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大學生買房打八折?武漢給畢業生開“三副藥”療效如何

大學生買房打八折?武漢給畢業生開“三副藥”療效如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久以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之大,無需多言。數據顯示,2018年前兩個月,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全國人才需求量最大的50個城市,白領平均月薪爲8730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北京、上海平均月薪突破1萬元人民幣大關,領跑全國,深圳、杭州緊隨其後。

大學生買房打八折?武漢給畢業生開“三副藥”療效如何

隨着本科落戶、創業支持、購房優惠、所得稅減免等新政出臺,中國“新一線”城市吸引力排行榜的雛形已經顯現。有統計表明,2018年離開北上廣深的求職者,有35.5%的人選擇了杭州、武漢、成都、鄭州、西安五座城市。

落戶難、住房貴、收入低、崗位少……在選擇人生第一份工作之前,大學生們面臨着不少“痛點”。

“前些年,大學畢業生留在武漢,少的時候只有幾萬人,多的時候也才十萬多一點。”近日,武漢市長萬勇做客央視講述“人才大戰”。不過,談及現狀,萬勇不光是吐槽。

治療大學生面臨的“痛點”,不看廣告看療效。武漢給了三副藥——

1.解決收入問題,制定了畢業生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專科4萬元、本科5萬元、碩士6萬元、博士8萬元;

2.解決住房問題,大學生可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安居房、租到租賃房;

3.解決落戶問題,設置“零門檻”,只要憑畢業證就可以落戶,大專生、本科生40歲以下,碩士生、博士生不受年齡限制。

令萬勇感到欣慰的是,武漢出臺的畢業生最低年薪指導標準,引起了極大反響。

萬勇還講到一個例子:有一位從2010年開始就在武漢創業的大學生,此前由於政策原因一直沒有落戶。去年,武漢落戶新政出臺後,這位大學生在40歲生日的前一天成功辦理了落戶手續。他非常開心,把這稱武漢送給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一份十多萬人蔘與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許多學生認爲,除了北上廣一線城市以外,他們更多願意留在兩個城市創業,一個是武漢,一個是杭州。

2015年,杭州出臺“人才新政27條”;2016年出臺杭州人才“若干意見22條”;上月底,杭州“加碼”推出了加快推進人才引進的實施意見。

爲了吸引人才,全國兩會上,杭州市長徐立毅爲此“站臺吶喊”:“我們要對生活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時間成本做‘減法’;對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文化文明做‘加法’。這樣,城市纔是好的生態系統,能吸引人,留住人,併成就人的夢想。”

當前,杭州正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徐立毅表示,引纔要精準,一方面是引才與城市定位和未來發展相匹配,另一方面城市要努力爲人才提供最佳的“生態系統”。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介紹過,去年9月,之江實驗室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這個國字頭實驗室由浙江省長袁家軍擔任理事長,常務副省長馮飛、杭州市長徐立毅、浙大校長吳朝暉和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等4人任副理事長,規格相當高。

日前,之江實驗室發佈了自掛牌以來最大規模的招聘信息,近400個崗位虛位以待,入職人才不僅有高薪、有住房,還能享受到子女入學優惠政策等福利。

相比於武漢、杭州,揚子江城市羣的“龍頭”南京也下了血本兒。

“對來寧(南京)參加單位招聘面試的外地應屆畢業生,發放1000元的一次性面試補貼;對首次創業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大學生,給予一次性2000元的開業補貼等。”兩會期間,南京市長藍紹敏向全國大學生髮出邀請,請他們到南京走走看看、創業就業。

不僅發補貼,還給落戶口。從3月1日起,只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或者是40歲以下的本科生,憑相關有效證明可直接落戶南京,先落戶再就業。

這一政策一經出臺,就令該市政服務中心戶政辦理窗口瞬間變成了“爆棚”狀態:僅業務受理頭兩日,就有超過1310人遞交了落戶申請。

在國內新一輪城市人才競爭中,南京提早佈局,佔得了先機。2017年底,南京推出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提出要每年吸納就業創業20萬人以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

事實上,作爲江蘇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的戶籍人口承載力遠不止於當前的680萬人,離人口飽和尚有距離——其實,這也正是國內衆多新一線城市的內在競爭力之一。

江蘇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呂永剛認爲,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等目標的驅動下,南京人才落戶新政的一大亮點在於打破了傳統城市管理者審視人才相對侷限的觀念,使更多高素質羣體得以融入城市發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高素質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資源,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吸引力的證明。但願這樣的“人才大戰”越來越多、越來越規範。留下人、用好人,爲騰飛的中國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記者梳理相關政策發現,2017年更多二線城市的留人政策不再僅僅侷限於高端技術人才,而是把目光瞄準近800萬大學畢業生。政策着力點也放在了畢業生最爲關心的戶口、住房、創業扶持等多種實際需求上,“零門檻”落戶、購房租房優惠、現金補助等措施基本成爲“標配”。

戶口方面,相比戶口指標收緊的京滬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紛紛敞開大門。例如長沙市未來五年計劃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創業就業,實行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成都市發佈的《成都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明確鼓勵青年人才落戶,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兩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憑單位推薦、部門認定辦理落戶手續。

如果說戶口帶來的是一些隱性福利,那麼,不少城市爲招攬人才開出的各種優惠可以說是“真金白銀”。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房價高企的背景下,二線城市爲了吸引人才,紛紛推出以房留人政策。今年初,武漢宣佈“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計劃五年內留住100萬名大學生,在10月11日發佈的《關於加強大學畢業生安居保障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將提供首批大學生人才公寓3600餘套,今後每年將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五年內滿足20萬人的租住需求。同時,意見還提出爭取讓大學生以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買到房子。

長沙則推出了畢業生購房補貼政策,對新落戶並在長沙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生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六萬元、三萬元購房補貼。

除購房優惠外,多地還出臺多項補貼項目,在當地就業並繳納社保即可獲得見習補貼、技能等級補貼、培訓補貼等。

以杭州爲例,今年出臺的《杭州市新引進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發放實施辦法》中規定,畢業後一年內在該市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碩士研究生每人補貼兩萬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補貼三萬元,申請時限爲自畢業之日起一年內,一次性發放。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1年開始,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一路上升。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爲114萬,到2017年的16年間,畢業生人數增長了681萬。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18屆畢業生人數可能超過810萬。

值得一提的是,二線城市對於應屆生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強。

智聯獵聘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應屆畢業生簽約二線城市比例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二線城市就業的比例高達37.5%,高於一線城市的29.9%。從流入數據來看,一些二線城市更是不遜一線,其中,杭州人才流入率高達11.78%成爲“領跑者”。

對於今年提前上演的“搶人大戰”,專家指出,人才從特大城市流向二線城市,可以優化國家人才配置,促進中、小城市更好地發展。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劉彥平表示,二線城市加大人才吸引力度,與國家推動創新驅動轉型和創新創業有關,人才就是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核心資源,所以成爲城市“必爭之地”。

不過,劉彥平也指出,二線城市如果希望長期持續吸引人才,除給予戶口、住房、補貼等優惠政策,還要做好兩件事。一是抓好產業發展,擴大經濟體量;二是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擾。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金瑞庭也認爲,當前城市間的競爭力表面上來看是源於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集聚,但源頭上卻體現的是制度的優劣、市場競爭環境的好壞以及新興產業發展空間的大小。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