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民間古法 8招看胎兒性別準不準

民間古法 8招看胎兒性別準不準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間古法 8招看胎兒性別準不準

在我們身邊,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酸兒辣女”,但這個說法已經被證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麼,“肚圓女,肚尖是男”、“孕媽皮膚變好是女兒,變壞是兒子”等這些說法又是否科學呢?馬上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傳言1:肚圓女,肚尖是男

到了孕晚期之後,如果媽媽肚子圓圓的,那多半就懷的是女孩;肚子如果是“尖”的,則多半是個男的。

科學破解:

孕婦肚子的凸出來形狀,很大程度上由胎兒個頭決定,儘管男孩在出生時的體重平均來說確實要重過女孩,不過這種差距並不足以讓孕婦隆起的肚子產生讓人一目瞭然的差別。

此外,胎兒在子宮中的體位也是會影響媽媽肚子形狀的。如果嬰兒在子宮中背朝媽媽,那麼媽媽的肚子就會更突出,反之如果嬰兒在子宮中面對媽媽,則會使腹部顯得更平坦。

傳言2:皮膚好壞判斷男女

如果準媽咪在懷孕以後臉色變得更好看,皮膚變得更細膩,懷的多半是女孩,如果懷孕以後臉上的斑點、痘痘變多,臉色也沒有原來好看了,那麼懷的多半是男孩。

科學破解:

這種說法,可能是基於內分泌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的。如果懷的是女孩,女孩的內分泌系統和媽媽是相同的,分泌的雌性激素佔優勢,所以媽媽的內分泌系統等於是有了額外的產出,或者相當於媽媽服用了雌性激素,皮膚自然會越來越好。如果懷的是男孩,男孩的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是雄性激素佔優勢。

但目前並沒有相關的研究結果可以證明這一點,舉個例子,如果準媽咪懷的是雙胞胎,那是要變醜還是變漂亮呢?

傳言3:胎動方式分男女

孕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胎動方式,如果肚子左邊動是男孩,右邊動是女孩。還有一種說法是女孩的胎動比有些柔和,是一個點,男孩的胎動是一條線,總是是頻繁動個不停。

科學破解:

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胎動位置的改變,可以有多種情況,例如胎兒可能正在變換姿勢,或因媽媽的坐姿或站姿令她感到不適而移動;也可能因爲寶寶感受到了媽媽的情緒而作出反應在子宮內移動。這些都有會引起胎兒位置的改變,與胎兒性別無關。

傳言4:胎心率看男女

民間有說法認爲,如果胎兒心跳在140左右,則是男寶,如果在150以上則多半是女寶。

科學破解:

胎心就是胎兒的心跳,正常的胎心率在120-160次/分。如今,確實有大量統計學資料表明,女胎的胎心率大於男胎,那麼據此是否就可以將胎心率作爲判斷男女的指標呢?這個問題早在20多年前就有國外的研究者思考並研究過了,在《使用胎心率等圍產期產婦指標來預測性別》和《超聲胎心率與性別》這兩篇論文裏,明確否定了胎心率可以作爲判斷男女的指標。#p#副標題#e#

民間古法 8招看胎兒性別準不準 第2張

傳言5:妊娠中線發黑是男孩

在懷孕後,準媽媽的肚皮中間會有一條黑色的線,稱爲妊娠中線。據說這條線越黑,生男孩的機率就越高。

科學破解:

妊娠中線的顏色確實是受到體內激素的影響。這是因爲在孕期,準媽咪體內黃體酮和刺激黑色素細胞的激素水平的增加,導致體表面某些原本發黑的部位更黑。當生完孩子後就會很快恢復,這種現象與胎兒性別毫無關係。

傳言6:胎盤的位置看男女

也有人說,如果準媽咪胎盤的位置在子宮的後壁,懷的大多是男孩,如果胎盤的位置在子宮的前壁,懷的大多是女孩。

科學破解:

這種說法更多的源於老一輩的經驗之談。目前,暫時還沒有科學根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反過來思考,如果孕媽咪的胎盤既不在前壁也不在後壁,而是長在側壁上,那又該怎麼來判斷肚子裏的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傳言7:長型孕囊爲男孩,圓型孕囊爲女孩

如果準媽咪的孕囊是長條形的,則肚子裏的寶寶多爲兒子;如果孕囊是橢圓形或者圓形,則多爲女兒。

科學破解:

孕囊即妊娠囊,是受精卵在子宮內膜着牀後,子宮蛻膜完全覆蓋受精卵所形成的囊性結構,也就是胚胎的最初形式。

孕囊的實際形態和胎兒的性別沒有關係,基本上都是一個三維的球體或橢圓體,在B超下常見的孕囊形態多爲圓形或橢圓形,偶爾會出現近似長條形,但是實際上男女比例是接近1:1的。通過孕囊形狀來判斷男女的這一說法毫無科學根據,只是準媽媽們茶餘飯後的八卦而已,不可當真。

傳言8 :胎夢暗示寶寶性別

很多孕媽媽還相信,如果在孕期夢見龍、虎、蛇、烏龜、慄等動物,則肚子裏的多是男孩;若是夢見紅辣椒、水果、花草、蝴蝶等說明是女孩子。

科學破解:

其實,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胎夢也不會例外。至於肚中懷的男寶寶還是女寶寶,這和夢境真的沒什麼大的聯繫,只是你的“意識”在作怪而已。雖然網上有很多媽媽曬出自己曾經的胎夢,以證明這是準確的,那隻能說是巧合而已。目前也沒有相應的醫學證據證明胎夢和胎兒性別有關係,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