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販賣婦女流水線曝光 婦女如何避免被拐

販賣婦女流水線曝光 婦女如何避免被拐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販賣婦女流水線曝光 婦女如何避免被拐

一些僻遠地區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礙的婦女,成爲人販子的覬覦目標。她們被千里轉運,甚至被囚禁在養豬場內供人挑選,最終淪爲他人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近日,江西贛州鐵路公安部門破獲的一起系列拐賣智障婦女案件,引發社會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組織嚴密的販賣婦女“流水線”後,有一條層層“抽紅”的黑色“利益鏈”。法律專家和社會學家指出,公安部門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政府部門和全社會對這一羣體的關注和保護刻不容緩。

媒婆“牽頭”的“流水線”

2015年2月8日,從南寧開往長春的K2386次列車上,一名精神異常、舉止怪異的婦女廖某引起了乘警的注意。同時,兩名與之形影不離的男子行跡非常可疑。警方調查發現,這名有智力障礙並伴有殘疾的婦女,系其二人在廣西防城港市從他人手中買來的。

列車停靠江西吉安火車站時,警方將犯罪嫌疑人傅某、範某拘捕並移交贛州市鐵路公安部門。隨着調查的深入,一個“從廣西、廣東等地拐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礙的婦女,販賣到山東省冠縣、臨清市等地”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在這個團伙中,犯罪嫌疑人分工明確,儼然形成一條依據“訂單”販賣智障婦女的“流水線”。

經查,犯罪嫌疑人孫某負責在山東聯繫買主,有訂單後通知中間人範某,範某聯繫在廣西的傅某,並由傅某通知媒婆“頭子”藍某,由藍某組織韋某和賴某到各村鎮物色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的婦女實施拐賣。在這個鏈條中,三名媒婆韋某、賴某、藍某充當“供貨人”的角色。

“犯罪團伙拐賣的多爲二三十歲的未婚女子。”參與這一案件偵破的贛州鐵路公安處刑警四大隊民警許建說,這些媒婆熟悉當地情況,並能利用其職業身份輕而易舉實施拐賣。“一般給個三五千塊的‘奶水錢’,然後以‘介紹個好人家’的名義把女孩子帶走。”

在山東的孫某開辦了一家養豬場,“中間人”範某和傅某送來的婦女,經常被非法囚禁在此,等待買主上門挑選。據孫某交代,買主多爲山東偏遠山區的大齡男子,多因家庭貧困娶不上媳婦;他們大多明知是智障女子也會“下訂單”,買媳婦的主要目的是傳宗接代。

“買主下單—媒婆誘拐—千里轉運—豬場囚禁—非法販賣”,2013年以來,這個團伙以這種形式,先後拐賣10名廣西、廣東籍婦女,帶至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臨清市等地賣出,非法獲利共計60餘萬元。

智障婦女緣何成爲犯罪團伙覬覦的目標?記者調查發現,她們自身幾乎沒有任何防衛能力,其家人也有“甩包袱”心理;即便她們被拐賣,警方也難以及時發現,給打擊這一違法行爲帶來苦難;與犯罪的低風險相對應的,是高達十倍以上的暴利。這些因素共同誘使犯罪分子走上以拐賣智障女謀利的違法犯罪之路。

拐賣行爲難被發現

“說嫁一個好人家,家裏人不會仔細考證,只要把人嫁走就行。”藍某向警方供述,對於原本貧困的家庭而言,智障女兒猶如一大負擔。藍某和韋某、賴某三人正是利用了這些智障婦女家人急於甩掉“包袱”的心理,大肆實施拐賣。

專案組調查發現,在被拐對象的老家,一旦女兒“嫁”走就很少主動聯繫,智障婦女又很少有能力自衛,只能在買方家裏聽天由命。其中,被警方解救的被拐婦女樑某,甚至被原買方趙某轉手賣給他人,遭遇二次販賣。

打擊拐賣存難題

全程參與該案件偵破的贛州鐵路公安處刑警四大隊大隊長祖國清告訴記者,被拐者和買方基本都爲邊遠窮困地區,當地對這些智障女孩的保護很難到位,導致智障婦女被拐賣後,當地相關部門難以及時掌握情況。

“買方所在地多爲貧困地區,法律意識淡薄,別說有人主動舉報,大多甚至都不認爲這是違法行爲。”江西省社科聯副主席吳永明說,在“民不舉、官不究”的基層慣性思維下,警方針對拐賣智障婦女行爲的打擊存在很多現實困難。

暴利讓人鋌而走險

“給被拐者家裏三五千元的‘奶水錢’,媒婆分成一兩千元。”許建告訴記者,拐賣分子買來一個二三十歲的未婚智障婦女成本僅需數千元,然而,買方在孫某的養豬場挑選時,最高的要花10萬元以上,最少也要5萬元左右。許建說,低成本投入,十倍以上的暴利,加上很難被發現,這些因素誘使拐賣分子鋌而走險,念起了智障婦女的“生意經”。

辦案人員告訴記者,智障婦女被拐賣案常常陷入“民不告,官難究”的尷尬,在司法實踐中被偵破的同類案件可能僅僅是“冰山一角”。

記者調查還發現,被拐智障婦女家人的冷漠心態發人深思。據辦案人員透露,警方將解救出的被拐婦女送回廣西、廣東老家時,其中一名受害人家屬竟拒絕接收,理由是“家裏困難無力承擔”。後來經當地村委會協調,將其納入低保,這名被拐賣到千里之外的女孩才得以順利回家。

“家人冷漠的背後,折射的是當前社會保障的乏力和不足。”吳永明說,她們被視作家裏的負擔,根子就在於當前針對這些特殊人羣的社會保障遠遠不夠。

專家支招

辦案民警和專家指出,智障婦女淪爲販賣對象是現代文明社會不可承受之重,需要公安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同時更需要健全的法律和社會保障制度,全社會應加大對這一弱勢羣體的關注與愛護,勿讓她們的權益保障成爲法律和社會工作的盲點。

吳永明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進一步加大了對拐賣婦女兒童罪行的打擊力度。然而,關於智障婦女的保護,應考慮到其特殊性,在強化其法定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和義務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的保護責任。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李蘭英認爲,拐賣殘障婦女行爲不僅觸犯法律底線,更觸及社會公衆道德底線,從法理還是情理上來講,情節更爲嚴重。她呼籲,應從法律層面上進一步強化保護和懲戒力度,讓她們擁有相應的法律保護。

延伸閱讀:婦女如何防止被拐賣

一、婦女如何防止自己被拐:

1、不要盲目外出打工,不要輕信非法小報和隨處張貼的招聘廣告,找工作應當到正規的中介機構,通過合法的途徑;

2、外出打工最好結伴而行;

3、不要輕信以介紹工作、幫忙找住宿或代替你的親友接站等理由,跟隨你不熟悉的人到陌生環境;

4、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要多留心眼,保持高度警惕,不輕信其甜言蜜語,不貪圖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謹防上當;

5、不要輕信網絡聊天認識的網友,不要擅自與網友會面;

6、不要向陌生人介紹自己的家庭、親屬和個人愛好等個人信息;

7、拒絕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飲料;

8、如遇到馬路上、車站旁及其他場所的拉客行爲,應堅決拒絕,以免受騙;

9、慎重選擇交往對象,與不瞭解的人保持距離,外出時儘量少喝酒;

10、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外出證明及其他重要文件。不要把原件隨便給任何人,包括僱主;

11、外出期間,把自己的所在地址和聯繫方式及時告訴家人和朋友,讓他們知道你的去向;

12、在外出途中,一旦遇到面臨被拐賣的危險,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和周圍羣衆求助;

13、遇到困難時可以到當地的婦女之家尋求幫助和建議,他們可以提供流動婦女所需的各種服務。

二、一旦發現自己被拐,如何應對:

1、若在公共場合發現受騙,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並大聲呼救;

2、如發現已被控制人身自由,保持鎮靜,設法瞭解買主或所處場所的真實地址(省、市、縣、鄉鎮、村、組)及基本情況;

3、向人販子、買主及相關人員宣講國家法律,告知嚴重後果,伺機外出求援或逃走;

4、採取寫小紙條等方式向周圍人暗示你的處境,請求外人幫助,設法與外界取得聯繫;

5、不要放棄,想方設法,尋找機會向公安機關報案,撥打電話、發送短信或通過網絡等一切可與外界聯繫的方式儘快報警,說明你所在的地方、買主(僱主)姓名或聯繫電話。

三、懷疑親朋被拐,如何應對:

一旦懷疑身邊的親人或朋友被拐,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詳細向公安部門講述近期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向公安機關反映其近期接觸的可疑人員,及時提供當事人的近期照片以及本人特徵。

可充分利用互聯網,利用微博、微信廣泛發佈尋人啓事。及時關注公安機關破獲的各類非法集資、傳銷以及拐賣婦女兒童案件,爭取早日找到親人。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