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評論:跨境就醫還難成大趨勢

評論:跨境就醫還難成大趨勢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評論:跨境就醫還難成大趨勢

跨境求醫不會改變國內人們的就醫模式,但是它還是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變化和影響。

選擇跨境醫療的人看似越來越多,或許這將成爲一種“時髦”。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出國就醫,或是說到底需不需要出國就醫呢?

我們都說,醫療服務是一種服務產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現在:它除了固有的社會屬性之外,還有它的市場屬性。根據以上醫療服務產品的特點,我們可以對我國公民跨境就醫能否成爲一種趨勢做以下的分析:

首先,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發展並沒有進入正常的軌道。也就是說,政府的責任沒有很好地體現,公立醫院依然要從市場競爭中獲得資源,所以公立醫院不盡可能多贏是不可能的。因此,公立醫院大小通吃,人滿爲患,不可能爲民衆提供公平性的醫療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難以得到提高,而且社會資本舉辦的民營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生存。這些也就使得有條件的公民選擇跨境求醫。如今,政府正在改變這種局面。改變的結果也許是公立醫院公益性得以迴歸,分級分段醫療趨於規範,大醫院門診將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同時,由於公立醫院的高端醫療被限制或分離,公民跨境求醫又從公立醫院“擁擠”到從公立醫院“退出”,形成公民跨境求醫矛盾的另一個方面。

第二,從醫療技術的臨牀應用來講,中國很多公立的三甲醫院已經達到國際或接近國際水平,與國外相差不大。但是,中國目前的現實狀況是公立醫院非醫療服務水平未能滿足高端人羣的需求,而國外私家醫院立足以人爲本的理念,在非醫療性服務方面確實勝我們一籌。目前,我們在大醫院門診看病不到3分鐘,而國外最少半小時,初診病人還不止1小時;即使住院,我們也經常見不到醫生,而在國外的私家醫院,雖然醫生查房是需要支付可觀的醫生費用,但是你需要的是見到,而我們卻有點“無緣無故”難以見到醫生。正如我們認爲的,服務是需要購買的,而國外的醫療服務恰恰能滿足跨境求醫者的需求。雖然現在我們的公立醫院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立醫院,但由於公立醫院有其社會屬性,這樣的服務是不能開展的,加上有些民營醫院的技術雖然還可以,但是整體與公立醫院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故而不管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都滿足不了跨境求醫者的需求,因此花錢跨境求醫在某種程度是花錢買尊嚴。

第三,國際高端醫療的定位是產業,已經逐漸成熟並向境外醫療市場進軍,以旅遊醫療爲“噱頭”的宣傳攻勢已經向中國大陸市場滲透。現在國內涌現了各類醫療中介公司,不管是在有形的市場還是在無形的市場,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有的甚至以軟廣告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中最多的是醫學美容和腫瘤治療。相反,我國國內市場極不成熟,也不成氣候,更不要想向國際市場進發。再說,國際市場並沒有我國醫療市場這麼包容,多數國家,甚至非洲等不發達的國家在醫療方面都是有嚴謹的國家法律約束。

第四,公民的偏見。其實,國內外在基礎疾病的認識上是一致的,如對腫瘤的化療、手術、放療、姑息等治療的標準是一致的,只是我國公民對國內醫療水平的認識存在偏差。除了我們的服務水平確實不如別人以外,更多的是民衆的迷信。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在大陸的醫院,過度醫療的現象還是比境外嚴重得多。如果我們的醫改確實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公民跨境求醫的慾望可能會有所減弱。

儘管跨境求醫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是跨境求醫一時不可能成爲大趨勢的原因還有人文因素的影響。文化、習慣和親情等因素都影響着人們在跨境求醫時的選擇,除非是急病重病,否則在陌生的國外因病長住,本身就是一種困擾和無奈。其次是經濟因素的影響,有能力跨境求醫的人畢竟還是少數。當然,時間也是選擇跨境求醫的考慮因素。最後,隨着國內醫療體系的不斷健全,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選擇跨境求醫的願望也會隨之減弱。

跨境求醫不會改變國內人們的就醫模式,但是它還是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變化和影響。它可以給人們提供一條就醫問病的途徑,更多的是它讓人們對醫生的技術、醫生的價值有了新的認識,也引起了人們對國內醫療的思考。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