病多年都無法查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有明顯的疾病症狀,但是通過胃鏡檢查卻一切正常,這被稱爲內鏡下無表現的胃食管反流病。這是因爲有60%到70%的胃食管反流病在內鏡檢查中並不會表現爲食管黏膜糜爛。“也就是說,過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於胃鏡檢查一切正常而無法得到正確的治療。”

林三仁教授提醒,“如果患者胃鏡報告顯示正常也不可認爲萬事大吉,就診時仍需要將自己的症狀詳細地對醫生描述,使醫生可以正確判斷,從而幫助自己被正確診斷。”一般情況下,醫生會讓患者對症服用常見的質子泵抑制劑(PPI)來治療胃食管反流病,8周後,絕大部分患者的症狀都能有所好轉。

“如果你有這些症狀可能患了胃食管反流病。”專家提醒說,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治療,可能會發展爲食管狹窄,甚至誘發食管腺癌。因此,及早進行正規治療很重要。

氣溫變化快 天涼易“反攻”

“胃食管反流病本身並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是與之摻雜在一起的其他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王啓儀教授說,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功能性疾病,非單一因素造成。“消化道疾病中,胃潰瘍與季節的關係最爲明顯,易在秋冬季復發,而不少胃潰瘍又與胃食管反流摻雜在一起,所以胃潰瘍秋冬復發後可連帶胃食管反流病發作。”王啓儀教授稱,秋冬易發作的正是這些會影響胃食管反流病的“其他病”,也就導致病人間接出現“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

氣溫驟變也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發作或復發。專家指出,氣溫驟變對人體是一種刺激因素,消化道敏感的人,胃部易受飲食、作息、情緒、壓力的影響而感覺不適,易對氣溫驟變敏感,常有天氣一冷就胃痛等症狀,此時胃食管反流也容易發作。因此,專家建議,腸胃等消化道對氣溫和冷熱刺激較敏感的人,天冷時儘量別吃冰冷食物,防止冷刺激造成胃食管反流發作。

總之,入秋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要小心,儘量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並注意自身保養,不要讓小病釀成大病。#p#副標題#e#

心情要愉快 打好“保胃戰”

俗話說,病靠三分治,七分養,胃更是這樣。林三仁教授表示,小病不治都可能有嚴重後果,而只要控制住了致病因素,就能減少胃腸疾病的發生。

把好“入口”關、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是“保胃”的基礎。尤其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不要暴飲暴食、過飢過飽,或吃得過於油膩,每餐飯保持在八分飽最好,能少得很多病,延長壽命。

二、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如烈酒、濃茶、咖啡及辛辣食品等。

三、蔬菜水果不可少,多吃白肉代替紅肉,適當補充奶製品。中老年人可以喝些酸奶或生態製劑,以補充腸道內的雙歧桿菌。

四、注重早餐。很多年輕人早上不吃飯,這對身體一天能量活動分配不利,最容易傷胃。

五、注意飲水和食品的衛生質量,不吃被微生物或細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煙燻、黴變食品。

六、緊張工作之餘,少熬夜,多運動。

另外,良好的心態是“保胃”的關鍵。林三仁強調,“現代社會,胃病幾乎跟抑鬱症一樣普遍,這與人們社會壓力逐漸增大有關。這就要求大家凡事想開一點,不要總跟自己較勁;通過多與人交往減輕壓力,達到放鬆的目的;如果有不良的情緒,宣泄出來對身體更好,這時可以去找心理醫生,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天,都能緩解愁悶、放鬆心情。”

療法三部曲 用藥需謹慎

早在2007年10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就在《中華消化雜誌》上發表了國內首個《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規範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劑量和療程,並提出質子泵抑制劑(PPI)療法爲胃食管反流病的推薦療法。

診斷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三步驟:根據燒心、反流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症狀,對疑診爲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進行PPI經驗性治療,爲期1—2周;在確定爲胃食管反流病後,患者應接受規範的8周初始治療療程。推薦採用PPI標準劑量;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提醒進行維持治療以鞏固療效,預防復發,如:維持原劑量、劑量減半、按需治療等。

在不做任何檢查的情況下,口服兩週質子泵抑制劑,進行試驗性治療,如果上述症狀有所改善可幫助胃食管反流病診斷。通過胃鏡檢查、24小時食管內pH檢測等輔助檢查手段,可以幫助確定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

應用抑制胃酸和(或)結合膽鹽的藥物,配合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目前在國內外已經形成共識,其中質子泵抑制劑及促動力藥是最基本的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可以獲得滿意的療效。

據介紹,質子泵是一種H+-K+-ATP酶,是胃分泌胃酸的最後環節,質子泵抑制劑可以有效的抑制胃酸的過多分泌,又能夠使胃裏仍有用於正常消化食物的胃酸。林三仁教授還特別強調,胃食管反流病治療的療程不能過短,一般不少於8周,必要時還需要遵循醫生的意見進行維持治療,長療程的治療對伴有食管外症狀的患者尤爲重要。

最後,林三仁教授指出,質子泵抑制劑是當下最常用於預防和治療胃灼燒和胃潰瘍的藥物,該類藥物還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圍手術期的應激性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等。然而研究發現,服用抗凝類藥物氯吡格雷的心腦血管病患者要慎用質子泵抑制劑藥物,如需服用,醫生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用藥。“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規範用藥,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增加療效,保障患者的健康,這是我們的責任。所以第一個措施就是衡量給藥的利弊,規範用藥。”林三仁教授如是說。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