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男廁的造形遇女性使用怎麼辦?

男廁的造形遇女性使用怎麼辦?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男廁的造形遇女性使用怎麼辦?

>>>推薦閱讀:日本女性在政界中分量不小!

日本唯美派文學大師谷崎潤一郎曾經在一篇寫廁所的散文裏,描述中國的皇室如廁的方法:把晾乾的蝴蝶翅膀上的鱗片填滿馬桶的下部,這樣可以無聲地讓排泄物掩入這華麗的浮塵,讓人忘卻排泄的不潔。很難證實,卻很符合沈瑞華的說法,廁所是人類文明的尺度。因此也不難理解,高級餐館在廁所上花的錢和心思,往往不少。

人的一生有差不多3年的時間在廁所度過,相信所有人都不會認爲這是一段可以敷衍了事的時光。話說1996年臺灣的大學女生們發起了一輪在公共場所“搶佔男廁所”的運動。

這幫“女暴徒”,在商場、學校的女廁所門口排隊的人流中,發動“搶男廁”,還組織男女“尿尿比賽”,最後得出的“科學結論”:男性單次使用廁所的時間,是女性的1/4!她們由此提出,公廁數量,男廁廁位加上小便器,遠多於女廁廁位,但是男性對廁所的需求數量,實際上遠不如女性—於是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男廁空空蕩蕩,女廁大排長龍;公廁這麼建,就是性別歧視。

臺灣的政府倒也從善如流,半年後,就修改了新建公共建築中關於廁所數量的規定,後來人見人愛的臺北市長馬英九,則在他的第二任期規定,臺北市公共廁所,不管改建新建,一律按男女1:3的比例來建設。

也許你難以想象,在1990年,還發生過一起震驚北美的廁所事件。休士頓女子WELLS在一場鄉村音樂會之後,因爲女廁排隊太長,就尾隨一位護送女友上男廁的男士,去了男廁。這兩位女士都被警察檢舉,並且每人開了兩百美金罰單。這件事情的結果,是連正在上廁所、被她“騷擾”的男士都出來爲她作證,說這位闖入者“蒙着眼,不斷道歉”,並說自己“很同情她”。被起訴的結果,是WELLS收到上千婦女的來信——表示願意爲她支付罰金。而一位陪審團成員如此總結:“我覺得女人的需求已經被忽視很久了。現在是我們重返公共建築物,要求爲婦女提供更恰當的設施的時候了。”

短短10年過去,“搶男廁”已經成爲簡單的社交禮儀,成爲一種新紳士風度的標準。馬英九因爲在看雲門舞集藝術表演的中場休息時,爲排長隊的女士們把門上男廁,贏得了多少女性選票!

在內急的時候,有衛生、安全和無需等待的廁所可用,這絕不是口號層面的女男平等,而是真實的人權。在這個方面,無論是大陸的公共部門,還是商業機構,都顯得非常無知和冷漠。

我時常不能明白,那些主要由女性幫襯的商場,爲何不願意紓解主顧們上廁所排隊的煩躁?公園、遊樂場和電影院,常有女性帶孩子進出廁所,能否爲女性建個大一點的廁所?這些廁所往往不僅有數量的問題,也有技術的問題。

這些場所很多都不能保持很好的衛生標準,譬如無法保證有充足的墊圈紙套和廁紙,但卻偏要全部建成座廁!有女性甚至發展出十八式馬步如座廁的尷尬。有嬰兒出入的場所,沒有尿布臺,媽媽們只能手忙腳亂地打理嬰兒或者避免帶嬰兒外出。建築中離人流最遠的角落往往會被建成廁所,但卻沒有恰當的保安設施—而在臺北和香港,我常在地鐵站和學校的女廁中,看到婦女呼救鈴。

廁所環境之所以對婦女不友善,跟很多男女不平等的問題有着同樣的根子。那就是,最早在設計和規劃行業標準的人們,以男性爲主。而在婦女越來越廣泛地參與社會,進入公共空間的當代,如果不用性別的眼光,重新審視公衆切切實實的需求,那這個公共空間設計再巧妙再前衛,也功敗垂成—因爲喪失了人本的標準。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